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860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0
本技术涉及抗震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技术问题:在发生地震时,抗震支架不能有效的对管道进行多方面的保护,在安装过程中,如果固定结构不能根据管道的大小进行调节会使管道的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包括有内层防护组件。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外层防护组件和抗震组件配合使用,可实现抗震组件和外层防护组件对管道进行双重缓冲,以及利用内层防护组件可以对不同大小的管道进行防护,解决了在发生地震时,抗震支架不能有效的对管道进行多方面的保护,在安装过程中,如果固定结构不能根据管道的大小进行调节会使管道的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抗震支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1、抗震支架是可以限制水电输送管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但在发生地震时,抗震支架不能有效的对管道进行多方面的保护,在安装过程中,如果固定结构不能根据管道的大小进行调节会使管道的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在发生地震时,抗震支架不能有效的对管道进行多方面的保护,在安装过程中,如果固定结构不能根据管道的大小进行调节会使管道的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包括有内层防护组件;还包括有固定组件、外层防护组件和抗震组件;外层防护组件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外层防护组件的固定组件;外层防护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保护管道的内层防护组件;外层防护组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抗震的抗震组件。

3、优选的,在使用过程中,抗震组件和外层防护组件配合使用,可实现抗震组件和外层防护组件对管道进行双重缓冲,以及利用内层防护组件可以对不同大小的管道进行防护,解决了在发生地震时,抗震支架不能有效的对管道进行多方面的保护,在安装过程中,如果固定结构不能根据管道的大小进行调节会使管道的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

4、作为优选,内层防护组件包括有第一防护块、第一螺栓和第二防护块;第一螺栓固接于第一防护块的上端外壁;内层防护组件设置于外层防护组件的内部;当需要依据管道大小进行调节时,将第一螺栓向外拧出,第一螺栓向外拧出带动第一防护块向上移动,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防护块的位置来对不同大小的管道进行固定。

5、作为优选,外层防护组件包括有第一外壳、卡块、第一支撑块、第二外壳、第二支撑块、卡槽、第三螺槽和第四螺槽;第一防护块活动设置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部;第一螺栓穿过第三螺槽和第四螺槽固接于第一防护块的上端;第二防护块的下端与第一支撑块的上端相连接;当发生地震时,地震的冲击力通过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吸收并向内层防护块传到,由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呈半圆形,可以将冲击力均匀的传导到其内部,从而可以减轻冲击力对管道的破坏,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内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可以防止过大的冲击力破坏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从而保护管道。

6、作为优选,卡块固接于第一外壳的上端;第二外壳的下端固定开设有卡槽;卡槽与卡块相适配;第一外壳的内壁贯穿式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第二外壳的内壁贯穿式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的上下两端贯穿开设有第四螺槽;第一外壳的外壁贯穿开设有第三螺槽;当安装该装置时,可以将卡块与卡槽相贴合,从而可以将第一外壳固定在第二外壳的上端,卡槽与卡块还可以在固定组件损坏的情况下保持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不会散架,从而提升该装置的安全性。

7、作为优选,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块、第一螺槽、第二固定块、第二螺槽和第二螺栓;两组第一固定块固接于第一外壳的左右两端;两组第二固定块固接于第二外壳的左右两端;第二螺栓穿过第二螺槽螺纹连接于第一螺槽的内壁;第二螺栓于第一螺槽相适配,当安装该装置时,将第一外壳先放置于管道的上方,再将第二外壳固定在第一外壳的下端,将第二螺栓穿过第二螺槽纹连接于第一螺槽的内壁,可以将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快速的安装于管道上。

8、作为优选,抗震组件包括有底座、第一c型钢、第一安装台、承载块、第二c型钢、第二安装台;第一外壳固接于底座的上端;第一c型钢固接于底座的左右两端;承载块靠近底座的一端固接于底座的左右两端;第二c型钢螺纹连接与承载块的内壁;当发生地震时,地震的冲击力从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向外传到,从而保护管道,第一c型钢可以减轻横向的冲击力,第二c型钢可以减轻竖向的冲击力,从而提升该装置的抗震能力。

9、作为优选,第一安装台固接于第一c型钢远离底座的一端;第二安装台固接于第二c型钢上端,当安装该装置时,将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安装于墙体上,发生地震时,地震的冲击力从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向外传到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从而减轻管道的冲击力。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1、在发生地震时,地震的冲击力通过从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向外传到墙体,由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呈半圆形,可以将剩余的冲击力均匀的传导到管道内部,从而可以减轻冲击力对管道的破坏,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可以防止过大的冲击力破坏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从而保护管道,解决了在发生地震时,抗震支架不能有效的对管道进行多方面的保护;

12、2、当需要依据管道大小进行调节时,先将第二外壳取下,将第一螺栓向外拧出,第一螺栓向外拧出带动第一防护块向上移动,再将第二外壳安装于第一外壳的上端,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防护块的位置来对不同大小的管道进行固定,解决了在安装过程中,如果固定结构不能根据管道的大小进行调节会使管道的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

13、3、当安装该装置时,可以将卡块与卡槽相贴合,从而可以将第一外壳固定在第二外壳的上端,卡槽与卡块还可以在固定组件损坏的情况下保持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不会散架,从而提升该装置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包括有内层防护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组件(2)、外层防护组件(3)和抗震组件(4);外层防护组件(3)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外层防护组件(3)的固定组件(2);外层防护组件(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保护管道的内层防护组件(1);外层防护组件(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抗震的抗震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内层防护组件(1)包括有第一防护块(101)、第一螺栓(102)和第二防护块(103);第一螺栓(102)固接于第一防护块(101)的上端外壁;内层防护组件(1)设置于外层防护组件(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外层防护组件(3)包括有第一外壳(301)、卡块(302)、第一支撑块(303)、第二外壳(304)、第二支撑块(305)、卡槽(306)、第三螺槽(307)和第四螺槽(308);第一防护块(101)活动设置于第一外壳(301)和第二外壳(304)的内部;第一螺栓(102)穿过第三螺槽(307)和第四螺槽(308)固接于第一防护块(101)的上端;第二防护块(103)的下端与第一支撑块(303)的上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卡块(302)固接于第一外壳(301)的上端;第二外壳(304)的下端固定开设有卡槽(306);卡槽(306)与卡块(302)相适配;第一外壳(301)的内壁贯穿式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块(303);第二外壳(304)的内壁贯穿式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305);第二支撑块(305)的上下两端贯穿开设有第四螺槽(308);第一外壳(301)的外壁贯穿开设有第三螺槽(30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2)包括有第一固定块(201)、第一螺槽(202)、第二固定块(203)、第二螺槽(204)和第二螺栓(205);两组第一固定块(201)固接于第一外壳(301)的左右两端;两组第二固定块(203)固接于第二外壳(304)的左右两端;第二螺栓(205)穿过第二螺槽(204)螺纹连接于第一螺槽(202)的内壁;第二螺栓(205)于第一螺槽(202)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抗震组件(4)包括有底座(401)、第一C型钢(402)、第一安装台(403)、承载块(404)、第二C型钢(405)、第二安装台(406);第一外壳(301)固接于底座(401)的上端;第一C型钢(402)固接于底座(401)的左右两端;承载块(404)靠近底座(401)的一端固接于底座(401)的左右两端;第二C型钢(405)螺纹连接于承载块(404)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台(403)固接于第一C型钢(402)远离底座(401)的一端;第二安装台(406)固接于第二C型钢(405)上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包括有内层防护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组件(2)、外层防护组件(3)和抗震组件(4);外层防护组件(3)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外层防护组件(3)的固定组件(2);外层防护组件(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保护管道的内层防护组件(1);外层防护组件(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抗震的抗震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内层防护组件(1)包括有第一防护块(101)、第一螺栓(102)和第二防护块(103);第一螺栓(102)固接于第一防护块(101)的上端外壁;内层防护组件(1)设置于外层防护组件(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外层防护组件(3)包括有第一外壳(301)、卡块(302)、第一支撑块(303)、第二外壳(304)、第二支撑块(305)、卡槽(306)、第三螺槽(307)和第四螺槽(308);第一防护块(101)活动设置于第一外壳(301)和第二外壳(304)的内部;第一螺栓(102)穿过第三螺槽(307)和第四螺槽(308)固接于第一防护块(101)的上端;第二防护块(103)的下端与第一支撑块(303)的上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防护性的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卡块(302)固接于第一外壳(301)的上端;第二外壳(304)的下端固定开设有卡槽(306);卡槽(306)与卡块(302)相适配;第一外壳(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正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吉琦正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