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插接装置及接口插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89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接口插接装置,及应用于该接口插接装置的接口插接方法。接口插接装置包括基座、插合模组、驱动模组、插接压力检测器、控制模组、极限位检测器及过插检测器。插合模组活动设于基座,插合模组设有插头组件。驱动模组设于基座并能驱动插合模组前后移动。插接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插合模组所受压力,极限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插合模组插接时的行程是否超出预定的范围,插头组件受到超过预定的外力作用时能往后移动至过插位置,过插检测器用于检测插头组件是否运动至过插位置。控制模组与驱动模组、以及各个检测器电性连接。上述接口插接装置以及应用于该接口插接装置的接口插接方法,具有对装置和产品的保护较好、不易出现损件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组件的测试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接口插接装置及接口插接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电子组件,如电脑主板,生产后需要对其进行多种的电学测试,以确认功能正常。电子组件的测试需要给电子组件的接口接入测试装置,这通常通过接口插接装置来实现。传统的接口插接装置,一般通过气缸驱动插头组件直接插向电子组件的接口。上述的方式动作直接,缺乏对于插接状况的反馈,因而容易损坏装置和电子组件。对此,为了监控插接过程,目前也存在一些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来反馈插接压力的接口插接装置。但对于复杂的工况,上述的接口插接装置,接口插接过程中对于装置以及产品的保护仍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接口插接装置,对于装置以及产品的保护好,不易出现损坏装置构件和产品的情况。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应用于上述接口插接装置的接口插接方法。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接口插接装置,其包括:基座;插合模组,活动设置于所述基座并能相对所述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口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点位置检测器(700),所述原点位置检测器(700)设置于所述极限位检测器(500)的后侧,所述原点位置检测器(700)与所述控制模组电性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插合模组(200)是否后退至预定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合模组(200)包括移动座组件(220),所述插头组件(210)沿前后方向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动座组件(220),所述插头组件(210)和所述移动座组件(22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口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点位置检测器(700),所述原点位置检测器(700)设置于所述极限位检测器(500)的后侧,所述原点位置检测器(700)与所述控制模组电性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插合模组(200)是否后退至预定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合模组(200)包括移动座组件(220),所述插头组件(210)沿前后方向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动座组件(220),所述插头组件(210)和所述移动座组件(22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合模组(200)包括移动座组件(220),所述插头组件(210)设置于所述移动座组件(220),所述过插检测器(600)设置于所述移动座组件(220),所述插头组件(210)的后端与所述过插检测器(600)的检测端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300)设置有驱动部(310),所述驱动模组(300)能驱动所述驱动部(310)前后动作,所述插合模组(200)设置有对接部(221),所述插接压力检测器(400)为压力传感器,所述插接压力检测器(400)设置于所述驱动部(310)和所述对接部(221)之间,所述驱动部(310)和所述对接部(221)通过所述插接压力检测器(400)相连并能一同运动。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冠刘艳军耿旭超李冠华朱燕萍罗俊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拓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