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局部防眩目的内后视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6758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局部防眩目的内后视镜系统,该内后视镜系统至少包括:摄像头、内后视镜镜片、内后视镜主体和车机控制器;内后视镜镜片包括透明区域和电致变色区域;内后视镜镜片设置于内后视镜主体上;摄像头设置于内后视镜主体中且位于透明区域背面;车机控制器接收摄像头透过透明区域采集得到的图像;车机控制器基于图像触发DMS功能、OMS功能;车机控制器基于图像计算光强值,并利用光强值调整电致变色区域的颜色深浅度以实现防眩目功能。本方案通过在内后视镜镜片划分透明区域和电致变色区域,在防眩目的同时也不影响DMS和OMS的功能实现,从而在实现防眩目功能的同时也能保证DMS和OMS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内后视镜,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局部防眩目的内后视镜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驾驶的不断发展,诸如驾驶员监控系统(driver monitoring system,dms)、乘客监控系统(occupancymonitoring system,oms)等安全驾驶辅助设备普遍应用于汽车。

2、在夜晚行车时,后方车辆的灯光会通过汽车内后视镜反射从而刺激驾驶员眼睛,所以便产生了具有防眩目功能的内后视镜。目前具有防眩目功能的内后视镜通常是在镜面内部增加一层电致变色材料,当有强光入射时通过加深镜片颜色来降低反射率进而达到防眩目的效果。但是,开启防眩目功能后,内后视镜整个镜面变深会使得设置在镜面背后的摄像头采集得到的图像质量降低,这样就会影响到dms和oms的实时监测、识别与判断等功能(用于降低驾驶风险),无法在实现防眩目功能的同时也能保证dms和oms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局部防眩目的内后视镜系统,以在实现防眩目功能的同时也能保证dms和oms的正常工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自适应局部防眩目的内后视镜系统,所述内后视镜系统至少包括:摄像头、内后视镜镜片、内后视镜主体和车机控制器;所述内后视镜镜片包括透明区域和电致变色区域;

4、所述内后视镜镜片设置于所述内后视镜主体上,且所述内后视镜镜片与所述车机控制器相连;

5、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内后视镜主体中且位于所述透明区域背面,所述摄像头与所述车机控制器连接;

6、其中,所述车机控制器接收所述摄像头透过所述透明区域采集得到的图像;所述车机控制器基于所述图像触发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功能、乘客监控系统oms功能;所述车机控制器基于所述图像计算光强值,并利用所述光强值调整所述电致变色区域的颜色深浅度以实现防眩目功能。

7、优选的,所述透明区域由透明镜片组成,所述电致变色区域由电致变色镜片组成。

8、优选的,所述电致变色镜片包括第一镜片层、电致变色层和第二镜片层。

9、优选的,还包括:补光灯;

10、所述补光灯设置于所述透明区域背面且设置在所述摄像头的一侧。

11、优选的,还包括:主板;

12、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内后视镜主体中,所述摄像头、所述补光灯和所述内后视镜镜片通过所述主板与所述车机控制器相连。

13、优选的,还包括:前板;

14、所述前板设置于所述内后视镜主体上且位于所述内后视镜的前方。

15、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后视镜主体中的散热器。

16、优选的,所述补光灯为红外补光灯。

17、优选的,所述摄像头的分辨率高于指定分辨率。

18、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车机控制器相连的语音播放设备。

19、基于上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局部防眩目的内后视镜系统,该内后视镜系统至少包括:摄像头、内后视镜镜片、内后视镜主体和车机控制器;内后视镜镜片包括透明区域和电致变色区域;内后视镜镜片设置于内后视镜主体上,且内后视镜镜片与车机控制器相连;摄像头设置于内后视镜主体中且位于透明区域背面,摄像头与车机控制器连接;车机控制器接收摄像头透过透明区域采集得到的图像;车机控制器基于图像触发dms功能、oms功能;车机控制器基于图像计算光强值,并利用光强值调整电致变色区域的颜色深浅度以实现防眩目功能。本方案通过在内后视镜镜片划分透明区域和电致变色区域,在防眩目的同时也不影响dms和oms的功能实现,从而在实现防眩目功能的同时也能保证dms和oms的正常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局部防眩目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后视镜系统至少包括:摄像头、内后视镜镜片、内后视镜主体和车机控制器;所述内后视镜镜片包括透明区域和电致变色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区域由透明镜片组成,所述电致变色区域由电致变色镜片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镜片包括第一镜片层、电致变色层和第二镜片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光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后视镜主体中的散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为红外补光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的分辨率高于指定分辨率。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车机控制器相连的语音播放设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局部防眩目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后视镜系统至少包括:摄像头、内后视镜镜片、内后视镜主体和车机控制器;所述内后视镜镜片包括透明区域和电致变色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区域由透明镜片组成,所述电致变色区域由电致变色镜片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镜片包括第一镜片层、电致变色层和第二镜片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内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光灯;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鑫张立嵩董洪涛吴春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