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74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技术提供一种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包括分支井密封插头组件、主井密封插头组件、容置壳体以及斜面部,容置壳体在主井密封插头组件的底端的下方开设有窗口,斜面部设置于所述窗口的下方,主井密封插头组件的底端能够与斜面部的表面接触,分支井密封插头组件包括密封管柱串和固定密封管柱串的触发筒,触发筒与容置壳体的内表面连接,且其外周具有挡块,挡块能够与井眼连接器上的凸起挤压配合,以使得触发筒离开容置壳体,触发筒能够移位并使得密封管柱串下行。本技术能够实现主井眼油管进入主井眼,分支井眼油管进入分支井眼,在下入主井眼油管、分支井眼油管后能够通过插入实现密封,便于更换密封部件,且便于实施后期修井及储层改造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钻井工程,具体地,涉及一种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


技术介绍

1、分支井技术是水平井技术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能够增加单井泄油面积,有效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并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分支井技术的关键在于各分支井眼在分支点处与主井眼的连接。在五级分支井施工技术中,主井眼和分支井眼均下入套管固井,且在主井眼与分支井眼连接处具有机械支撑和密封能力,能实现完全的层间分隔,各分支井眼能够再进入。

2、为了实现井眼连接处密封和主井眼、分支井眼分别开采,通常的方法是井眼连接采用卯榫插接的形式,并在插接处设置密封件,这导致整体结构复杂且井眼连接器通径较小,不利于后期修井及储层改造作业;且这种利用井眼连接器自身密封实现窗口部位密封的方式,由于井眼连接器无法取出,因而密封失效时无法更换。因此,提高五级分支井窗口部位密封的可靠性并为后期修井及储层改造作业提供较大的通道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壁挂式井眼连接器的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导向就位,实现主井眼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包括内部具有分支油管的分支井密封插头组件、主井密封插头组件、容置壳体以及斜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井密封插头组件还包括套置在所述密封管柱串外表面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具有相对设置的容置孔,所述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还包括悬挂块,所述悬挂块设置于所述容置孔内,所述触发筒套置在所述支撑筒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悬挂块的一侧表面接触,所述悬挂块的另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密封管柱串外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筒、所述支撑筒的端部以及所述容置壳体的部分内表面之间形成容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包括内部具有分支油管的分支井密封插头组件、主井密封插头组件、容置壳体以及斜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井密封插头组件还包括套置在所述密封管柱串外表面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具有相对设置的容置孔,所述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还包括悬挂块,所述悬挂块设置于所述容置孔内,所述触发筒套置在所述支撑筒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悬挂块的一侧表面接触,所述悬挂块的另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密封管柱串外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筒、所述支撑筒的端部以及所述容置壳体的部分内表面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触发筒在离开所述容置壳体后,移动至所述容置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管柱串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筒内部的上悬挂筒、下悬挂筒以及油管短节,所述下悬挂筒连接在所述上悬挂筒的下端,所述上悬挂筒套置在所述分支油管外表面,所述分支油管的下端连接所述油管短节,所述下悬挂筒套置在所述油管短节的外表面且与所述油管短节连接,所述悬挂块另一侧的表面与所述下悬挂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完井用双管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块在靠近所述下悬挂筒的一侧设置有波纹状凹槽,所述下悬挂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波纹状凹槽相配合的波纹,所述波纹状凹槽与所述下悬挂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传伟吴仲华唐洪林裴学良刘晗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