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破临空面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70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2
本技术涉及一种爆破临空面防护装置,该装置包括:履带行走装置,在所述履带行走装置上设置有升降支撑机构,在所述升降支撑机构上设置有顶部平台,所述顶部平台的四周设置有能够向外延伸的页板,所述页板上连接有能够带动页板向外展开或回收折叠的顶伸机构。防护装置支撑系统采用液压千斤顶,伸缩范围大,不同断面尺寸适应性强。四周页板设计小尺寸,橡胶材质,采用千斤顶伸缩,对开挖岩面贴合度好。行走方式采用履带,对变形地层均具有实用性。液压千斤顶的伸缩均采用遥控技术,人工操作方便。防护装置可回收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山法开挖,特别涉及隧道爆破扩挖时对原衬砌、装备、材料等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矿山法是一种传统的施工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在矿山法施工中,大断面采用“先导”加“扩挖”方式进行开挖。扩挖时常规采用木或钢构件作为临时支撑,待隧道开挖成型后.逐步将临时支撑撤换下来,而代之以整体式厚衬砌作为永久性支护的施工方法。

2、矿山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隧道开挖后受爆破影响,造成围岩体破裂形成松弛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坍落。鉴于这种松弛荷载理论依据,其施工方法是采取分割式按分部顺序一块一块的开挖,并妥求边挖边撑以策安全,所以支撑复杂,材料消耗多。

3、木构件支撑的耐久性差,对坑道形状的适应性差,支撑撤换既麻烦又不安全,且对围岩有所扰动,因此,已很少使用。钢构件支撑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对坑道形状的适应性等优点,施工中可以不撤换,也更安全。国内隧道界将以钢构件作为临时支撑的矿山法称为“背板法”。

4、钢木构件支撑类似于地上的“荷载一结构”人学体系,多采用钢管,工字钢等临时搭设架体进行防护。它作为一种维持坑道稳定的措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爆破临空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履带行走装置,在所述履带行走装置上设置有升降支撑机构,在所述升降支撑机构上设置有顶部平台,所述顶部平台的四周设置有能够向外延伸的页板,所述页板上连接有能够带动页板向外展开或回收折叠的顶伸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破临空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前后两对履带轮,相邻侧的所述履带轮之间通过下横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破临空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和所述顶伸机构具体为液压千斤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破临空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配备多个所述升降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爆破临空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履带行走装置,在所述履带行走装置上设置有升降支撑机构,在所述升降支撑机构上设置有顶部平台,所述顶部平台的四周设置有能够向外延伸的页板,所述页板上连接有能够带动页板向外展开或回收折叠的顶伸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破临空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前后两对履带轮,相邻侧的所述履带轮之间通过下横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破临空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和所述顶伸机构具体为液压千斤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破临空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配备多个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升降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横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破临空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善军徐永鹏陈庆怀刘宝许梁宇邵奇高斌陆玉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