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311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技术涉及驳接头组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该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包括主体机构、固定机构和钎杆机构,所述主体机构位于固定机构下端,所述固定机构位于钎杆机构下端,所述钎杆机构位于主体机构上端,该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需配合驳接爪等进行使用,该驳接头设计为头部可更大幅度且稳定的伸缩,钎杆中间部分设计为可转动,钎杆与头部连接处设计为可转动,转动处设计有螺丝进行加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驳接头组件,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


技术介绍

1、驳接头组件包括驳接头和驳接爪等配件,驳接头组件长用于玻璃等的组合设置,在军事上也被广泛使用。

2、根据公开号cn107882221a驳接头,一实施方式的驳接头10,用于将装饰板固定在支撑结构上。其中,装饰板为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材料,包括玻璃、瓷砖或木板等。支撑结构为建筑物或钢结构等。其中,驳接头10包括夹持组件100和连接组件200。夹持组件100能够与装饰板固定连接,连接组件200能够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夹持组件100能够与连接组件200连接,以将装饰板固定在支撑结构上。

3、该驳接头无法对钎杆部分进行转动,驳接头形状为圆形,因此体现在无法进行定点的一定幅度的圆周运动,如遇到特殊情况无法进行一个方便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驳接头无法对钎杆部分进行转动,驳接头形状为圆形,因此体现在无法进行定点的一定幅度的圆周运动,如遇到特殊情况无法进行一个方便的调节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包括主体机构、固定机构和钎杆机构,所述主体机构位于固定机构下端,所述固定机构位于钎杆机构下端,所述钎杆机构位于主体机构上端;

5、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上端夹片、凹形槽、凸形槽、下端夹片和防滑片,所述上端夹片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凹形槽的上端,所述凹形槽的下端与凸形槽的上端接触,所述凸形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端夹片的上端,所述下端夹片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滑片的下端,所述防滑片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夹片的下端。

6、优选的,所述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的表面积相等呈垂直分布。

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防滑片固定块、夹片移动加固螺丝、加固螺母、连接片、连接片固定螺丝和连接片防滑片,所述防滑片固定块右侧设置有移动加固螺丝,所述移动加固螺丝上端使用螺纹连接有加固螺母、所述加固螺母右侧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右侧设置有连接片固定螺丝,所述连接片固定螺丝左侧与连接片防滑片的右侧接触,所述连接片防滑片的左侧与连接片的右侧接触。

8、优选的,所述防滑片固定块呈矩阵分布,所述夹片移动加固螺丝、加固螺母、连接片、连接片固定螺丝和连接片防滑片呈对称分布。

9、优选的,所述钎杆机构包括连接柱、下半钎杆、转动处外壳、上半钎杆、转动处固定螺丝、驳接爪加固螺母、驳接爪防滑片、铁片和钎杆上端螺帽,所述连接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半钎杆的下端,所述下半钎杆的上端与转动处外壳的下端接触,所述转动处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半钎杆的下端,所述上半钎杆的右端与转动处固定螺丝的左端接触,所述转动处固定螺丝的上端设置有驳接爪加固螺母,所述驳接爪加固螺母的上端与驳接爪防滑片的下端接触,所述驳接爪防滑片的上端设置有铁片,所述铁片的上端与钎杆上端螺帽的下端接触,所述钎杆上端螺帽的内壁使用螺纹连接有上半钎杆的上端。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下半钎杆、转动处外壳、上半钎杆、驳接爪加固螺母、驳接爪防滑片、铁片和钎杆上端螺帽呈垂直分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驳接头的头部设置为类似榫卯结构,可以方便进行夹片的间距的调节;

13、2、该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钎杆部分使用两段钎杆,因此可以实现钎杆与钎杆之间的转动;

14、3、该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钎杆与驳接头头部的连接处设置为可定点进行圆周运动,可以适应整体设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包括主体机构(1)、固定机构(2)和钎杆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位于固定机构(2)下端,所述固定机构(2)位于钎杆机构(3)下端,所述钎杆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夹片(101)和下端夹片(104)的表面积相等呈垂直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防滑片固定块(201)、夹片移动加固螺丝(202)、加固螺母(203)、连接片(204)、连接片固定螺丝(205)和连接片防滑片(206),所述防滑片固定块(201)右侧设置有移动加固螺丝(202),所述移动加固螺丝(202)上端使用螺纹连接有加固螺母(203)、所述加固螺母(203)右侧设置有连接片(204),所述连接片(204)右侧设置有连接片固定螺丝(205),所述连接片固定螺丝(205)左侧与连接片防滑片(206)的右侧接触,所述连接片防滑片(206)的左侧与连接片(204)的右侧接触。

<p>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片固定块(201)呈矩阵分布,所述夹片移动加固螺丝(202)、加固螺母(203)、连接片(204)、连接片固定螺丝(205)和连接片防滑片(206)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杆机构(3)包括连接柱(301)、下半钎杆(302)、转动处外壳(303)、上半钎杆(304)、转动处固定螺丝(305)、驳接爪加固螺母(306)、驳接爪防滑片(307)、铁片(308)和钎杆上端螺帽(309),所述连接柱(3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半钎杆(302)的下端,所述下半钎杆(302)的上端与转动处外壳(303)的下端接触,所述转动处外壳(3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半钎杆(304)的下端,所述上半钎杆(304)的右端与转动处固定螺丝(305)的左端接触,所述转动处固定螺丝(305)的上端设置有驳接爪加固螺母(306),所述驳接爪加固螺母(306)的上端与驳接爪防滑片(307)的下端接触,所述驳接爪防滑片(307)的上端设置有铁片(308),所述铁片(308)的上端与钎杆上端螺帽(309)的下端接触,所述钎杆上端螺帽(309)的内壁使用螺纹连接有上半钎杆(304)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01)、下半钎杆(302)、转动处外壳(303)、上半钎杆(304)、驳接爪加固螺母(306)、驳接爪防滑片(307)、铁片(308)和钎杆上端螺帽(309)呈垂直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包括主体机构(1)、固定机构(2)和钎杆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位于固定机构(2)下端,所述固定机构(2)位于钎杆机构(3)下端,所述钎杆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夹片(101)和下端夹片(104)的表面积相等呈垂直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防滑片固定块(201)、夹片移动加固螺丝(202)、加固螺母(203)、连接片(204)、连接片固定螺丝(205)和连接片防滑片(206),所述防滑片固定块(201)右侧设置有移动加固螺丝(202),所述移动加固螺丝(202)上端使用螺纹连接有加固螺母(203)、所述加固螺母(203)右侧设置有连接片(204),所述连接片(204)右侧设置有连接片固定螺丝(205),所述连接片固定螺丝(205)左侧与连接片防滑片(206)的右侧接触,所述连接片防滑片(206)的左侧与连接片(204)的右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框架的缝用式驳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片固定块(201)呈矩阵分布,所述夹片移动加固螺丝(202)、加固螺母(203)、连接片(204)、连接片固定螺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权刘连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红阳全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