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磨砂沥青路面及新铺筑沥青路面的磨砂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磨砂沥青路面及新铺筑沥青路面的磨砂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6181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砂沥青路面及新铺筑沥青路面的磨砂施工方法,该磨砂沥青路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表层磨砂层、富油沥青上面层、沥青中面层、沥青下面层和基层,表层磨砂层由磨砂材料铺筑而成,磨砂材料的一部分嵌入富油沥青上面层的沥青砂浆中,剩余部分裸露在外。该磨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磨砂材料的粒径和撒布量;按照设定工艺对磨砂材料和富油沥青上面层同步进行初压中第一遍碾压,在第一遍碾压前进过程中,磨砂材料撒布在新铺筑富油沥青上面层上方;按照设定工艺对磨砂材料和富油沥青上面层同步进行初压中剩余遍数碾压,即完成磨砂沥青路面的铺筑。本发明专利技术保障了道路运营早期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延迟了沥青路面后续的预防性养护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磨砂沥青路面及新铺筑沥青路面的磨砂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沥青路面的全寿命周期内,抗滑性能的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短暂提升阶段、快速衰减阶段和逐渐平缓阶段。在抗滑性能的短暂提升阶段,主要是沥青路面的表面沥青被逐渐磨耗,集料的微观纹理裸露出来,从而使路面的抗滑性能有所提升。由此可知,沥青路面通车早期的初始抗滑性能需要被引起关注,因为初始抗滑并未达到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最大值。尤其是富油沥青路面,由于路表沥青过于富余,覆盖了路表微观纹理,从而导致早期抗滑性能不足,甚至出现初始抗滑性能不能满足抗滑验收要求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排水沥青路面和sma路面等沥青膜厚度较大的路面中更为显著。在通车早期,除了沥青膜覆盖路面微观纹理导致初始抗滑不足之外,还有可能因“油漂”现象导致抗滑急速衰减,即在夏季高温季节沥青因温度高而流动性变大,沥青膜存在于路面与车辆轮胎之间起到润滑作用,当沥青膜厚度达到一定值时,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轮胎将与路面脱离接触,此时车辆将失去控制,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2、我国对沥青路面通车早期的抗滑性能关注甚少,相应的改善措施也几乎是一片空白,但沥青路面通车早期的抗滑性能问题却实实在在的摆在面前,在我国的部分实体工程中,甚至还出现过竣工验收时抗滑性能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工程案例,这与沥青路面表面层抗滑性能的快速衰减存在一定关系。

3、目前,我国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改善主要是被动提升,当运营道路路况检测发现抗滑性能不足时,通过薄层罩面、雾封层等措施对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提升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进而有效改善行车安全。这种改善措施属于事后被动养护,一方面直接忽略了道路通车早期沥青对抗滑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实体工程使用年限可能更短,道路全寿命周期内需要进行多次养护,对交通干扰较大。

4、因此,针对上述提到的道路通车早期沥青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即沥青覆盖路表微观纹理,导致初始抗滑并未达到沥青路面的抗滑最大值,甚至导致初始抗滑不能满足抗滑性能验收要求,急需开发一种磨砂沥青路面及新铺筑沥青路面的磨砂施工方法。

5、申请公布号为cn105421184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含砂式沥青路面精细表面处理方法,将环氧沥青粘结材料各组分按要求搅匀后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细砂搅匀,然后在持续搅拌中将其以一定压力均匀喷涂到沥青路面上形成防水抗滑保护层。该技术方案适用于对已经运营的沥青路面(也即旧沥青路面)的修复,以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不适用于对道路通车早期抗滑性能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磨砂沥青路面,包括五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表层磨砂层、富油沥青上面层、沥青中面层、沥青下面层和基层;所述表层磨砂层由磨砂材料铺筑而成,所述富油沥青上面层由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所述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表面裹覆沥青砂浆;所述磨砂材料的一部分嵌入所述沥青砂浆,所述磨砂材料的剩余部分裸露在外形成表层磨砂层。

2、优选的是,所述表层磨砂层的厚度为0.1-1mm,所述磨砂材料嵌入所述沥青砂浆的深度为所述磨砂材料粒径的0.6-0.8倍;所述磨砂材料包括金刚砂、石英砂、机制砂、矿渣和钢渣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富油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为3-5cm;对于开级配pac型沥青混合料,其油石比不低于5.1%;对于密级配ac型沥青混合料,其油石比不低于5.1%;对于密级配sma型沥青混合料,其油石比不低于6.2%。

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磨砂材料的粒径与所述沥青砂浆的厚度有关,若沥青砂浆的厚度<0.375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3mm档或不进行磨砂;若0.375mm≤沥青砂浆的厚度<0.5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3mm档;若0.5mm≤沥青砂浆的厚度<0.75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3mm档与0.6mm档的组合,且二者的质量配比为1:2;若0.75mm≤沥青砂浆的厚度<1.0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6mm档;若1.0mm≤沥青砂浆的厚度<1.475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6mm档与1.18mm档的组合,且二者的质量配比为1:2;若1.475mm≤沥青砂浆的厚度<1.97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1.18mm档;若沥青砂浆的厚度≥1.97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1.18mm档或不进行磨砂。

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3mm档、0.6mm档和1.18mm档,即0.3mm≤粒径<0.6mm、0.6mm≤粒径<1.18mm、1.18≤粒径<2.36mm。

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铺筑沥青路面的磨砂施工方法,用于铺筑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磨砂沥青路面,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7、步骤一:根据沥青砂浆的厚度选择磨砂材料的粒径,同时根据激光纹理扫描试验和加速磨耗试验确定磨砂材料的撒布量;

8、步骤二:采用摊铺机将富油沥青混合料摊铺在沥青中面层的上方,形成富油沥青上面层;

9、步骤三:将自动喷砂机安装在碾压机组中首台负责初压的钢轮压路机前轮的防撞挡板处,启动钢轮压路机,打开自动喷砂机的阀门,磨砂材料以料帘的形式撒布在富油沥青上面层的上方,按照设定工艺对磨砂材料和富油沥青上面层同步进行初压中的第一遍碾压,在钢轮压路机第一遍碾压前进过程中,磨砂材料均匀地撒布在新铺筑的富油沥青上面层的上方;磨砂材料撒布后,钢轮压路机马上对其产生碾压作用,使磨砂材料的一部分嵌入富油沥青上面层的沥青砂浆中,剩余部分裸露在外;在钢轮压路机第一遍碾压后退过程中以及后续碾压过程中,不再撒布磨砂材料;

10、步骤四:启动钢轮压路机,按照设定工艺对磨砂材料和富油沥青上面层同步进行初压中的剩余遍数碾压,即可完成磨砂沥青路面的铺筑;

11、步骤五:按照设定工艺对磨砂材料和富油沥青上面层同步进行复压和终压,确保富油沥青上面层的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12、优选的是,步骤一中,根据沥青砂浆的厚度选择磨砂材料的粒径,沥青砂浆厚度的计算公式为式中:ham——沥青砂浆的厚度,mm;

13、m——沥青的用量,%;

14、ρ——沥青的密度,g/cm3;

15、a、b、c、d、e、f、g、h——分别表示集料通过19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和0.075mm筛孔的质量百分比,%。

1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一中,根据激光纹理扫描试验和加速磨耗试验确定磨砂材料的撒布量,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17、步骤(1):按照富油沥青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设计配合比,在室内成型五块板状试件,再分别按照设定的撒布量将磨砂材料均匀地撒布在五块板状试件的表面上,然后使用成型机分别对五块板状试件进行碾压成型;对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上面层,初选0.1kg/m2、0.25kg/m2、0.4kg/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五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表层磨砂层、富油沥青上面层、沥青中面层、沥青下面层和基层;所述表层磨砂层由磨砂材料铺筑而成,所述富油沥青上面层由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所述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表面裹覆沥青砂浆;所述磨砂材料的一部分嵌入所述沥青砂浆,所述磨砂材料的剩余部分裸露在外形成表层磨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磨砂层的厚度为0.1-1mm,所述磨砂材料嵌入所述沥青砂浆的深度为所述磨砂材料粒径的0.6-0.8倍;所述磨砂材料包括金刚砂、石英砂、机制砂、矿渣和钢渣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油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为3-5cm;对于开级配PAC型沥青混合料,其油石比不低于5.1%;对于密级配AC型沥青混合料,其油石比不低于5.1%;对于密级配SMA型沥青混合料,其油石比不低于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材料的粒径与所述沥青砂浆的厚度有关,若沥青砂浆的厚度<0.375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3mm档或不进行磨砂;若0.375mm≤沥青砂浆的厚度<0.5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3mm档;若0.5mm≤沥青砂浆的厚度<0.75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3mm档与0.6mm档的组合,且二者的质量配比为1:2;若0.75mm≤沥青砂浆的厚度<1.0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6mm档;若1.0mm≤沥青砂浆的厚度<1.475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6mm档与1.18mm档的组合,且二者的质量配比为1:2;若1.475mm≤沥青砂浆的厚度<1.97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1.18mm档;若沥青砂浆的厚度≥1.97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1.18mm档或不进行磨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3mm档、0.6mm档和1.18mm档,即0.3mm≤粒径<0.6mm、0.6mm≤粒径<1.18mm、1.18≤粒径<2.36mm。

6.一种新铺筑沥青路面的磨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铺筑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磨砂沥青路面,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铺筑沥青路面的磨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根据沥青砂浆的厚度选择磨砂材料的粒径,沥青砂浆厚度的计算公式为式中,HAM——沥青砂浆的厚度,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铺筑沥青路面的磨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根据激光纹理扫描试验和加速磨耗试验确定磨砂材料的撒布量,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铺筑沥青路面的磨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铺筑富油沥青上面层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155-190℃;步骤三和步骤四中,磨砂材料的撒布速度为2-4km/h;步骤四和步骤五中,对磨砂材料和富油沥青上面层同步进行初压,碾压遍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铺筑沥青路面的磨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和步骤五中,初压采用静压方式,钢轮压路机的重量为10-12t,碾压速度为2-4km/h,在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降低至100℃前完成初压的全部碾压遍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五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表层磨砂层、富油沥青上面层、沥青中面层、沥青下面层和基层;所述表层磨砂层由磨砂材料铺筑而成,所述富油沥青上面层由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所述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表面裹覆沥青砂浆;所述磨砂材料的一部分嵌入所述沥青砂浆,所述磨砂材料的剩余部分裸露在外形成表层磨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磨砂层的厚度为0.1-1mm,所述磨砂材料嵌入所述沥青砂浆的深度为所述磨砂材料粒径的0.6-0.8倍;所述磨砂材料包括金刚砂、石英砂、机制砂、矿渣和钢渣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油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为3-5cm;对于开级配pac型沥青混合料,其油石比不低于5.1%;对于密级配ac型沥青混合料,其油石比不低于5.1%;对于密级配sma型沥青混合料,其油石比不低于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材料的粒径与所述沥青砂浆的厚度有关,若沥青砂浆的厚度<0.375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3mm档或不进行磨砂;若0.375mm≤沥青砂浆的厚度<0.5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3mm档;若0.5mm≤沥青砂浆的厚度<0.75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3mm档与0.6mm档的组合,且二者的质量配比为1:2;若0.75mm≤沥青砂浆的厚度<1.0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6mm档;若1.0mm≤沥青砂浆的厚度<1.475mm,则磨砂材料的粒径为0.6mm档与1.18mm档的组合,且二者的质量配比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万艳张怡郑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