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6169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所述上料系统包括主行车、小行车及装料斗,还包括设于小行车中部的料斗升降平台;料斗升降平台设有供装料斗穿过的平台框架,装料斗通过直角升降装置与平台框架连接,在直角升降装置的作用下装料斗能够贯穿小行车竖直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装料斗沿直角坐标系统中X轴、Y轴和Z轴方向的三维移动;用于多箱型二氧化硅发生器上料,可一次性完成给料操作,无需进行二次倒运,大大提高了上料效率;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平稳,动作精确,自动化程度高,且投入成本低,经济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硅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多箱型二氧化硅发生器上料用的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超过1000℃的条件下,运用化学合成技术从硅-氯化合物中提取的二氧化硅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领域,包括制药、化妆品、涂料等工业,或用于生产硅胶、密封胶、润滑脂及复合材料,但其价格高昂。而从稻壳中提取的二氧化硅产品可用于生产橡胶、防腐材料、耐高温隔热材料,还可以制取高质量的晶体硅用于电子产业。

2、采用稻壳为原料制备二氧化硅时所用的二氧化硅发生器,其燃烧室结构通常为九宫格多室布局,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9279613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多箱型自燃式二氧化硅生产装置”。目前,二氧化硅发生器的上料方式多为顶部上料,并且一次性完成给料操作,即采用一组上料斗上料。上料斗不仅要沿平面坐标系x轴、y轴方向运动实现平面移动式的上料操作(此时上料斗可以避开二氧化硅发生器四周设置的护杆,完成前端料斗的受料操作),还要求上料斗能够竖直上下运动(需要贯穿行车),实现三维坐标系中z轴方向的运动。

3、现有的二氧化硅发生器上料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桥式起重机配抓斗抓取料斗并实现三维方向的移动,但采用这种方式时上料斗不能贯穿行车,必须经过二次倒运才可完成受料操作,投资成本较高且操作相对复杂,用时较多,效率相对较低。另外一种是每条生产线单独配置固定轨道式的上料车,上料车的底部设伸缩节实现对二氧化硅发生器的给料操作,但伸缩节的可靠性较差,并且无法实现水平方向的任意移动,而设置多套给料装置,导致投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通过在小行车上设置料斗升降平台,利用直角升降装置使装料斗能够贯穿小行车竖直升降,配合主行车和小行车,实现装料斗沿直角坐标系统中x轴、y轴和z轴方向的三维移动;用于多箱型二氧化硅发生器上料,可一次性完成给料操作,无需进行二次倒运,大大提高了上料效率;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平稳,动作精确,自动化程度高,且投入成本低,经济性好。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包括主行车、小行车及装料斗;所述主行车沿主行车轨道移动,主行车上设小行车轨道,并且小行车轨道垂直于主行车轨道,所述小行车沿小行车轨道移动;所述装料斗设于小行车上;所述上料系统还包括设于小行车中部的料斗升降平台;料斗升降平台设有供装料斗穿过的平台框架,装料斗通过直角升降装置与平台框架连接,在直角升降装置的作用下装料斗能够贯穿小行车竖直升降。

4、进一步的,所述装料斗由2组小料斗组成,每组包括3排3列共9个小斗;每个小斗的底部出料口处均设有阀门。

5、进一步的,所述小斗的上部外围设料斗框架,小料斗的上部沿周向设若干料斗支座,每个料斗支座均通过对应的称重传感器与料斗框架相连。

6、进一步的,所述装料斗的下部设位置传感器。

7、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框架设有升降导向装置。

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导向装置由多个滑轮组构成,每个滑轮组包括一上一下安装在平台框架内侧的2个滑轮;滑轮组对应各排、各列小斗的中心线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直角升降装置是由升降支座、锥齿轮、螺杆及升降驱动装置组成的四联动直角同步升降装置;所述锥齿轮为格里森锥齿轮;平台框架的四角分别设升降支座,升降支座内设竖直螺杆,竖直螺杆的顶部通过顶端法兰与料斗框架相连;升降支座内的竖直螺杆上设锥齿轮一;平台框架两端的2个升降支座之间设横向水平螺杆,横向水平螺杆两端分别设锥齿轮二与对应的锥齿轮一啮合传动;平台框架两侧的2个升降支座之间设纵向水平螺杆,纵向水平螺杆的两端分别设锥齿轮三与对应的锥齿轮一啮合传动;其中一个纵向水平螺杆的中部通过锥齿轮四与升降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由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组成。

11、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主行车、小行车、直角升降装置的驱动端分别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另外连接设于装料斗每个小斗底部出料口处的阀门、设于料斗框架与料斗支座之间的称重传感器及设于装料斗下部的位置传感器。

12、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13、主行车沿水平设置的主行车轨道方向即x轴方向运行,小行车沿水于设置于主行车上并且垂直于主行车轨道的小行车轨道方向即y轴方向运行,装料斗通过直角升降装置在小行车中部贯穿小行车沿z轴方向运行;控制系统接收装料斗上位置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控制主行车、小行车及直角升降装置运行,实现装料斗的空间位置调整,并使装料斗中各小斗与二氧化硅发生器中的各燃烧室精确对位;各小斗的装料量通过称重传感器在线称量,通过各小斗底部出料口处的阀门控制给料量。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在小行车上设置料斗升降平台,利用直角升降装置使装料斗能够贯穿小行车竖直升降,配合主行车和小行车,实现装料斗沿直角坐标系统中x轴、y轴和z轴方向的三维移动;

16、2)用于多箱型二氧化硅发生器上料,可一次性完成给料操作,无需进行二次倒运,大大简化了工艺,提高了上料效率;

17、3)通过四联动直角同步升降装置可实现大型上料装置的稳定升降;

18、4)通过三维移动装料斗可以到达设定范围内的任意位置,通过控制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操作,并且各小斗与二氧化硅发生器各燃烧室对位精确;

19、5)装料斗运行过程平稳且无需倒运,可避免物料的泄漏,有利于改善作业环境,减少扬尘;

20、6)本专利技术所述系统的组成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易于工程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包括主行车、小行车及装料斗;所述主行车沿主行车轨道移动,主行车上设小行车轨道,并且小行车轨道垂直于主行车轨道,所述小行车沿小行车轨道移动;所述装料斗设于小行车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系统还包括设于小行车中部的料斗升降平台;料斗升降平台设有供装料斗穿过的平台框架,装料斗通过直角升降装置与平台框架连接,在直角升降装置的作用下装料斗能够贯穿小行车竖直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斗由2组小料斗组成,每组包括3排3列共9个小斗;每个小斗的底部出料口处均设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斗的上部外围设料斗框架,小料斗的上部沿周向设若干料斗支座,每个料斗支座均通过对应的称重传感器与料斗框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斗的下部设位置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框架设有升降导向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向装置由多个滑轮组构成,每个滑轮组包括一上一下安装在平台框架内侧的2个滑轮;滑轮组对应各排、各列小斗的中心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升降装置是由升降支座、锥齿轮、螺杆及升降驱动装置组成的四联动直角同步升降装置;所述锥齿轮为格里森锥齿轮;平台框架的四角分别设升降支座,升降支座内设竖直螺杆,竖直螺杆的顶部通过顶端法兰与料斗框架相连;升降支座内的竖直螺杆上设锥齿轮一;平台框架两端的2个升降支座之间设横向水平螺杆,横向水平螺杆两端分别设锥齿轮二与对应的锥齿轮一啮合传动;平台框架两侧的2个升降支座之间设纵向水平螺杆,纵向水平螺杆的两端分别设锥齿轮三与对应的锥齿轮一啮合传动;其中一个纵向水平螺杆的中部通过锥齿轮四与升降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由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主行车、小行车、直角升降装置的驱动端分别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另外连接设于装料斗每个小斗底部出料口处的阀门、设于料斗框架与料斗支座之间的称重传感器及设于装料斗下部的位置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种所述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包括主行车、小行车及装料斗;所述主行车沿主行车轨道移动,主行车上设小行车轨道,并且小行车轨道垂直于主行车轨道,所述小行车沿小行车轨道移动;所述装料斗设于小行车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系统还包括设于小行车中部的料斗升降平台;料斗升降平台设有供装料斗穿过的平台框架,装料斗通过直角升降装置与平台框架连接,在直角升降装置的作用下装料斗能够贯穿小行车竖直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斗由2组小料斗组成,每组包括3排3列共9个小斗;每个小斗的底部出料口处均设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斗的上部外围设料斗框架,小料斗的上部沿周向设若干料斗支座,每个料斗支座均通过对应的称重传感器与料斗框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斗的下部设位置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框架设有升降导向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料斗可三维移动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向装置由多个滑轮组构成,每个滑轮组包括一上一下安装在平台框架内侧的2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肇博杨鹏程伟丰刘增申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