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测试润滑油生物降解性的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用于测试润滑油生物降解性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6001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润滑油生物降解性的系统,包括供气单元、气路单元、若干个气体吸收单元和若干个二氧化碳检测单元;气路单元包括进气管道、若干个分流进气管道和若干个分流出气管道,进气管道上设有减压阀和分流阀,分流阀与分流进气管道相连接;气体吸收单元包括用于润滑油进行生物降解的反应容器、密封组件和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密封组件上设有用于连接分流进气管道的进气嘴和用于连接分流出气管道的出气嘴,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一端连接分流出气管道,另一端连接二氧化碳检测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测试不同种润滑油的生物降解性,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拆卸组装方便,操作简便,参数可控,且测试结果准确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降解性能测试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润滑油生物降解性的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生物降解试验类型有连续、间接和衰减试验3种类型。其中连续试验有roll-rohren和karlsruher方法。衰减试验有afnor-t-90-302、cecl-33-t-93、closedbottle等。早前较为普遍采用的方法是cecl-33-t-82(后发展成为cecl-33-t-93)、美国环保局epa560/6-82-003呼吸计法、astm 136046-96标准、法国标准协会afnor法、日本国际贸易工业部miti法、sturm法、闭口瓶法,以及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推荐的重量法。

2、上述各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有的适用于评价水溶性油,有的适用于非水溶性油或挥发油等;试验时间在14-28d不等;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评价结果的方法分别有:检测co2产生量、测定bod/tod含量、化学分析法及红外光谱法等,这些检测结果的通用性和可比性不理想。

3、cecl-33-t-93试验方法,其本质就是在液相中检测碳氢组合量的变化。由于此方法经过长期广泛运用,并得到不断改进、完善,使之逐步成为标准化的试验方法。因此它的可靠性、重复性和再现性要比其它方法更好。特别是用于液压油及低粘度润滑油的生物降解性试验评定其表现更为突出。但由于该试验方法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表现为添加剂的水溶性、添加剂在萃取液中的溶解度、复合剂的分子结构不适宜用红外光谱仪在(2930±10)cm-1处进行分析等。若操作不当会给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带来较大误差,甚至误差可达60%,导致实验完全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组装便捷成本低、能够同时进行多组测试、测试效率高且测试结果准确性高的用于测试润滑油生物降解性的系统。

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测试润滑油生物降解性的系统包括供气单元、气路单元、若干个气体吸收单元和若干个二氧化碳检测单元;

3、所述气路单元包括用于连接供气单元的进气管道、若干个分流进气管道和若干个分流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减压阀和分流阀,所述分流阀与若干个分流进气管道相连接;所述气体吸收单元包括用于润滑油进行生物降解的反应容器、用于密封反应容器的密封组件和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所述密封组件上设有用于连接分流进气管道的进气嘴和用于连接分流出气管道的出气嘴,所述分流出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所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与二氧化碳检测单元相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吸收单元还包括用于加快反应容器内润滑油的生物降解速度的搅拌装置,所述反应容器和搅拌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搅拌装置为磁力搅拌装置。

5、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保持整个系统处于恒温状态的恒温单元,所述恒温单元内设有促进空气循环流动的风机和用于检测反应空间温度的数显式温湿度计。

6、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容器为反应锥形瓶,所述供气单元为供气钢瓶。

7、进一步地,所述分流进气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供气量的流量计。

8、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碳检测单元采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可靠性。

9、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容器内包括用于润滑油生物降解的培养液,所述培养液由接种物和培养基贮备液组成;所述接种物为活性淤泥,所述培养基贮备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磷酸缓冲液加入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硫酸镁溶液和氯化铁溶液,混合均匀得培养基贮备液,其中,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7.5-30g/l,硫酸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1-12g/l,氯化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5-0.2g/l;所述磷酸缓冲液、水、氯化钙溶液、硫酸镁溶液和氯化铁溶液的体积比为10:800-850:1:1:1;所述磷酸缓冲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二水合磷酸氢二钠和氯化铵,用水溶解,定容即得;其中,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二水合磷酸氢二钠和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2.5-2.6:3.9-4.0:0.05-0.1;上述培养液通过合理控制无机盐的含量,调节微生物的生长环境的同时还可以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够保证接种物中的微生物健康发育。

10、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含有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氢氧化钠。

11、专利技术原理: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系统在使用时可以一次检测多组受试物,同时可以设置一组醋酸钠作为参比物,使其受试物作为试验中唯一的碳元素来源置于有氧试验环境下进行生物降解并生产二氧化碳,比较润滑油和醋酸钠在相同试验条件的二氧化碳生成量,即可计算润滑油受试物的相对生物降解率;这样,采用二氧化碳产生量作为润滑油快速生物降解性的评价指标,不受硝化作用和细胞吸附作用的影响,而且油品转化为二氧化碳对环境安全性高,是具有较大研究意义的方法。

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3、(1)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多个反应锥形瓶作为反应容器,可以构成多组试验样品,减少使用工作量,降低试验成本,减小试验误差;气路单元中设置有分流阀、减压阀可以确保气压稳定和流量控制,确保试验过程可控;同时,还包括根据需要,在供气钢瓶里可方便装入脱二氧化碳的空气进行试验,试验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情况;

14、(2)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恒温实验室,同时其中设置的风机,可以使得在实验室内部形成空气循环流动,以确保反应空间内部各处温度的一致性,提高各组受试物的温度参数一致性,提高对比准确性;同时设置了数显式温湿度计,确保温度控制准确,可以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进行润滑油快速生物降解性能考查;

15、(3)本专利技术搅拌装置采用磁力搅拌,密封效果好,减少了外界空气进入反应锥形瓶对实验结果带来的影响;提供了气体吸收系统和二氧化碳检测系统,其中,还采用了进气嘴和供气钢瓶连接供气,出气嘴连接到气体吸收系统以吸收二氧化碳后,再靠二氧化碳检测系统检测;

16、(4)本专利技术能够一次设置多组受试物进行生物降解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实验测定,具有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拆卸组装方便,操作简便,参数可控等优点,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测试润滑油生物降解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气单元、气路单元、若干个气体吸收单元和若干个二氧化碳检测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吸收单元还包括若干个用于加快反应容器内润滑油的生物降解速度的搅拌装置(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保持整个系统处于恒温状态的恒温单元,所述恒温单元内设有促进空气循环流动的风机和用于检测反应空间温度的数显式温湿度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为反应锥形瓶(7),所述供气单元为供气钢瓶(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进气管道(11)上设有用于控制供气量的流量计(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检测单元采用自动电位滴定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内包括用于润滑油生物降解的培养液,所述培养液由接种物和培养基贮备液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物为活性淤泥,所述培养基贮备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磷酸缓冲液加入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硫酸镁溶液和氯化铁溶液,混合均匀得培养基贮备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7.5-30g/L,硫酸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1-12g/L,氯化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5-0.2g/L;所述磷酸缓冲液、水、氯化钙溶液、硫酸镁溶液和氯化铁溶液的体积比为10:800-850:1: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8)中含有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氢氧化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试润滑油生物降解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气单元、气路单元、若干个气体吸收单元和若干个二氧化碳检测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吸收单元还包括若干个用于加快反应容器内润滑油的生物降解速度的搅拌装置(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保持整个系统处于恒温状态的恒温单元,所述恒温单元内设有促进空气循环流动的风机和用于检测反应空间温度的数显式温湿度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为反应锥形瓶(7),所述供气单元为供气钢瓶(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进气管道(11)上设有用于控制供气量的流量计(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检测单元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超群王冰冰阮宁杰高珍琪杨操史莹飞石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