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943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8
本技术涉及裁管机领域,公开了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中心靠前侧边缘处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中心靠前侧处设置有压持结构,位于所述压持结构后侧工作台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裁切结构。本技术中,通过在工作台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压持结构,使用时通过将线管放置在裁剪板的上端,一端通过两个第一伸缩杆和压持板配合进行压持固定,另一端通过两个电动滑块和两个滑槽配合,再通过第二伸缩杆和下压块配合将其压持后对其进行捋直处理,根据激光发生器和刻度尺配合可方便根据需要裁剪指定的长度,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裁管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


技术介绍

1、裁管机是一种用于切割管道或线束的设备。它通常由切割刀具、切割台和控制系统组成。裁管机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切割的长度和角度,以实现精确的切割。它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中的线束生产过程中。裁管机的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带来好处。

2、然而现有的裁管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现有的裁管机在裁剪的时候需要人工比量胶管长度后再进行裁剪,操作繁琐,工作量大、效率较低,这样比量时间长了会造成偏差,造成胶管裁剪尺寸精度较差,同时在裁剪的过程中还需要人工手动对其进行压持配合,操作比较繁琐,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通过在工作台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压持结构,使用时通过将线管放置在裁剪板的上端,一端通过两个第一伸缩杆和压持板配合进行压持固定,另一端通过两个电动滑块和两个滑槽配合,再通过第二伸缩杆和下压块配合将其压持后对其进行捋直处理,根据激光发生器和刻度尺配合可方便根据需要裁剪指定的长度,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同时通过设置裁切结构,可通过使用需要更换不同的裁切刀,并且还可根据裁剪时角度的需要,转动连接螺栓与裁切刀的转动角度,以满足加工需要。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中心靠前侧边缘处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中心靠前侧处设置有压持结构,位于所述压持结构后侧工作台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裁切结构;

3、所述压持结构包括裁剪板,所述裁剪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上端面上,所述裁剪板的上端面中心处设置有放置槽,所述裁剪板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裁剪板的上端面中心靠一侧边缘处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中心处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板的上端面并通至下端,且端部固定连接有下压块,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中心靠两侧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滑块,两个所述电动滑块分别配合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的内部,所述裁剪板的上端面中心靠另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压持板,所述压持板的下端面中心靠前后两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裁剪板的上端面上;

4、所述裁切结构包括位移槽,所述位移槽的下端贯穿工作台的上端面并通至下端,位于所述位移槽下端工作台的下端面中心靠两侧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板的一侧壁上,所述丝杆的侧壁靠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主体的一侧壁中心靠后侧边缘处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主体的一侧壁并通至内部,且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位于所述位移槽内部丝杆的侧壁上套设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端面中心靠前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下端设置有裁切刀,所述裁切刀的上端面中心处设置有连接螺栓,位于所述横板的前侧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激光发生器;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工作台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压持结构,使用时通过将线管放置在裁剪板的上端,一端通过两个第一伸缩杆和压持板配合进行压持固定,另一端通过两个电动滑块和两个滑槽配合,再通过第二伸缩杆和下压块配合将其压持后对其进行捋直处理,根据激光发生器和刻度尺配合可方便根据需要裁剪指定的长度,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同时通过设置裁切结构,可通过使用需要更换不同的裁切刀,并且还可根据裁剪时角度的需要,转动连接螺栓与裁切刀的转动角度,以满足加工需要。

6、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前侧壁上铰接有箱门;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在内部放置物品。

8、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前侧壁中心靠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控制整体上的操作元件。

10、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的形状为半椭圆状;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放置线管。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螺栓的上端螺纹连接在连接套的内部,所述连接螺栓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裁切刀的上端面上;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根据使用需要更换不同的刀头,同时还可根据调节裁切刀与连接螺栓的旋转角度,来切换裁切角度。

14、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光束与刻度尺的刻度互相对应;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连接底座的移动距离,通过激光发生器与刻度尺配合观察,方便测量切割尺寸。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根据电机带动丝杆进行正转和反转。

18、进一步地,所述下压块的下端面为半圆状;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更好地压持在管状物体的表面。

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技术中,通过在工作台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压持结构,使用时通过将线管放置在裁剪板的上端,一端通过两个第一伸缩杆和压持板配合进行压持固定,另一端通过两个电动滑块和两个滑槽配合,再通过第二伸缩杆和下压块配合将其压持后对其进行捋直处理,根据激光发生器和刻度尺配合可方便根据需要裁剪指定的长度,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22、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裁切结构,可通过使用需要更换不同的裁切刀,并且还可根据裁剪时角度的需要,转动连接螺栓与裁切刀的转动角度,以满足加工需要。

23、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电机带动第一斜齿轮传动,利用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配合啮合,从而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使得整体在移动裁剪时精度更高,更方便裁剪。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包括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面中心靠前侧边缘处设置有刻度尺(4),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面中心靠前侧处设置有压持结构,位于所述压持结构后侧工作台(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裁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的前侧壁上铰接有箱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前侧壁中心靠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5)的形状为半椭圆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17)的上端螺纹连接在连接套(8)的内部,所述连接螺栓(17)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裁切刀(10)的上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生器(11)的光束与刻度尺(4)的刻度互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齿轮(21)与第二斜齿轮(24)之间相互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块(28)的下端面为半圆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包括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面中心靠前侧边缘处设置有刻度尺(4),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面中心靠前侧处设置有压持结构,位于所述压持结构后侧工作台(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裁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的前侧壁上铰接有箱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前侧壁中心靠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裁管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宪中肖海洋纪香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开发区朝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