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壁及其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825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7
本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壁及其电梯轿厢。一种电梯轿厢壁,包括前壁、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后壁,所述前壁与所述左右侧壁之间、所述后壁与所述左侧壁之间、所述后壁与所述右侧壁之间,四者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卡接组件和卡接槽连接,所述卡接组件能够伸入所述卡接槽中,并被所述卡接槽卡接限位。其优点在于,卡接组件和卡接槽的简单卡接限位就能够实现前壁、左右侧壁、以及后壁之间的连接,以此使得电梯轿厢壁的组装和拆卸都方便快捷,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降低维修难度,并且能够避免结构松动后产生噪音,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壁及其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轿厢是电梯的乘坐空间,其安全性和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轿厢包括轿厢壁,轿厢壁通常由前壁、左右侧壁、后壁等部件组成。

2、现有的轿厢壁在组装时,通常是在施工场地,用自攻螺丝将前壁、左右侧壁和后壁连接起来的,整个安装过程费时费力,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维修困难且灵活性较差。此外,还有一种装配方式,是通过多套螺栓将各个前壁、左右侧壁和后壁之间进行紧固连接,该装配方式不仅拼接时间长,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会因为井道空间狭小,而导致轿厢壁难以拼装、容易松动等问题发生,在电梯日后运行中,电梯轿厢容易发出刺耳噪音,影响乘客乘坐电梯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壁。

2、一种电梯轿厢壁,包括前壁、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后壁,所述前壁与所述左侧壁之间、所述前壁与所述右侧壁之间、所述后壁与所述左侧壁之间、所述后壁与所述右侧壁之间,四者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卡接组件和卡接槽连接,所述卡接组件能够伸入所述卡接槽中,并被所述卡接槽卡接限位。

3、如此设置,电梯轿厢壁由前壁、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后壁组成,各个部分分别加工后拼装,简化加工的工艺难度,当其中一个部件需要维修时也可以进行单独拆装。卡接组件和卡接槽的简单卡接限位就能够实现前壁、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后壁之间的连接,以此使得电梯轿厢壁的组装和拆卸都方便快捷,解决了因井道窄小而造成的难以紧固轿厢壁的问题,而且该组装方式还具有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降低维修难度等优点,并且能够避免结构松动后产生噪音,提高使用寿命。

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壁包括两块前壁板,两块所述前壁板的上端之间设置有门楣;所述左侧壁、所述右侧壁以及所述后壁均包括左壁板、中壁板和右壁板;所述前壁板与所述门楣之间通过所述卡接组件和所述卡接槽连接;及/或,所述左壁板与所述中壁板之间通过所述卡接组件和所述卡接槽连接,及/或,所述中壁板与所述右壁板之间通过所述卡接组件和所述卡接槽连接。

5、如此设置,门楣能够加固两块前壁板与电梯轿厢的连接,卡接组件与卡接槽的卡接配合使得前壁板和门楣的安装更加快捷,并且方便前壁板与其它部件的对齐安装。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后壁由左壁板、中壁板和右壁板拼接起来,各个壁板能够分别加工,再拼接起来,降低了工艺难度和加工成本,且各块壁板之间的拼接也采用卡接组件和卡接槽,组装方便快捷。

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接块,所述卡接槽包括装配段和限位段,所述卡接块能够横向移动进入所述装配段,并能够从所述装配段竖向进入所述限位段,且被所述限位段卡接限位。

7、如此设置,由于装配段竖向进入限位段,因此其脱离也需要沿着竖向进入的反方向移动,但是当卡接组件和卡接块装配完成后,在电梯轿厢的运行过程中,两者所受到的拉扯和震动力均是横向的,因此卡接组件会被稳定地限位于限位段中。

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块包括连接段和卡接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卡接段连接,两个所述卡接块的所述连接段同向延伸,两个所述卡接段朝着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折;

9、所述装配段的宽度大于两个所述卡接段互相远离的端点之间的距离,所述限位段的宽度小于两个所述卡接段互相远离的端点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卡接组件能够穿过所述装配段,并被所述限位段抵接限位。

10、如此设置,由于两个卡接段朝着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折,因此两个卡接段所占据的宽度远大于两个连接段之间的宽度。装配段的宽度大于两个卡接段互相远离的端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装配段的宽度大于两个卡接段的最大宽度,因此卡接组件能够自由地穿过装配段,而随着卡接组件从装配段进入限位段以后,由于限位段的宽度小于两个卡接段互相远离的端点之间的距离,所以卡接段如果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会与限位段产生干涉,也就是说限位段能够抵接住卡接段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避免卡接组件从卡接槽中脱出。

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梯轿厢壁,还包括轿顶和轿底;

12、所述左侧壁的顶部、所述右侧壁的顶部、所述前壁的顶部和所述后壁的顶部,四者之中至少有其一与所述轿顶连接,并通过互扣公头和互扣母头锁紧;及/或,

13、所述左侧壁的底部、所述右侧壁的底部、所述前壁的底部和所述后壁的底部,四者之中至少有其一与所述轿底连接,并通过互扣公头和互扣母头锁紧。

14、如此设置,电梯轿厢还包括轿顶和轿底,且上述的左侧壁、右侧壁、前壁和后壁除了相互之间的卡接限位,还与轿顶和轿底连接,轿顶和轿底使得四者的安装更加稳定,且方便拆卸和装配。

1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互扣公头和互扣母头扣合连接,所述互扣母头套设于所述互扣公头的外侧,并能够沿着所述互扣公头的轴向移动,且能够通过转动实现与所述互扣公头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锁定。

16、如此设置,互扣母头和互扣公头之间的相对轴向移动即可实现锁定,装配方便快捷,提高拆装效率。

1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互扣公头包括止挡块和配合杆,所述止挡块和所述配合杆连接,且所述止挡块的直径大于所述配合杆的直径,沿着所述配合杆的轴向,所述配合杆的外侧开设有引导槽;所述互扣母头套设于所述配合杆的外侧,所述互扣母头具有可供所述配合杆插入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内壁凸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引导槽配合,并能够沿着所述引导槽移动。

18、如此设置,引导槽能够引导滑块的移动方向,避免互扣母头在沿着配合杆移动时转动,而造成两者之间卡死。

1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杆的外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所述引导槽连通,且位于所述引导槽靠近所述止挡块的一侧,所述滑块能够沿着所述引导槽移动至所述转动槽中,且随着所述互扣母头和所述互扣公头的相对转动,所述滑块能够卡接并限位于所述转动槽。

20、如此设置,互扣公头和互扣母头能够相互配合锁紧。配合杆的轴向上开设有引导槽,滑块活动连接于引导槽中,所以滑块能够沿着引导槽也即配合杆的轴向滑动,从而带着互扣母头同步沿着配合杆的轴向移动,以此使得互扣母头靠近互扣公头来实现夹紧,或者使得互扣母头能够远离互扣公头以解除夹持。由于引导槽与转动槽连通,因此滑块能够沿着引导槽进入转动槽,转动槽是沿着配合杆的周向开设的,所以当滑块进入转动槽后,转动槽的槽壁即可限制滑块在轴向上的运动,也就是说滑块无法自由地沿着轴向方向离开转动槽,因此互扣母头也无法远离互扣公头,由此实现了两者的夹紧。而且,上述结构更为稳固耐久,不会因为长时间的使用产生松动,避免了电梯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产生噪音,还具有锁紧动作简单,装配便捷的特点。

2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槽环绕所述配合杆的外侧一周,所述转动槽背向所述引导槽的一侧的槽壁与所述止挡块间隔设置,以形成接触块。

22、如此设置,滑块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壁(40)、左侧壁(32)、右侧壁(33)以及后壁(80),所述前壁(40)与所述左侧壁(32)之间、所述前壁(40)和右侧壁(33)之间、所述后壁(80)与所述左侧壁(32)之间、所述后壁(80)与所述右侧壁(33)之间,四者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卡接组件(70)和卡接槽(41)连接,所述卡接组件(70)能够伸入所述卡接槽(41)中,并被所述卡接槽(41)卡接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40)包括两块前壁板(42),两块所述前壁板(42)的上端之间设置有门楣(50);所述左侧壁(32)、所述右侧壁(33)以及所述后壁(80)均包括左壁板(321)、中壁板(322)和右壁板(3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70)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接块(71),所述卡接槽(41)包括装配段(411)和限位段(412),所述卡接块(71)能够横向移动进入所述装配段(411),并能够从所述装配段(411)竖向进入所述限位段(412),且被所述限位段(412)卡接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71)包括连接段(711)和卡接段(712),所述连接段(711)和所述卡接段(712)连接,两个所述卡接块(71)的所述连接段(711)同向延伸,两个所述卡接段(712)朝着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折;

5.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互扣公头(11)和互扣母头(12)扣合连接,所述互扣母头(12)套设于所述互扣公头(11)的外侧,并能够沿着所述互扣公头(11)的轴向移动,且能够通过转动实现与所述互扣公头(1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扣公头(11)包括止挡块(111)和配合杆(112),所述止挡块(111)和所述配合杆(112)连接,且所述止挡块(111)的直径大于所述配合杆(112)的直径,沿着所述配合杆(112)的轴向,所述配合杆(112)的外侧开设有引导槽(1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杆(112)的外侧开设有转动槽(1122),所述转动槽(1122)与所述引导槽(1121)连通,且位于所述引导槽(1121)靠近所述止挡块(111)的一侧,所述滑块(121)能够沿着所述引导槽(1121)移动至所述转动槽(1122)中,且随着所述互扣母头(12)和所述互扣公头(11)的相对转动,所述滑块(121)能够卡接并限位于所述转动槽(11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1122)环绕所述配合杆(112)的外侧一周,所述转动槽(1122)背向所述引导槽(1121)的一侧的槽壁与所述止挡块(111)间隔设置,以形成接触块(113)。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20)的左右两侧沿着水平方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1),所述左侧壁(32)的顶部和所述右侧壁(33)的顶部沿着水平方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1),所述轿顶(20)上的所述安装孔(21)与所述左侧壁(32)以及右侧壁(33)上的所述安装孔(21)一一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壁(40)、左侧壁(32)、右侧壁(33)以及后壁(80),所述前壁(40)与所述左侧壁(32)之间、所述前壁(40)和右侧壁(33)之间、所述后壁(80)与所述左侧壁(32)之间、所述后壁(80)与所述右侧壁(33)之间,四者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卡接组件(70)和卡接槽(41)连接,所述卡接组件(70)能够伸入所述卡接槽(41)中,并被所述卡接槽(41)卡接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40)包括两块前壁板(42),两块所述前壁板(42)的上端之间设置有门楣(50);所述左侧壁(32)、所述右侧壁(33)以及所述后壁(80)均包括左壁板(321)、中壁板(322)和右壁板(3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70)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接块(71),所述卡接槽(41)包括装配段(411)和限位段(412),所述卡接块(71)能够横向移动进入所述装配段(411),并能够从所述装配段(411)竖向进入所述限位段(412),且被所述限位段(412)卡接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71)包括连接段(711)和卡接段(712),所述连接段(711)和所述卡接段(712)连接,两个所述卡接块(71)的所述连接段(711)同向延伸,两个所述卡接段(712)朝着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折;

5.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互扣公头(11)和互扣母头(12)扣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白斌凯赵珍珍陈泽
申请(专利权)人:西子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