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框架及平台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25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电梯井道框架及平台梯,电梯井道框架包括铝合金外围井道框架及钢结构支撑框架,铝合金外围井道框架向内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平台组件,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对重组件及平台背包架;钢结构支撑框架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并与铝合金外围井道框架可拆卸连接,钢结构支撑框架用于承载副导轨和主导轨,对重组件可滑动地安装于副导轨上,平台背包架可滑动地安装于主导轨上。如此,利用钢结构支撑框架的材质特性,这样可提高电梯井道框架的整体支撑强度,进而可提高应用有该电梯井道框架的平台梯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相关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井道框架及平台梯


技术介绍

1、电梯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中,包括家用住宅、商场、公共场所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梯越来越广泛的被关注并使用。其中,平台梯因其噪音小、使用舒适度好、节电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家用电梯用户的青睐。

2、为了增加平台梯整体外观的美观度,现有的平台梯会采用一种不会有大量连接件和紧固件裸露在外的铝合金井道。目前市场上的铝合金井道通常由井道立柱支撑,井道立柱之间通过铝合金横档焊接成一体结构。铝合金井道内设有主导轨和副导轨,主导轨、副导轨直接设置或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铝合金井道上,使得平台梯的整体重量完全由井道支撑,这对于井道的结构强度有一定要求,但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井道其在外形上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但其结构的整体支撑强度却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梯井道框架及平台梯。

2、一种电梯井道框架,所述电梯井道框架包括:

3、铝合金外围井道框架,向内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平台组件,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对重组件及平台背包架;

4、钢结构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铝合金外围井道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钢结构支撑框架用于承载副导轨和主导轨,所述对重组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副导轨上,所述平台背包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主导轨上。

5、可以理解的是,用可拆卸连接于铝合金外围井道框架的钢结构支撑框架来承载对重组件及平台背包架,如此,利用钢结构支撑框架的结构优势及其材质特性,这样可提高电梯井道框架的整体支撑强度,进而可提高应用有该电梯井道框架的平台梯运行的稳定性。

6、钢结构支撑框架包括横档、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所述横档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及所述第二立柱可拆卸连接。

7、可以理解的是,将钢结构支撑框架整体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如此,可将钢结构支撑框架中横档、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分别打包运输,然后再与外井道立柱装配连接,这样不仅便于运输及搬运,而且也便于现场的安装,具有降低成本的作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档上形成有第一横档连接板,所述第一立柱上形成有第一立柱连接板,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横档连接板贴合并可拆卸连接;

9、及,所述横档上还形成有第二横档连接板,所述第二立柱上形成有第二立柱连接板,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横档连接板贴合并可拆卸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档连接板相对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板部分弯折并形成有第一横档加强板;

11、及,所述第二横档连接板相对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板部分弯折并形成有第二横档加强板。

12、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横档连接板上弯折形成第一横档加强板,在第二横档连接板上弯折形成第二横档加强板,如此,可提高钢结构支撑框架的整体结构强度及稳定性。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铝合金外围井道框架包括多根外井道立柱,多根所述外井道立柱布置于所述第一立柱及所述第二立柱外侧,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或者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可拆卸连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根所述外井道立柱之间安装有封板,且所述封板能够与所述外井道立柱合围并包裹所述钢结构支撑框架。

15、可以理解的是,将封板设置为铝合金板,如此,可提高封板的结构强度,并提高电梯井道框架整体的外在美观度。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上安装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二立柱上安装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之间插装有遮羞板;

17、其中,所述遮羞板设置为铝合金板。

18、可以理解的是,将遮羞板设置为铝合金板,并插装的方式装配至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之间,如此,不仅能够提高遮羞板的结构强度,避免因遮羞板的晃动而对应用有电梯井道框架的平台梯的运行时造成影响,同时,也便于遮羞板在平台梯中的装配应用。

19、本申请还请求保护一种平台梯,包括副导轨、对重组件、主导轨、平台背包架、平台组件及上述所述的电梯井道框架,所述副导轨安装于所述钢结构支撑框架上并与所述对重组件滑动连接,所述主导轨安装于所述钢结构支撑框架上并与所述平台背包架滑动连接,所述平台组件安装于平台背包架上。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梯还包括安全触板开关及平台安全触板,所述安全触板开关安装于所述平台组件上并与所述平台安全触板抵接,且所述平台安全触板受压能够触发所述安全触板开关。

21、可以理解的是,在平台组件上安装安全触板开关,如此,可使平台梯在运行时需要紧急停梯时,可通过踏踩平台安全触板的方式来触发安全触板开关,利用安全触板开关来控制平台梯缓慢制停,并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本申请请求保护的电梯井道框架及平台梯,用可拆卸连接于铝合金外围井道框架的钢结构支撑框架来承载对重组件及平台背包架,如此,利用钢结构支撑框架的材质特性,这样可提高电梯井道框架的整体支撑强度,进而可提高应用有该电梯井道框架的平台梯运行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框架(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支撑框架(10)包括横档(11)、第一立柱(12)及第二立柱(13),所述横档(11)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12)与所述第二立柱(13)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12)及所述第二立柱(1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档(11)上形成有第一横档连接板(111),所述第一立柱(12)上形成有第一立柱连接板(121),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板(121)与所述第一横档连接板(111)贴合并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档连接板(111)相对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板(121)部分弯折并形成有第一横档加强板(11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外围井道框架(20)包括多根外井道立柱(21),多根所述外井道立柱(21)布置于所述第一立柱(12)及所述第二立柱(13)外侧,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12)或者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13)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根所述外井道立柱(21)之间安装有封板(40),且所述封板(40)能够与所述外井道立柱(21)合围并包裹所述钢结构支撑框架(1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2)上安装有第一安装架(51),所述第二立柱(13)上安装有第二安装架(52),所述第一安装架(51)与所述第二安装架(52)之间插装有遮羞板(50);

8.一种平台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副导轨(101)、对重组件(1011)、主导轨(102)、平台背包架(1021)、平台组件(2101)及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井道框架(100),所述副导轨(101)安装于所述钢结构支撑框架(10)上并与所述对重组件(1011)滑动连接,所述主导轨(102)安装于所述钢结构支撑框架(10)上并与所述平台背包架(1021)滑动连接,所述平台组件(2101)安装于平台背包架(102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台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梯还包括安全触板开关(103)及平台安全触板(104),所述安全触板开关(103)安装于所述平台组件(2101)上并与所述平台安全触板(104)抵接,且所述平台安全触板(104)受压能够触发所述安全触板开关(10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框架(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支撑框架(10)包括横档(11)、第一立柱(12)及第二立柱(13),所述横档(11)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12)与所述第二立柱(13)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12)及所述第二立柱(1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档(11)上形成有第一横档连接板(111),所述第一立柱(12)上形成有第一立柱连接板(121),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板(121)与所述第一横档连接板(111)贴合并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档连接板(111)相对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板(121)部分弯折并形成有第一横档加强板(11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外围井道框架(20)包括多根外井道立柱(21),多根所述外井道立柱(21)布置于所述第一立柱(12)及所述第二立柱(13)外侧,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12)或者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13)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白斌凯陈泽赵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西子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