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计算设备。
技术介绍
1、现有计算设备中,需在两个电路板上各压接一个连接器,通过利用一个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的接触针与另一个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的接触簧片接触,以实现将两个电路板上的连接器接触形成电连接。为保证接触针与接触簧片接触面积充分,接触针与接触簧片之间的接触距离存在富余,接触针与接触簧片之间存在未接触的部分,因此会造成信号链路残留部分(stub),从而造成链路长损耗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设备,该计算设备中的连接器不存在信号链路残留部分,解决了计算设备中电路板之间链路长损耗大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至少一个连接器,每一连接器均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每一连接器均包括壳体和多个连接端子,多个连接端子均嵌设于壳体,且彼此间隔设置,每一连接端子均包括第一端子部和与第一端子部电连接的第二端子部,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均相对壳体的外表面凸出,第一端子部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至少一个连接器,每一所述连接器均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每一所述连接器均包括壳体和多个连接端子,多个所述连接端子均嵌设于所述壳体,且彼此间隔设置,每一所述连接端子均包括第一端子部和与所述第一端子部电连接的第二端子部,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端子部均相对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凸出,所述第一端子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安装孔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至少一个连接器,每一所述连接器均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每一所述连接器均包括壳体和多个连接端子,多个所述连接端子均嵌设于所述壳体,且彼此间隔设置,每一所述连接端子均包括第一端子部和与所述第一端子部电连接的第二端子部,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端子部均相对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凸出,所述第一端子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安装孔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端子部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安装孔,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安装孔沿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端子部安装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安装孔,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安装孔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安装孔均为金属化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安装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定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安装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包括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电子器件,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的电子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背离所述第一定位件的表面,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第二电路板组件包括所述第二电路板和电子器件,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的电子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背离所述第二定位件的表面,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端子部的延伸方向不同。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敬津,但玉平,刘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