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443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5
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涉及工件铸造技术领域,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顶部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贯穿至底部的注料管,所述上模具的顶部位于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贯穿至底部的通孔,所述注料管的底部和四个通孔的底部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浇筑腔,所述浇筑腔的底部开设有内腔,本技术,将上模具上的多个通孔底部和注料管底部均开设环形槽,使得可以在浇筑时,浇筑腔内部的板件凝固成型后,在环形槽内部产生波纹状凝固,便于人们后续打磨,防止板件外表面产生凹陷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件铸造,具体是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1、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

2、但是目前在对中大型铸钢件采用消失模铸造法进行铸造时,需要在模具中进行铸造,在将泡沫模型置于内部时,由于熔融状态金属的高温会将泡沫模型碳化,而铸造后模具的内壁会产生污渍不及时清除会导致下一个铸造件的外表面凹凸不平,同时浇注口部位凝固后会出现波纹状,严重的还会产生凹陷,导致模型外表面不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顶部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贯穿至底部的注料管,所述上模具的顶部位于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贯穿至底部的通孔,所述注料管的底部和四个通孔的底部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浇筑腔,所述浇筑腔的底部开设有内腔。

5、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对接槽,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卡合在对接槽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上模具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吊环。

7、优选的,所述浇筑腔的内部底面设置有顶升板,所述顶升板的四侧外表面与浇筑腔的内壁相互贴合。

8、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内部底面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在顶升板的底部。

9、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底部位于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导向套,多个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板。

10、优选的,多个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均固定有导向杆,多个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均滑动贯穿至导向套的外侧,且固定在顶升板的底部。

11、(三)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中,在实际使用时,将上模具上的多个通孔底部和注料管底部均开设环形槽,使得可以在浇筑时,浇筑腔内部的板件凝固成型后,在环形槽内部产生波纹状凝固,便于人们后续打磨,防止板件外表面产生凹陷状。

13、2、本技术中,在模具成型后通过启动液压缸,使得可以带动顶升板向上顶升,从而方便人们将成型的模具取出,然后在顶升板向上方顶升时,通过顶升板的四侧内壁与浇筑腔的内壁相互贴合,从而可以将浇筑腔内壁产生的污渍刮除,并且在顶升板向上方活动时,通过活动板的外表面和导向套的内壁相互贴合,从而可以对导向杆进行导向,使得顶升板的顶升更加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2),所述上模具(2)的顶部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贯穿至底部的注料管(3),所述上模具(2)的顶部位于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贯穿至底部的通孔(5),所述注料管(3)的底部和四个通孔(5)的底部均开设有环形槽(7),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浇筑腔(12),所述浇筑腔(12)的底部开设有内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对接槽(6),所述上模具(2)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框(8),所述限位框(8)卡合在对接槽(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2)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吊环(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腔(12)的内部底面设置有顶升板(10),所述顶升板(10)的四侧外表面与浇筑腔(12)的内壁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11)的内部底面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液压缸(9),所述液压缸(9)的输出端固定在顶升板(10)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11)的底部位于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导向套(13),多个所述导向套(13)的内壁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活动板(15)的顶部均固定有导向杆(14),多个所述导向杆(14)的顶部均滑动贯穿至导向套(13)的外侧,且固定在顶升板(10)的底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2),所述上模具(2)的顶部位于中间部位固定有贯穿至底部的注料管(3),所述上模具(2)的顶部位于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贯穿至底部的通孔(5),所述注料管(3)的底部和四个通孔(5)的底部均开设有环形槽(7),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浇筑腔(12),所述浇筑腔(12)的底部开设有内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对接槽(6),所述上模具(2)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框(8),所述限位框(8)卡合在对接槽(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大型铸钢件消失模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2)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吊环(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强王任飞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顺华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