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注液装置及电芯生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407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注液装置及电芯生产系统,本技术的电芯注液装置包括杯体,注液腔,注液管路以及排气排液管路;杯体用于储存电解液;注液腔用于容置待注液电芯;注液管路连接在杯体和待注液电芯注液口之间,且注液管路包括与杯体相连的第一注液管路,以及与注液口相连的第二注液管路,第一注液管路和第二注液管路均与排气排液管路相连通,注液管路和排气排液管路之间设有控制阀;在负压注液时,控制阀用于导通第一注液管路和第二注液管路,在正压注液时,控制阀用于导通第二注液管路和排气排液管路。本技术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可在注液过程,能够利于电芯内部气体的顺利排出,同时也可使得注液口处冒出的电解液顺利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生产,特别涉及一种电芯注液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该电芯注液装置的电芯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锂离子电池按尺寸类型的不同分为圆柱、方壳、刀片、软包电芯等,其中,尤其是圆柱/方壳电芯几乎都涉及到一次注液冒液问题,气泡产生地同时带出电解液,导致电解液污染盖板,存在微短路,边电压不良,以及安全风险。

2、现有电解液注液过程中,通常采用正负压交替方式进行注液,在负压条件下注液,不仅有利于电芯内部气体的排出,还能够减少气体对电解液注入的阻力,有助于电解液对极片的浸润。然而在正压条件下注液,注液的过程中电芯内部产生的气体或气泡不能及时排出。而且,固-气-液三相界面存在的气相阻力增大,电解液与极片没有直接接触,从而影响浸润能力,导致失液。因此,设计一种电芯注液装置,以在正压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排出电芯内部气体或气泡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芯注液装置,以在注液过程中能够排出电芯内部气体,同时也能够排出注液口处冒出的电解液。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电芯注液装置,包括杯体,注液腔,注液管路以及排气排液管路;

4、所述杯体用于储存电解液;

5、所述注液腔用于容置待注液电芯;

6、所述注液管路连接在所述杯体和所述待注液电芯注液口之间,且所述注液管路包括与所述杯体相连的第一注液管路,以及与所述注液口相连的第二注液管路,所述第一注液管路和所述第二注液管路均可与所述排气排液管路相连通,所述注液管路和所述排气排液管路之间设有控制阀;

7、在负压注液时,所述控制阀用于导通第一注液管路和所述第二注液管路,在正压注液时,所述控制阀用于导通第二注液管路和所述排气排液管路。

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与所述第一注液管路和所述第二注液管路及所述排气排液管路均相连。

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设于所述第一注液管路或所述第二注液管路上,所述第一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注液管路和所述第二注液管路的通断;所述第二截止阀设于所述排气排液管路上,所述第二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注液管路和所述排气排液管路的通断。

10、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排液管路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排气排液管路内气体流速的检测元件。

11、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元件为孔板流量计。

12、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排液管路上设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设于所述检测元件的下游。

13、进一步的,所述注液腔内设有并排布置的多个所述待注液电芯;所述杯体为多个,各所述杯体与各所述待注液电芯一一对应设置,且各所述杯体与所述待注液电芯注液口之间均设有所述注液管路;各所述待注液电芯的所述排气排液管路串接相连。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5、本技术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通过设置的排气排液管路和控制阀,可在负压注液时,控制阀导通第一注液管路和第二注液管路,通过第一注液管路和第二注液管路向待注液电芯进行注液,在正压注液时,控制阀导通第二注液管路和排气排液管路,使得待注液电芯在注液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二注液管路和排气排液管路及时排出,同时也能够使得注液口处冒出的电解液及时排出,从而可有效避免电芯因产气出现浸润不良导致的失液情况,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及成本低的特点。

16、此外,控制阀采用三通阀,具有结构简单,且也便于操作三通阀使得第二注液管路与第一注液管路导通,以及第二注液管路与排气排液管路导通。控制阀采用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通过操纵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的启闭,也能够实现第二注液管路与第一注液管路的导通,以及第二注液管路与排气排液管路的导通。

17、另外,设置的检测元件,有利于检测排气排液管路内气体的流速。检测元件为孔板流量计,具有结构成熟,便于安装操作的特点。设置的气液分离器,利于排出的气体和排出的液体进行分离,利于电解液的回收及利用。在注液腔内设置并排布置的多个待注液电芯,以及设置的多个杯体,并使得各杯体与各待注液电芯一一对应,各杯体和各注液口之间均设有注液管路,同时,各待注液电芯的排气排液管路串接相连,有利于提高注液效率及注液质量。

18、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芯生产系统,所述电芯生产系统中设有上述的电芯注液装置。

19、本技术的电芯生产系统与如上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8.一种电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风芮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