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梁结构及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367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4
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纵梁结构,包括外板、内板和加强板,通过外板、内板和加强板三个部件的设置,外板套设在内板的一侧,与内板围合形成第一腔体;加强板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分别与内板和外板抵接,从而提高纵梁的刚性,并通过加强板对第一腔体进行分割,形成多个腔体,多个腔体的设计提高了纵梁的抗弯性能,避免在碰撞时发生折断的情况,从而保证三电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特别涉及一种纵梁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混动或纯电越野车的研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新能源越野车的车架开发,是研发的重点方向,新能源越野车车架因为需要搭载三电系统,所以车架布置空间和受载形式比传统燃油车严苛,导致现有的燃油车车架难以适用于新能源汽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纵梁结构及车架,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2、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纵梁结构,包括:外板、内板和加强板;所述外板套设在所述内板的一侧,与所述内板围合形成第一腔体;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加强板的一侧抵接在所述内板的第一方向,所述加强板另一侧抵接在所述外板的第二方向;所述加强板用于对所述第一腔体进行分割;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不同。

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板包括外上侧板、外下侧板和外竖板,所述外上侧板连接在所述外竖板的一侧,所述外下侧板连接在所述外竖板的另一侧;所述内板包括内上侧板、内下侧板和内竖板,所述内上侧板连接在所述内竖板的一侧,所述内下侧板连接在所述内竖板的另一侧;所述外上侧板与所述内上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外下侧板与所述内下侧板固定连接。

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部、第二加强部和第三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加强部连接,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第三加强部连接;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外竖板、内竖板、外上侧板和内上侧板围合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外竖板围合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三加强部与所述外竖板、内竖板、外下侧板和内下侧板围合形成第四腔体;所述第一加强部、第二加强部、第三加强部与內竖板围合形成第五腔体。

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部的横截面呈“l”形。

6、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部的横截面呈“几”型。

7、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加强部的横截面呈反“l”形。

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內竖板背向所述外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供电池包连接。

9、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部和/或第二抵接部上形成有若干减重孔。

1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均通过焊接连接。

11、本技术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车架,所述车架至少包括纵梁,所述纵梁至少包括任意一项所述的纵梁结构。

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纵梁结构,包括外板、内板和加强板,通过外板、内板和加强板三个部件的设置,所述外板套设在所述内板的一侧,与所述内板围合形成第一腔体;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且分别与所述内板和外板抵接,从而提高纵梁的刚性,并通过所述加强板对所述第一腔体进行分割,形成多个腔体,多个腔体的设计提高了纵梁的抗弯性能,避免在碰撞时发生折断的情况,从而保证三电系统的安全性。

13、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1)、内板(2)和加强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包括外上侧板(11)、外下侧板(12)和外竖板(13),所述外上侧板(11)连接在所述外竖板(13)的一侧,所述外下侧板(12)连接在所述外竖板(13)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包括第一加强部(31)、第二加强部(32)和第三加强部(33);所述第一加强部(31)与所述第二加强部(32)连接,所述第二加强部(32)与所述第三加强部(3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31)的横截面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32)的横截面呈“几”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部(33)的横截面呈反“L”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竖板背向所述外板(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用于供电池包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31)和/或第二抵接部上形成有若干减重孔(34)。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与所述外板(1)和所述内板(2)均通过焊接连接。

10.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至少包括纵梁,所述纵梁至少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纵梁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1)、内板(2)和加强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包括外上侧板(11)、外下侧板(12)和外竖板(13),所述外上侧板(11)连接在所述外竖板(13)的一侧,所述外下侧板(12)连接在所述外竖板(13)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包括第一加强部(31)、第二加强部(32)和第三加强部(33);所述第一加强部(31)与所述第二加强部(32)连接,所述第二加强部(32)与所述第三加强部(3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31)的横截面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邓容容蒋智强杨劲飞王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