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电池包及电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35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4
一种电芯、电池包及电能设备,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其中该电芯包括包括电芯外壳及设于电芯外壳中的极芯,电芯外壳包括壳体层和绝缘层;壳体层包括绝缘区域和非绝缘区域,绝缘层覆于绝缘区域外表面,非绝缘区域用于与外部元件电连接;电芯外壳还包括设置于非绝缘区域外围的粘接层,粘接层设置于壳体层与绝缘层之间且覆盖于非绝缘区域外围,粘接层对应非绝缘区域处切割开设有开口以使非绝缘区域自开口外露。该电芯既能够提高检测引线的焊接良率,又能够保证电芯绝缘层的绝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具体涉及一种电芯、电池包及电能设备


技术介绍

1、如今,电池在各种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电池使用的安全性,通常在单体电芯的壳体表面会设置绝缘膜层,现有的绝缘膜层往往是通过喷涂设置的。但为了确定电芯的工作状态或安全状态,电芯的壳体表面某些区域还需要通过金属引线与检测元件键合焊接,以使检测元件能够准确检测到电芯壳体的电压或电流等信号。由于键合焊是精度要求极高的焊接方式,若键合焊区域受到绝缘材料污染,则极易导致焊接失败。为了尽量避免键合焊区域上受到喷涂污染,现有的方式通常是在电芯壳体表面喷涂绝缘材料的时候直接避开键合焊区域。然而,若要尽量减小焊接区域被污染的风险,就需要避开键合焊区域外围较大的一片区域,这就会降低电芯的绝缘性,并且仍然无法完全避免键合焊区域受到污染;而若避开的区域较小,就会导致键合焊区域被污染,从而降低了电芯制造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电池包及电能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的绝缘性和与引线焊接的良率无法兼容的技术问题。p>

2、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外壳(11)及设于所述电芯外壳(11)中的极芯(12),所述电芯外壳(11)包括壳体层(111)和绝缘层(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绝缘区域(1112)包括焊接区域(11121)和围合所述焊接区域(11121)外周的过渡区域(11122),所述焊接区域(11121)用于与外部元件电连接,所述开口(1132)的切割痕迹在所述壳体层(111)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过渡区域(111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痕迹由激光切割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外壳(11)及设于所述电芯外壳(11)中的极芯(12),所述电芯外壳(11)包括壳体层(111)和绝缘层(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绝缘区域(1112)包括焊接区域(11121)和围合所述焊接区域(11121)外周的过渡区域(11122),所述焊接区域(11121)用于与外部元件电连接,所述开口(1132)的切割痕迹在所述壳体层(111)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过渡区域(111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痕迹由激光切割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132)的边缘至少部分为熔结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方形电芯,所述壳体层(111)包括围合形成长方体形状的空腔的外壳主体(1113)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1113)端部的盖板(1114),所述外壳主体(1113)与所述盖板(1114)连接以使所述空腔为密闭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非绝缘区域(1112)的所述小面(11132)上还包括焊接区,所述焊接区包括相互搭接的第一焊接部(11151)和第二焊接部(11152),所述第一焊接部(11151)与所述第二焊接部(11152)焊接以使所述空腔为密闭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113)由金属片材(1115)一体弯折后焊接形成,所述金属片材(1115)的相对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丽娜林学业苏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