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装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17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9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物流装车行业传统的人工装车作业中存在的装车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伤风险高,人员招聘难等难题,提供一种自动装车机,它包括行走升降机构、输送机和轨道,输送机包括依次对接的传送输送机、过渡输送机、整平输送机、投料输送机,传送输送机、整平输送机、投料输送机均水平设置,过渡输送机倾斜设置,对接连接传送输送机和整平输送机,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装车机使投料位置准确,通过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行走,升降,投送等一系列动作,使输送机和投料抓斗进入集装箱或车厢内部,实现物料包的传送,整平,准确投送到运输车厢的指定位置的全自动装车,达到提高装车效率,替代人工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流装车领域,特别涉及物料袋装车中采用自动装车机实现自动化装车的设备及采用此方案装车机的装车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物流行业装车仍采用传统的人工装车形式,装车效率低,由于人工装车劳动强度大且需要一定的专业技巧,装车工招聘呈现越来越困难的趋势,装车工工资连年成倍增长,装车成本大幅攀升;而且人工装车工伤风险很高,特别是集装箱类的厢式货车内有限空间装车作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要求更高,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少之又少,更加大了装车成本,物流企业不堪重负。

2、如能实现自动化装车不仅可以提高装车效率,降低装车人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伤风险,而且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装车成本,自动装车机的问世已成为物流装车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物流装车行业传统的人工装车作业中存在的装车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伤风险高,人员招聘难等难题,特别是集装箱装车,有限空间,对装车工人的体力,技巧提出更高要求,装车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苦不堪言的行业现状。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装车机,通过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行走,升降,投送等一系列动作,使输送机和投料抓斗进入集装箱或车厢内部,实现物料包的传送,整平,准确投送到运输车厢的指定位置的全自动装车。达到提高装车效率,替代人工的目的。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自动装车机,包括行走升降机构、输送机和轨道,所述输送机包括依次对接的传送输送机、过渡输送机、整平输送机、投料输送机,所述传送输送机、整平输送机、投料输送机均水平设置,所述过渡输送机倾斜设置,对接连接传送输送机和整平输送机,所述投料输送机的进料端与整平输送机的出料端对接,所述行走升降机构包括底部框架、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间通过连接支杆活动连接,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底部框架,通过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使底部框架竖直升降,所述传送输送机由所述顶部框架支撑,所述整平输送机和投料输送机增由底部框架支撑和固定,当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底部框架竖直升降时,整平输送机和投料输送机被同步升降,所述行走升降机构沿轨道前行后退时整平输送机和投料输送机同步前行或后退;

4、所述的连接支杆包括两交叉设置的分支杆,两分支杆通过转轴三转动连接,在行走升降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支杆连接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的对应侧,两分支杆中其中一分支杆的一端与底部框架铰接连接,另一支杆的一端与顶部框架铰接连接,两分支杆的另一端与顶部框架或底部框架滑动连接,当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提升底部框架时,通过改变两分支杆的角度改变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间的距离;

5、所述的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为提升机,包括提升动力装置、卷轴、钢丝绳,所述提升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卷轴同轴连接,卷轴设置在顶部框架的两侧横梁间,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卷绕在卷轴上,另一端绕过底部框架上设置的滑轮后与顶部框架固定连接;

6、所述的投料输送机为多段伸缩输送机;

7、所述的连接支杆的两分支杆以转轴三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8、至少包括两个钢丝绳,两个钢丝绳等高设置;

9、所述整平输送机整体位于底部框架上,所述投料输送机的至少进料端位于底部框架上;

10、所述的分支杆以转轴三为中心点对称设置。

11、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由于整平输送机和投料输送机均由底部框架固定并支撑,由提升机提升底部框架竖直升降,因此,投料输送机和抓斗可以在原位升降,使投料输送机和抓斗保持水平,使投料位置准确。

12、采用本技术结构的自动装车机,由于采用两分支杆交叉设置,两分支杆能以转轴三为转轴摆动,在此过程中,转轴三的位置仅有竖直方向的改变,在水平方向上没有改变,因此,升降位置可以保持不变,使投料位置保持精准。

13、采用本技术结构的自动装车机,当投料输送机为可伸缩式的结构时,由于整平输送机和投料输送机是被竖直升降的,因此,可以保证投料输送机伸缩的位置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升降机构、输送机和轨道,所述输送机包括依次对接的传送输送机、过渡输送机、整平输送机、投料输送机,所述传送输送机、整平输送机、投料输送机均水平设置,所述过渡输送机倾斜设置,对接连接传送输送机和整平输送机,所述投料输送机的进料端与整平输送机的出料端对接,所述行走升降机构包括底部框架、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间通过连接支杆活动连接,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底部框架,通过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使底部框架竖直升降,所述传送输送机由所述顶部框架支撑,所述整平输送机和投料输送机增由底部框架支撑和固定,当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底部框架竖直升降时,整平输送机和投料输送机被同步升降,所述行走升降机构沿轨道前行后退时整平输送机和投料输送机同步前行或后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支杆包括两交叉设置的分支杆,两分支杆通过转轴三转动连接,在行走升降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支杆连接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的对应侧,两分支杆中其中一分支杆的一端与底部框架铰接连接,另一支杆的一端与顶部框架铰接连接,两分支杆的另一端与顶部框架或底部框架滑动连接,当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提升底部框架时,通过改变两分支杆的角度改变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为提升机,包括提升动力装置、卷轴、钢丝绳,所述提升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卷轴同轴连接,卷轴设置在顶部框架的两侧横梁间,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卷绕在卷轴上,另一端绕过底部框架上设置的滑轮后与顶部框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料输送机为多段伸缩输送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支杆的两分支杆以转轴三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个钢丝绳,两个钢丝绳等高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平输送机整体位于底部框架上,所述投料输送机的至少进料端位于底部框架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支杆以转轴三为中心点对称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升降机构、输送机和轨道,所述输送机包括依次对接的传送输送机、过渡输送机、整平输送机、投料输送机,所述传送输送机、整平输送机、投料输送机均水平设置,所述过渡输送机倾斜设置,对接连接传送输送机和整平输送机,所述投料输送机的进料端与整平输送机的出料端对接,所述行走升降机构包括底部框架、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间通过连接支杆活动连接,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底部框架,通过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使底部框架竖直升降,所述传送输送机由所述顶部框架支撑,所述整平输送机和投料输送机增由底部框架支撑和固定,当底部框架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底部框架竖直升降时,整平输送机和投料输送机被同步升降,所述行走升降机构沿轨道前行后退时整平输送机和投料输送机同步前行或后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支杆包括两交叉设置的分支杆,两分支杆通过转轴三转动连接,在行走升降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支杆连接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的对应侧,两分支杆中其中一分支杆的一端与底部框架铰接连接,另一支杆的一端与顶部框架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嘉日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