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16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偏光层、基板和石墨烯层,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偏光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与所述显示区对应,所述偏光层在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设置有硬膜层;所述基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所述石墨烯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基板之间。本公开的显示模组能够在减薄减重的情况下,不仅提升显示模组整体刚性和抗冲击性,而且能够提升基材表面的热交换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显示设备的发展,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oled)因其具有广视角、高色域、低功耗、高频率的刷新率和分辨率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显示器行业的主流,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类显示产品中,例如笔电类产品。为了使得显示产品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何使得柔性oled面板更为轻薄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在减薄减重的情况下,不仅提升显示模组整体刚性和抗冲击性,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散热效果。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3、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

4、偏光层,所述偏光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与所述显示区对应,所述偏光层在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设置有硬膜层;

5、基板,所述基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

6、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基板之间。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且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层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石墨烯层的第三表面、第四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表面为所述石墨烯层靠近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为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且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贯穿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贯穿方向相同。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形状相同或不同。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呈矩阵排布。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相邻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mm~5mm,所述石墨烯层上相邻两个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mm~5mm。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在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板面平行的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的形状为圆形或菱形,所述第二通孔在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板面平行的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的形状为圆形或菱形。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板面平行的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的形状为圆形时,所述圆形的直径为2mm;当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板面平行的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的形状为菱形时,所述菱形的最大对角线长度为4mm。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绑定区,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16、柔性板,所述柔性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绑定区对应;

17、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柔性板另一端通过所述柔性板的弯折延伸至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板包括柔性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绑定区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柔性段用于实现所述柔性板的弯折,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段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厚度,所述柔性段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厚度。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板还包括:

21、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设置于所述绑定区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膜层的厚度范围为19um~30um。

2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

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偏光层、基板和石墨烯层,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偏光层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与显示区对应,偏光层在远离显示区的一侧设置有硬膜层,基板位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石墨烯层设置于显示面板与基板之间。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由于在偏光层远离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一侧设置有硬膜层,能够在对显示模组减薄减重的情况下,增强显示模组表面区域的刚性,以及在显示面板的背光侧设置有基板,实现对显示面板背部的保护和支撑,从而提高了显示模组整体的刚度,使得对外界磕碰或敲打的抗冲击性更强,并且在显示面板与基板之间设置有石墨烯层,能够提升基材表面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基材表面及其内部温度,提升了散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且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石墨烯层的第三表面、第四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表面为所述石墨烯层靠近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为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且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贯穿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贯穿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形状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呈矩阵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相邻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mm~5mm,所述石墨烯层上相邻两个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mm~5mm。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在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板面平行的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的形状为圆形或菱形,所述第二通孔在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板面平行的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的形状为圆形或菱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板面平行的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的形状为圆形时,所述圆形的直径为2mm;当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板面平行的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的形状为菱形时,所述菱形的最大对角线长度为4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绑定区,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板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膜层的厚度范围为19um~30um。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且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石墨烯层的第三表面、第四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表面为所述石墨烯层靠近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为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且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贯穿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贯穿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形状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呈矩阵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相邻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mm~5mm,所述石墨烯层上相邻两个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mm~5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宇王志会罗璇熊韧伍峰平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