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5144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海藻酸钠原料依次进行动态吸附、液相分离、超声层析、离子置换、化学降解、沉淀过滤、分子透析、干燥成型,得到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原有的食品级海藻酸钠原料基础上,去除其含有的杂蛋白、无机盐以及内毒素等杂质,得到一种高纯度的无内毒素海藻酸钠材料,可以应用在医用材料、组织工程领域,开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该制备方法以过程控制为主,成本较低、产品性能可控,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望带来海藻酸钠在医药领域的新突破和新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中医用材料及原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海藻酸钠作为一种从海藻中提取出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很高的亲水性能和成胶性能,是制备医用敷料的理想材料。我国海藻酸钠产业产能高、市场占有率大,但产品纯度低,高纯度产品仍依赖进口。随着海洋来源生物医用材料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及产业化发展,高纯度材料的市场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2、用于体内植入环境的海藻酸钠材料,如介入治疗栓塞剂、组织隔离材料、深层皮肤修复、细胞移植载体等,材料自身的物化性质就必须要满足ⅲ类医疗器械标准的要求。由于海藻酸钠是提取自海洋生物的材料,本身残留的蛋白、无机盐以及内毒素等杂质很多,严重影响其生物相容性、制约其在临床的应用。在不改变多糖材料物化性能的前提下进行高度纯化技术的开发以及在材料纯化工艺放大过程中有效去除蛋白及内毒素,保证产品达标,都是开发海藻酸钠医用材料所面临的棘手难题。

3、作为原料的海藻酸钠内含有多种杂质,而且具有很高的黏度,所以在纯化方面难度很大,目前没有相关的工艺可以使用。此外,超纯度海藻酸钠制备需要无菌环境,而由于其自身特性,普通的高压、辐照等方式均不能使用,只能进行过程控制,所以耗时很长。

4、超纯度海藻酸钠具有三个突出的特性:一是生物安全性高,且在人体内没有降解酶,理论消融时间很长;二是容易控制,按照其分子量大小可以方便地控制其存在时长;三是遇到钙离子会形成凝胶的特性,应用前景广泛。

5、作为一种天然生物材料,不同来源(种属、地域等)、不同工艺制备的海藻酸其相对分子质量、m/g比例等并不相同,杂质(蛋白、核酸、细菌、热原等)、残留物也不尽相同。相应地,其力学性能和生物学功能也有很大差异。目前,尚无医用级原料生产平台,缺乏系统的原料来源可追溯性控制和工艺控制,产品质量不高、批次间差异大,难以满足临床研究和应用的需求。

6、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海藻酸钠原料依次进行动态吸附、液相分离、超声层析、离子置换、化学降解、沉淀过滤、分子透析、干燥成型,得到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在原有的食品级海藻酸钠原料基础上,去除其含有的杂蛋白、无机盐以及内毒素等杂质,得到一种高纯度的无内毒素海藻酸钠材料。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对海藻酸钠原料依次进行动态吸附、液相分离、超声层析、离子置换、化学降解、沉淀过滤、分子透析、干燥成型,得到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

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制备方法在原有的食品级海藻酸钠原料基础上,去除其含有的杂蛋白、无机盐以及内毒素等杂质,得到一种高纯度的无内毒素海藻酸钠材料,纯化后的海藻酸钠,内素素含量明显下降,几乎为0,其灰分、蛋白质含量也都有所下降,黏度有所提升,对海藻酸钠的纯化有着明显的提升,产品安全性更高。因此,纯化后得到海藻酸钠的可以应用在医用材料、组织工程领域,开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以过程控制为主,成本较低、产品性能可控,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望带来海藻酸钠在医药领域的新突破和新应用。

6、优选地,所述动态吸附的具体步骤为:

7、将吸附材料置于海藻酸钠胶液中,进行震荡浸泡后,得到吸附海藻酸钠原料的吸附材料。

8、优选地,所述吸附材料选自活性炭、阳离子聚合物或聚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活性炭和阳离子聚合物的组合。

9、优选地,所述阳离子聚合物选自聚二甲亚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0、优选地,所述海藻酸钠原料为食品级海藻酸钠原料。

11、优选地,所述海藻酸钠胶液为1~5wt%(例如可以是1wt%、1.5wt%、2wt%、2.5wt%、3wt%、3.5wt%、4wt%、4.5wt%、5wt%等)的海藻酸钠水溶液。

12、优选地,所述吸附材料的添加量为所述海藻酸钠胶液质量的2~5wt%,例如可以是2wt%、2.5wt%、3wt%、3.5wt%、4wt%、4.5wt%、5wt%等。

13、优选地,所述震荡浸泡的温度为35~40℃,例如可以是35℃、36℃、37℃、38℃、39℃、40℃等,震荡浸泡的时间为12~24h,例如可以是12h、14h、16h、18h、20h、22h、24h等,震荡浸泡的频率为50~150rpm,例如可以是50rpm、60rpm、70rpm、80rpm、90rpm、100rpm、110rpm、120rpm、130rpm、140rpm、150rpm等。

14、优选地,所述液相分离的具体步骤为:

15、先采用表面活性剂溶液对已吸附海藻酸钠原料的吸附材料进行洗脱,得到洗脱液;再将洗脱液和萃取剂混合,进行萃取,收集含有海藻酸钠的水相。(用液相分离的方法萃取胶液中的内毒素)

16、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或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7、优选地,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triton x-114和/或吐温80。

18、优选地,所述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去氧胆酸钠和/或edta。

19、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为1~10wt%(例如可以是1wt%、2wt%、3wt%、4wt%、5wt%、6wt%、7wt%、8wt%、9wt%、10wt%等)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

20、优选地,所述洗脱的流速为1~10ml/s,例如可以是1ml/s、2ml/s、3ml/s、4ml/s、5ml/s、6ml/s、7ml/s、8ml/s、9ml/s、10ml/s等,洗脱的时间为1~10h,例如可以是1h、2h、3h、4h、5h、6h、7h、8h、9h、10h等。

21、优选地,所述萃取剂为正丁醇。

22、优选地,所述洗脱液和萃取剂的体积比为1:(1~5),例如可以是1:1、1:1.5、1:2、1:2.5、1:3、1:3.5、1:4、1:4.5、1:5等。

23、优选地,所述超声层析的具体步骤为:

24、将含有海藻酸钠的水相和高浓度盐溶液混合,进行超声处理后,进行第一次过滤,收集含有海藻酸钠的滤液。

25、其中,所述超声层析是利用海藻酸钠材料中的杂蛋白,其本身带有疏水性的载体与高盐浓度结合。通过超声洗脱,将疏水性不同的部分逐个地先后被洗脱而纯化。

26、优选地,所述高浓度盐溶液为5~20wt%(例如可以是5wt%、6wt%、7wt%、8wt%、9wt%、10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20w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吸附的具体步骤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分离的具体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层析的具体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置换的具体步骤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降解的具体步骤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过滤的具体步骤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透析的具体步骤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成型的具体步骤为: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成型后还包括研磨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吸附的具体步骤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分离的具体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层析的具体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无内毒素的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置换的具体步骤为: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山李八方代元坤王园园刘楚怡杜芬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