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台与桩头的防水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10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9
一种承台与桩头的防水连接结构,包括桩头和承台;承台底部设有夯土层、混凝土垫层、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和第一防水卷材层;桩头顶部开有第一凹槽;桩头超出混凝土垫层的部位侧壁上间隔设有第二凹槽;混凝土垫层顶部设有条形槽;桩头高出混凝土垫层部位的表面设置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的下部延伸铺至混凝土垫层的顶端表面上;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的端部与桩头侧壁上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连接;头的顶部覆盖有第二防水卷材层;第一防水卷材层与第二防水卷材层靠近桩头一侧的接缝处密封有密封膏。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承台与桩头的连接部位容易渗漏,从而导致地下水容易从交界处的缝隙往上渗漏影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特别涉及一种承台与桩头的防水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在施工中,基桩与承台的连接方式通常是将桩顶嵌入承台50mm~100mm,再将锚筋插入承台一定深度,这是一种偏刚性的连接方式。在这种连接结构中,承台与桩头混凝土由于不是同时施工,会因受力情况或养护不足会产生裂缝或裂纹,从而导致地下水容易从交界处的缝隙往上渗漏,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也给地下室正常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台与桩头的防水连接结构,要解决传统的承台与桩头的连接部位容易渗漏,从而导致地下水容易从交界处的缝隙往上渗漏影响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承台与桩头的防水连接结构,包括有桩头和承台;所述承台的底部设置有嵌槽;所述桩头的上端嵌在嵌槽中,且桩头中的竖向钢筋伸入承台中;所述承台的底部、位于桩头的周围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夯土层、混凝土垫层、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和第一防水卷材层;所述桩头的顶部、对应竖向钢筋的根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桩头超出混凝土垫层的部位侧壁上间隔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混凝土垫层的顶部、围绕桩头间隔设置有条形槽;所述桩头高出混凝土垫层部位的表面设置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的下部延伸铺至混凝土垫层的顶端表面上;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的端部与桩头侧壁上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连接;所述桩头的顶部覆盖有第二防水卷材层,且第二防水卷材层的下端延伸至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顶部、与第一防水卷材层搭接;在第一防水卷材层与第二防水卷材层靠近桩头一侧的接缝处密封有密封膏;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和第二防水卷材层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所述承台浇筑在混凝土保护层的顶部。

4、优选的,所述条形槽的长度不小于300mm;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与卷材层的搭接长度与条形槽的长度相适应,为不小于300mm。

5、优选的,所述竖向钢筋在防水卷材上方的位置向外弯折,形成折段;所述折段锚固在承台中;所述遇水膨胀止水环套在竖向钢筋上、对应第二防水卷材层的顶面位置处。

6、优选的,所述承台在对应桩头的位置处设置有加厚层;所述加厚层呈梯形,嵌槽设置在加厚层的底部;在加厚层的两侧折角处设置有附加防水层;所述附加防水层设置在第一防水卷材层的底部。

7、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长×宽为10mm×10mm;第二凹槽的尺寸长×宽为25mm×25mm。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9、1、本技术的承台与桩头的防水连接结构采用特殊的设计和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地阻止水的渗透,该结构形成一个坚固的连接,使得水无法通过连接部位进入基础内部,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0、2、本技术在钢筋折段的根部、位于第二防水卷材层的顶面位置处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环,遇水后能吸水膨胀,靠自身膨胀挤密在钢筋的根部,可完全起到防止水从钢筋根部渗入用,以此可以提高钢筋与防水层接缝处的防水性能。

11、3、本技术的防水连接结构在头上、对应钢筋位置处设置凹槽,并且在桩头的外表面覆盖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的下部延伸铺至混凝土垫层的顶端表面上,覆盖在垫层与桩头的接缝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具有早期抗渗性和独特的自我修复能力,同时具备多次抗渗、长久的防水作用和良好的耐酸、碱侵蚀性、耐老化特性,有效的避免的水分从接缝处渗入;桩头上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与防水卷材层两层防水层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防止水的渗透,减少基础工程的损坏和维修费用,提高基础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台与桩头的防水连接结构,包括有桩头(1)和承台(2);所述承台(2)的底部设置有嵌槽(3);所述桩头(1)的上端嵌在嵌槽(3)中,且桩头(1)中的竖向钢筋(4)伸入承台(2)中;所述承台(2)的底部、位于桩头(1)的周围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夯土层(5)、混凝土垫层(6)、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7)和第一防水卷材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头(1)的顶部、对应竖向钢筋(4)的根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9);所述桩头(1)超出混凝土垫层(6)的部位侧壁上间隔设置有第二凹槽(10);所述混凝土垫层(6)的顶部、围绕桩头(1)间隔设置有条形槽(11);所述桩头(1)高出混凝土垫层(6)部位的表面设置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12);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12)的下部延伸铺至混凝土垫层(6)的顶端表面上;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7)的端部与桩头(1)侧壁上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12)连接;所述桩头(1)的顶部覆盖有第二防水卷材层(13),且第二防水卷材层(13)的下端延伸至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7)的顶部、与第一防水卷材层(8)搭接;在第一防水卷材层(8)与第二防水卷材层(13)靠近桩头(1)一侧的接缝处密封有密封膏(14);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8)和第二防水卷材层(13)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15);所述承台(2)浇筑在混凝土保护层(15)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台与桩头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11)的长度不小于300mm;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7)与第二防水卷材层(13)的搭接长度与条形槽(11)的长度相适应,为不小于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台与桩头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钢筋(4)在第二防水卷材层(13)上方的位置向外弯折,形成折段(4.1);所述折段(4.1)锚固在承台(2)中;在竖向钢筋(4)上、对应第二防水卷材层(13)的顶面位置处套有遇水膨胀止水环(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台与桩头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2)在对应桩头(1)的位置处设置有加厚层(17);所述加厚层(17)呈梯形,嵌槽(3)设置在加厚层(17)的底部;在加厚层(17)的两侧折角处设置有附加防水层(18);所述附加防水层(18)设置在第一防水卷材层(8)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台与桩头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9)的尺寸长×宽为10mm×10mm;第二凹槽(10)的尺寸长×宽为25mm×25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台与桩头的防水连接结构,包括有桩头(1)和承台(2);所述承台(2)的底部设置有嵌槽(3);所述桩头(1)的上端嵌在嵌槽(3)中,且桩头(1)中的竖向钢筋(4)伸入承台(2)中;所述承台(2)的底部、位于桩头(1)的周围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夯土层(5)、混凝土垫层(6)、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7)和第一防水卷材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头(1)的顶部、对应竖向钢筋(4)的根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凹槽(9);所述桩头(1)超出混凝土垫层(6)的部位侧壁上间隔设置有第二凹槽(10);所述混凝土垫层(6)的顶部、围绕桩头(1)间隔设置有条形槽(11);所述桩头(1)高出混凝土垫层(6)部位的表面设置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12);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12)的下部延伸铺至混凝土垫层(6)的顶端表面上;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7)的端部与桩头(1)侧壁上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12)连接;所述桩头(1)的顶部覆盖有第二防水卷材层(13),且第二防水卷材层(13)的下端延伸至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7)的顶部、与第一防水卷材层(8)搭接;在第一防水卷材层(8)与第二防水卷材层(13)靠近桩头(1)一侧的接缝处密封有密封膏(14);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8)和第二防水卷材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生雄周龙杰吴再龙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新城控股集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