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能器件组立机构的上料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80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储能器件组立机构的上料机械手,其包括固定板、驱动电机、旋转臂、联动轴、第一滑块、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二滑块和夹持组件,所述固定板开设有U型通孔,所述U型通孔的圆心处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通孔处,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伸出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臂固定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臂上开设有跑道型通孔;所述联动轴穿过所述U型通孔和所述跑道型通孔;所述第一滑块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滑槽套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滑槽固定于所述第一滑槽上;所述第二滑块固定于所述联动轴的一端且套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上,所述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能器件生产,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储能器件组立机构的上料机械手


技术介绍

1、储能器件指的是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具有正极、负极之分。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2、储能器件在组立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上料机械手,上料机械手夹持材料后向上移动以与其他材料保持一定距离从而避免与其他材料或设备干涉,当上料机械手上移到安全位置后再平移到目标位置的上方,到达目标位置上方后再向下移动并松开材料,从而完成上料动作。传统的上料机械手通常是设计两套电机,一部电机是实现向上向下的竖直移动,另一部电机是实现向前向后的水平移动,这种结构非常适合或大件材料或较长距离的材料转移,但是这种结构需要使用到两个电机驱动,产品结构也较为复杂,操作较为不稳定,场地空间占用较大,容易导致上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储能器件组立机构的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器件组立机构的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轴上套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位置与所述U型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轴承的位置与所述跑道型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器件组立机构的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一端的夹持电机,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夹持电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器件组立机构的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为横向滑块,所述第一滑槽为横向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为纵向滑块,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储能器件组立机构的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器件组立机构的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轴上套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位置与所述u型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轴承的位置与所述跑道型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器件组立机构的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一端的夹持电机,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夹持电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器件组立机构的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为横向滑块,所述第一滑槽为横向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为纵向滑块,所述第二滑槽为纵向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器件组立机构的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通孔的两端处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恩红袁湘龙戴余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联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