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蓄电池制造方法及电容式蓄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12913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容式蓄电池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在正极片以及负极片上连接有导针;将由内至外依次为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以及隔膜的工件卷绕成电芯;电芯套入金属外壳;烘烤产品;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密闭环境下,将电解液浸入金属外壳与电芯的缝隙中;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密闭环境下,将胶塞套设在两个导针上,直至嵌入金属外壳中;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密闭环境下,将金属外壳组立封口;清洗产品;对产品进行初次预激活和稳定化。本申请具有让产品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以及让产品充分吸收电解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容式蓄电池制造方法及电容式蓄电池


技术介绍

1、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中传统电池为了方便更换,用的是软包和钢壳封装,则必须要有配套的电池盒才能使用,或者要另行焊接引脚才能固定到pcb板上,加工复杂成本高,难以实现流水线自动化加工,故为了便于更换会选择使用电容式蓄电池。

2、相关技术中,电容式蓄电池制造方法与电容的制造方式类似,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制备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第二,在正极片以及负极片上连接有导针;第三,将由内至外依次为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以及隔膜的工件卷绕成电芯;第四,将胶塞套在两个导针上;第五,将电芯嵌入金属外壳;第六,烘烤产品;第七,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密闭环境下,将电解液浸入金属外壳与电芯的缝隙中;第八,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密闭环境下,将金属外壳组立封口;第九,清洗;第十,对产品进行初次预激活和稳定化。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产品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以及产品吸收电解液不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式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正极片(1)以及负极片(2)上连接有导针(4)的步骤中,通过铆接或钉接将所述导针(4)连接在所述正极片(1)或所述负极片(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正极片(1)以及负极片(2)上连接有导针(4)的步骤中,所述导针(4)的一端形成有呈U形弯折形状的挂钩部(41),所述挂钩部(41)内侧的其中一个侧壁与所述正极片(1)或所述负极片(2)固定连接,另一个侧壁与所述正极片(1)或所述负极片(2)形成穿套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式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正极片(1)以及负极片(2)上连接有导针(4)的步骤中,通过铆接或钉接将所述导针(4)连接在所述正极片(1)或所述负极片(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正极片(1)以及负极片(2)上连接有导针(4)的步骤中,所述导针(4)的一端形成有呈u形弯折形状的挂钩部(41),所述挂钩部(41)内侧的其中一个侧壁与所述正极片(1)或所述负极片(2)固定连接,另一个侧壁与所述正极片(1)或所述负极片(2)形成穿套区(42),所述穿套区(42)供与所述正极片(1)或所述负极片(2)相邻的所述隔膜(3)嵌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5)套入金属外壳(6)的步骤中,所述金属外壳(6)的内部预置有起绝缘作用的隔离垫(8),所述隔离垫(8)位于所述金属外壳(6)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产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恩红袁湘龙黄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联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