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78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涉及防治稻飞虱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种植水稻的大田,确定种植水稻的大田的面积;S2、将种植水稻的大田设置为“回”形穿插布局,中间小矩形区域种植抗性较差品种的水稻秧苗,小矩形外种植抗性级别较高品种的水稻秧苗;S3、水稻秧苗集中育秧;S4、待育秧的水稻秧苗生长为三叶一心时移栽到种植水稻的大田中;S5、在种植水稻的大田的区域内施用防治稻飞虱的农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轻稻飞虱危害程度,提高水稻种植的增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治稻飞虱,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


技术介绍

1、稻飞虱是危害我国和东南亚国家水稻生产的一类主要迁飞性害虫,主要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属于半翅目飞虱科,其中前两者是典型的迁飞性害虫,并被列入我国首批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的数据,2011年至2019年湖南省水稻播种面积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但湖南省水稻害虫发生情况不容乐观,其中稻飞虱是发生面积最广、防治面积最广、损失最大的虫害。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是危害湖南水稻生产的主要稻飞虱类型。随着耕作方式变革、全球气候变暖、农药诱导等原因,稻飞虱危害日益猖獗。中国农业信息网数据显示,湖南省2011年至2019年稻飞虱防治面积从1.167×108hm2次下降到了0.751×108hm2次,虽然降幅较大,但是农药施用量仍然不少。同时,不规范使用杀虫剂已经使我国多个省份的白背飞虱对常用的农药品种,如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噻嗪酮、毒死蜱等产生了中等甚至高抗性。长期使用杀虫剂防治稻飞虱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不仅增加防治成本,而且还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有机农业的理念。因此,合理应用稻飞虱抗性品种,从栽培与耕作角度开展稻飞虱防治应成为水稻稻飞虱防治的首要方法。

2、有研究显示,利用农艺措施可以对稻飞虱危害进行有效防治。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可在不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同时,减轻稻飞虱的危害。适当的间歇灌溉管理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稻飞虱的防治起到正反馈作用。水稻移栽密度影响稻田小气候,湿热条件容易诱发稻飞虱,因此,调控田间水稻移栽密度、采用宽窄行等措施可以有效调节田间小气候,进而抑制稻飞虱的发生。合理施肥、灌溉与密度调控可以调控稻飞虱的发生与危害,但具有人工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推广等缺点,同时还存在一个较难改变农户生产习惯的问题,因此,合理应用稻飞虱抗性品种才是防治稻飞虱发生的首选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能够有效减轻稻飞虱危害程度,提高水稻种植的增产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选择种植水稻的大田,确定所述种植水稻的大田的面积;

4、s2、将所述种植水稻的大田设置为“回”形穿插布局,中间小矩形区域种植抗性较差品种的水稻秧苗,小矩形外种植抗性级别较高品种的水稻秧苗;

5、s3、所述水稻秧苗集中育秧;

6、s4、待所述育秧的水稻秧苗生长为三叶一心时移栽到所述种植水稻的大田中;

7、s5、在所述种植水稻的大田的区域内施用防治稻飞虱的农药。

8、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防治稻飞虱的农药为三氟苯嘧啶。

9、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水稻秧苗集中在温室大棚中育秧。

10、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移栽前两天在所述种植水稻的大田中将基肥、分蘖肥、穗肥均匀撒入大田。

11、优选地,所述基肥、所述分蘖肥、所述穗肥均使用奥特尔高氮高钾型复合肥。

12、优选地,所述基肥占比50%,所述分蘖肥占比20%,所述穗肥占比30%。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了一种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种植水稻的大田,确定所述种植水稻的大田的面积;s2、将所述种植水稻的大田设置为“回”形穿插布局,中间小矩形区域种植抗性较差品种的水稻秧苗,小矩形外种植抗性级别较高品种的水稻秧苗;s3、所述水稻秧苗集中育秧;s4、待所述育秧的水稻秧苗生长为三叶一心时移栽到所述种植水稻的大田中;s5、在所述种植水稻的大田的区域内施用防治稻飞虱的农药,能够有效减轻稻飞虱危害程度,提高水稻种植的增产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防治稻飞虱的农药为三氟苯嘧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水稻秧苗集中在温室大棚中育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移栽前两天在所述种植水稻的大田中将基肥、分蘖肥、穗肥均匀撒入大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所述分蘖肥、所述穗肥均使用奥特尔高氮高钾型复合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占比50%,所述分蘖肥占比20%,所述穗肥占比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防治稻飞虱的农药为三氟苯嘧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水稻秧苗集中在温室大棚中育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水稻稻飞虱危害的品种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镇邪邱林卓乐刘玉午程周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