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车辆技术_技高网

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4124755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7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车辆。车辆的发动机和驱动系统共用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包括风扇。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实际水温、驱动系统实际温度及驱动系统的实际入水口温度;基于发动机实际水温与设定的发动机目标水温并根据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发动机热管理下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基于驱动系统实际温度与驱动系统的实际入水口温度的差值并根据驱动系统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驱动系统热管理下风扇的第二开度占空比;综合第一开度占空比和第二开度占空比来获得风扇的实际控制开度占空比;以及基于风扇的实际控制开度占空比来对风扇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醇氢电动车使用甲醇作为燃料,通过发动机燃烧做功为汽车提供动力,发动机在工作期间会有热量产生,热量通过发动机散热系统进行散热。驱动系统也需要散热,发动机与驱动系统各自都会存在散热器,从而可以用来帮助发动机和驱动系统分别进行散热。然而,两套散热器需要配置两组不同的风扇,在整车空间使用、零部件成本上都有明显的劣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车辆,能够有效解决发动机与驱动系统共用散热系统所带来的热管理控制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车辆的发动机和驱动系统共用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风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实际水温、驱动系统实际温度及驱动系统的实际入水口温度;基于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与设定的发动机目标水温并根据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所述发动机热管理下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基于所述驱动系统实际温度与所述驱动系统的实际入水口温度的差值并根据驱动系统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所述驱动系统热管理下所述风扇的第二开度占空比;综合所述第一开度占空比和所述第二开度占空比来获得所述风扇的实际控制开度占空比;以及基于所述风扇的实际控制开度占空比来对所述风扇进行控制。

3、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与设定的发动机目标水温并根据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所述发动机热管理下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包括:所述设定的发动机目标水温包括发动机开启余热利用时设定的第一发动机目标水温和发动机关闭余热利用时设定的第二发动机目标水温,所述第一发动机目标水温高于所述第二发动机目标水温,在所述发动机开启余热利用时,基于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与设定的所述第一发动机目标水温并根据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所述发动机热管理下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在所述发动机关闭余热利用时,基于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与设定的所述第二发动机目标水温并根据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所述发动机热管理下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

4、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发动机开启余热利用时设定进入所述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的第一进入温度阈值和退出所述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的第一退出温度阈值;在所述发动机关闭余热利用时设定进入所述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的第二进入温度阈值和退出所述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的第二退出温度阈值;在所述发动机开启余热利用时,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高于设定的第一进入温度阈值时,则进入所述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低于设定的第一退出温度阈值时,则退出所述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其中,所述第一进入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发动机目标水温,所述第一退出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进入温度阈值;在所述发动机关闭余热利用时,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高于设定的第二进入温度阈值时,则进入所述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低于设定的第二退出温度阈值时,则退出所述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其中,所述第二进入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发动机目标水温,所述第二退出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进入温度阈值,并且,所述第一进入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进入温度阈值,所述第一退出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退出温度阈值。

5、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所述发动机热管理下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包括:在所述发动机开启余热利用时,以设定的所述第一发动机目标水温为控制目标,基于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采用模糊pi控制算法来对所述风扇的开度进行控制,以最终获得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在所述发动机关闭余热利用时,以设定的所述第二发动机目标水温为控制目标,基于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采用模糊pi控制算法来对所述风扇的开度进行控制,以最终获得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

6、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采用模糊pi控制算法来对所述风扇的开度进行控制,以最终获得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包括:预先建立第一查找表,所述第一查找表用于在所述发动机目标水温设定为所述第一发动机目标水温时基于发动机水温给出对应的所述风扇的开度控制的第一比例项;预先建立第二查找表,所述第二查找表用于在所述发动机目标水温设定为所述第二发动机目标水温时基于发动机水温给出对应的所述风扇的开度控制的第二比例项;在所述发动机开启余热利用时,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开始累计温度偏差项;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时,累计温度偏差项清零,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不高于所述第一进入温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在所述发动机关闭余热利用时,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高于第三温度阈值时开始累计温度偏差项;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低于第四温度阈值时,累计温度偏差项清零,其中,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不高于所述第二进入温度阈值,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低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其中,所述风扇的开度控制的积分项等于预定时间内累计温度偏差项的输出值;在所述发动机开启余热利用时,基于由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通过所述第一查找表获得的对应第一比例项及所述积分项来获得所述第一开度占空比;在所述发动机关闭余热利用时,基于由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通过所述第二查找表获得的所述第二比例项和所述积分项来获得所述第二开度占空比。

7、进一步地,在所述发动机开启余热利用时,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高于所述第一发动机目标水温时,则增加所述风扇的开度控制的第一比例项;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低于所述第一发动机目标水温时,则减小所述风扇的开度控制的第一比例项;在所述发动机关闭余热利用时,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高于所述第二发动机目标水温时,则增加所述风扇的开度控制的第二比例项;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低于所述第二发动机目标水温时,则减小所述风扇的开度占空比控制的第二比例项。

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系统按照水流经路径依次包括多合一控制器、驱动电机及发电机,所述驱动系统的实际入水口温度为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入水口温度,所述基于所述驱动系统实际温度与所述驱动系统的实际入水口温度的差值并根据驱动系统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所述驱动系统热管理下所述风扇的第二开度占空比,包括:获取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温度、所述驱动电机的实际温度及所述发电机的实际温度;基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温度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入水口温度得到所述风扇的第三开度占空比;基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实际温度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入水口温度得到所述风扇的第四开度占空比;基于所述发电机的实际温度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入水口温度得到所述风扇的第五开度占空比;综合所述第三开度占空比、所述第四开度占空比及所述第五开度占空比来得到所述第二开度占空比。

9、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温度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入水口温度得到所述风扇的第三开度占空比,包括:预先建立第三查找表,所述第三查找表用于基于处理后的多合一控制器的温度给出对应的第一输出值,其中,所述处理后的多合一控制器的温度是由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温度以2的倍数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的发动机和驱动系统共用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风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与设定的发动机目标水温并根据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所述发动机热管理下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所述发动机热管理下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采用模糊PI控制算法来对所述风扇的开度进行控制,以最终获得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开启余热利用时,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高于所述第一发动机目标水温时,则增加所述风扇的开度控制的第一比例项;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低于所述第一发动机目标水温时,则减小所述风扇的开度控制的第一比例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按照水流经路径依次包括多合一控制器、驱动电机及发电机,所述驱动系统的实际入水口温度为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入水口温度,所述基于所述驱动系统实际温度与所述驱动系统的实际入水口温度的差值并根据驱动系统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所述驱动系统热管理下所述风扇的第二开度占空比,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温度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入水口温度得到所述风扇的第三开度占空比,包括: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实际温度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入水口温度得到所述风扇的第四开度占空比,包括: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电机的实际温度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入水口温度得到所述风扇的第五开度占空比,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电水暖回路,所述电水暖回路通过电水暖三通阀连接至所述发动机,所述电水暖三通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在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而所述第三端口关断时,所述发动机开启余热利用;在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而第一端口关断时,所述发动机关闭余热利用,还包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并根据电水暖三通阀控制算法来对所述电水暖三通阀的第一端口至第二端口方向的开度进行控制,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水暖开启后,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大于第十四温度阈值时,则发动机余热利用使能开启;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高于所述第十一温度阈值时,则所述电水暖三通阀的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所述发动机开启余热利用,直到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高于所述第十三温度阈值或者小于所述第十二温度阈值后,则所述电水暖三通阀的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发动机关闭余热利用。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的发动机和驱动系统共用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风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与设定的发动机目标水温并根据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所述发动机热管理下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所述发动机热管理下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采用模糊pi控制算法来对所述风扇的开度进行控制,以最终获得所述风扇的第一开度占空比,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开启余热利用时,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高于所述第一发动机目标水温时,则增加所述风扇的开度控制的第一比例项;当所述发动机实际水温低于所述第一发动机目标水温时,则减小所述风扇的开度控制的第一比例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按照水流经路径依次包括多合一控制器、驱动电机及发电机,所述驱动系统的实际入水口温度为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入水口温度,所述基于所述驱动系统实际温度与所述驱动系统的实际入水口温度的差值并根据驱动系统热管理控制算法来获得所述驱动系统热管理下所述风扇的第二开度占空比,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合一控制器的实际温度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豹王友臣曹广辉钱亚男郭广涛周奎宁王应奇韩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