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托料机构,属于光伏。
技术介绍
1、托架用于承载光伏组件,安装机器人在工作时,需要将光伏组件从托架上抓取后再运送至安装位置;安装机器人在场内移动时,光伏组件连同托架一同随安装机器人移动,以方便向安装机器人供料;为避免光伏组件损伤,光伏组件均以竖直状态摆放在托盘上,托盘放置在托架上,在安装机器人移动过程中,由于地面振动、上下坡等因素,竖直状态的光伏组件容易发生倾翻。
2、相关技术中,采用可以翻转或滑动的防倾翻挡架结构,不仅需要控制防倾翻挡架的翻转或滑动,还需要根据剩余光伏组件的数量,控制防倾翻挡架前后移动,以保证可以有效挡住光伏组件倾翻,控制方式复杂。
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方式简单且能够防止光伏组件倾翻的托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料机构,控制方式简单且防倾翻效果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托料机构,包括托架和防倾翻组件,所述托架用于承载光伏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1)和防倾翻组件(2),所述托架(1)用于承载光伏组件(100),所述防倾翻组件(2)包括第一柔性捆绑件(21)、第二柔性捆绑件(22)、第一驱动总成(23)以及第二驱动总成(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托架(1)的高度方向(H),所述第一驱动总成(23)在所述托架(1)的固定位置与所述第二驱动总成(24)在所述托架(1)的固定位置存在高度差,使所述第一移动端(212)与所述第二移动端(222)存在高度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托架(1)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1)和防倾翻组件(2),所述托架(1)用于承载光伏组件(100),所述防倾翻组件(2)包括第一柔性捆绑件(21)、第二柔性捆绑件(22)、第一驱动总成(23)以及第二驱动总成(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托架(1)的高度方向(h),所述第一驱动总成(23)在所述托架(1)的固定位置与所述第二驱动总成(24)在所述托架(1)的固定位置存在高度差,使所述第一移动端(212)与所述第二移动端(222)存在高度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托架(1)的高度方向(h),所述第一固定端(211)与所述第一移动端(212)处于相同高度,所述第二固定端(221)与所述第二移动端(222)处于相同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捆绑件(21)为带状件或绳状件,所述第二柔性捆绑件(22)为带状件或绳状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捆绑件(21)包括第一捆绑部件(21a)和与所述第一捆绑部件(21a)连接的第一弹性部件(21b),所述第二柔性捆绑件(22)包括第二捆绑部件(22a)和与所述第二捆绑部件(22a)连接的第二弹性部件(22b),所述第一弹性部件(21b)包括所述第一固定端(211),所述第一捆绑部件(21a)包括第一移动端(212),所述第二弹性部件(22b)包括所述第二固定端(221),所述第二捆绑部件(22a)包括第二移动端(222);或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翻组件(2)还包括第一滑轮(25)和第二滑轮(26),所述第一滑轮(25)以及所述第二滑轮(26)均连接于所述托架(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柔性捆绑件(21)绕过所述第一滑轮(25),所述第二柔性捆绑件(22)绕过所述第二滑轮(2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包括底架(11)、第一立柱(12)以及第二立柱(13),所述第一立柱(12)以及所述第二立柱(13)均连接于所述底架(11),所述第一固定端(211)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12),所述第一滑轮(25)通过第一滑轮座(27)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13),所述第二固定端(221)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13),所述第二滑轮(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涛,王元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丽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