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317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移工装,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体和两个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高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且两个所述第二杆体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两侧;所述夹持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组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所述夹持组包括有两个第一臂体和两个第二臂体,所述第一臂体的顶部均与所述第一杆体铰接,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臂体的中部相互铰接,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铰接,所述第二臂体底部的内侧弯折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移工装能够使得操作便捷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吊装工装,涉及一种转移工装


技术介绍

1、吊装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的统称,在检修或维修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

2、其中在起吊物体的时候,主要包括有用于固定物体的夹具工装以及用于升高和平移夹具工装的行车、电葫芦等;在转移物体的时候,首先将夹具工装转移到物体处,之后使用夹具工装将物体夹紧,之后升高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物体,从而完成物体的转移。目前市面上具有一款x型的工装,其包括有两个x形状的夹臂,夹臂的中部具有一个水平的杆,同时在夹臂的顶部都具有绳索;在转移物体时,将夹臂移动后,使得夹臂底部两端位于待夹物体的两侧,之后夹臂顶部的绳索升高,夹臂顶部相互靠近,同时使得夹臂底部相互靠近,并夹紧在物体的两侧,最后便可以将物体升高后转移到合适的位置,最后工人将夹臂分离即可。但是该夹具工装无论是在固定物体上还是从物体松开上,都有可能需要人工介入,操作便捷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移工装,旨在解决操作便捷度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移工装,包括:

3、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体和两个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高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且两个所述第二杆体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两侧;

4、夹持组,所述夹持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组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所述夹持组包括有两个第一臂体和两个第二臂体,所述第一臂体的顶部均与所述第一杆体铰接,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臂体的中部相互铰接,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铰接,所述第二臂体底部的内侧弯折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部。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部呈c字形,所述夹紧部的自由端水平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增阻件。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板的外侧设置有u字形的铰接部,所述夹紧部的端部两侧贴合于所述铰接部的内壁,所述铰接部与所述夹紧部转动连接,且所述铰接部与所述夹紧部之间具有设定压力,所述夹紧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铰接部角度的固定机构。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倒u字形的起吊部,所述起吊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体的两端固定连接,中部开始有起吊孔,所述第一臂体和所述第二臂体的顶部均位于所述起吊部的两端之间。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位于两个所述夹持组之间。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第三杆体,所述第二臂体的中部均与所述第三杆体铰接。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解锁缆,所述解锁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杆体的中部连接,中部活动绕设于所述限位筒的外壁,自由端设置有解锁筒,位于所述第三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之间的所述解锁缆活动穿过所述解锁筒。

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筒的外壁上转动设置有减阻轮,所述解锁缆活动绕设于所述减阻轮,所述限位筒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倒u字形的防脱件,所述减阻轮的顶部以及所述解锁缆的顶部均位于所述防脱件的开口中。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解锁筒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上下两端的外壁均设置有防滑圈,还包括有呈u字形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的两端连接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臂体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杆体所在的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操作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呈错位状。

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夹紧部外侧的固定部以及穿过所述固定部,且与所述固定部螺纹连接的终止杆,所述铰接部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夹紧部的外侧,两个所述铰接部的自由端之间设置有抵触部,所述终止杆的底部抵触于所述抵触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移工装,在进行物体转移的时候,首先整个转移工装都是通过电葫芦或行车等常规结构实现移动;然后移动在待转移物体处后,将第二臂体分离后,使得第二臂体位于待转移物体的两侧,之后升高第一杆体的高度,此时在两个第一臂体和两个第二臂体的重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二臂体的底部相互靠近,直到夹紧部抵触在待转移物体的两侧,之后继续升高转移工装的高度。其中待转移物体越重,则两个第二臂体对待转移物体的夹持力也就越大,这样便可以将物体转移到合适的位置;将物体放下后,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高度都降低,此时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重量能向下压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第一臂体相互朝向开口更大的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臂体自身受到第二杆体的压力作用而张开,同时第一臂体也驱动第二杆体相互张开,这样便可以较好的与物体分离,分离后即可再次移动并对其他物体进行转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5)呈C字形,所述夹紧部(5)的自由端水平设置有夹紧板(6),所述夹紧板(6)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增阻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6)的外侧设置有U字形的铰接部(8),所述夹紧部(5)的端部两侧贴合于所述铰接部(8)的内壁,所述铰接部(8)与所述夹紧部(5)转动连接,且所述铰接部(8)与所述夹紧部(5)之间具有设定压力,所述夹紧部(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铰接部(8)角度的固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倒U字形的起吊部(9),所述起吊部(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中部开始有起吊孔(10),所述第一臂体(3)和所述第二臂体(4)的顶部均位于所述起吊部(9)的两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筒(11),所述限位筒(11)位于两个所述夹持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三杆体(12),所述第二臂体(4)的中部均与所述第三杆体(12)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解锁缆(13),所述解锁缆(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杆体(12)的中部连接,中部活动绕设于所述限位筒(11)的外壁,自由端设置有解锁筒(14),位于所述第三杆体(12)与所述第一杆体(1)之间的所述解锁缆(13)活动穿过所述解锁筒(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11)的外壁上转动设置有减阻轮(15),所述解锁缆(13)活动绕设于所述减阻轮(15),所述限位筒(1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倒U字形的防脱件(16),所述减阻轮(15)的顶部以及所述解锁缆(13)的顶部均位于所述防脱件(16)的开口中,所述解锁筒(14)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17),上下两端的外壁均设置有防滑圈(18)。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呈U字形的操作件(19),所述操作件(19)的两端连接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臂体(4)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杆体(1)所在的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操作件(19)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呈错位状。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夹紧部(5)外侧的固定部(20)以及穿过所述固定部(20),且与所述固定部(20)螺纹连接的终止杆(21),所述铰接部(8)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夹紧部(5)的外侧,两个所述铰接部(8)的自由端之间设置有抵触部(22),所述终止杆(21)的底部抵触于所述抵触部(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5)呈c字形,所述夹紧部(5)的自由端水平设置有夹紧板(6),所述夹紧板(6)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增阻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6)的外侧设置有u字形的铰接部(8),所述夹紧部(5)的端部两侧贴合于所述铰接部(8)的内壁,所述铰接部(8)与所述夹紧部(5)转动连接,且所述铰接部(8)与所述夹紧部(5)之间具有设定压力,所述夹紧部(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铰接部(8)角度的固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倒u字形的起吊部(9),所述起吊部(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中部开始有起吊孔(10),所述第一臂体(3)和所述第二臂体(4)的顶部均位于所述起吊部(9)的两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筒(11),所述限位筒(11)位于两个所述夹持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三杆体(12),所述第二臂体(4)的中部均与所述第三杆体(12)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解锁缆(13),所述解锁缆(1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华彭磊彭勇黄河陆亚洲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欣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