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27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包括机架、起吊组件和缓落组件,起吊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配重件、起吊绳和置物盒,缓落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缓落绳,第一驱动件驱动输出辊转动,进而带动配重件和置物盒上升或下降,且置物盒与配重件的上升、下降的状态相反,缓落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辊和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置物盒在第一驱动件的带动下上升时,缓落绳逐渐缠绕于输出辊,置物盒下降时,缓落绳逐渐从输出辊上绕下,第二驱动件用于使得缓落绳始终处于张紧状态。这种升降装置能够避免置物盒的下降速度太快,提升物料升降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尤其涉及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升,汽车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在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各种货物配件进行输送,主要包括水平输送和纵向输送,升降装置是常用的纵向输送设备,汽车行业常见的纵向输送装置主要分为液压式和绳索式,传统的液压式升降架依靠液压缸承重升降,虽然防坠安全性较高但是需要较大的安装深度,而传统的绳索式升降架利用绳索收卷机进行升降,收卷机承重能力较弱,运输大型汽车货物时容易发生坠落造成误伤。

2、因此,亟需一种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不仅确保升降高度,还能够避免出现物料的晃动,确保使用安全。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4、机架,所述机架具有容纳腔;

5、起吊组件,所述起吊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配重件、起吊绳和置物盒,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有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防坠组件(40),所述防坠组件(40)设置于所述输出辊(211),所述防坠组件(40)用于防止所述置物盒(24)坠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组件(4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44),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第一防坠钩(431)、第二防坠钩(432)、第一连杆(433)和第二连杆(434),所述第一连杆(433)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盘(42),所述第一防坠钩(431)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防坠组件(40),所述防坠组件(40)设置于所述输出辊(211),所述防坠组件(40)用于防止所述置物盒(24)坠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组件(4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44),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第一防坠钩(431)、第二防坠钩(432)、第一连杆(433)和第二连杆(434),所述第一连杆(433)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盘(42),所述第一防坠钩(431)的中部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433)的一端,所述第二防坠钩(432)的尾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433)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杆(43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防坠钩(431)的尾端和所述第二防坠钩(432)的中部,所述第一防坠钩(431)、所述第二防坠钩(432)、所述第一连杆(433)和所述第二连杆(434)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弹簧(44)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433),且所述弹簧(4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433),所述弹簧(4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防坠钩(431)弹性连接,所述弹簧(44)用于向所述第一防坠钩(431)提供拉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缓冲组件(50),两个所述缓冲组件(50)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0),其中一个所述缓冲组件(50)位于所述配重件(22)的底部,用于对所述配重件(22)进行缓冲;另一个所述缓冲组件(50)位于所述置物盒(24)的底部,用于对所述置物盒(24)进行缓冲。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铮张天麒孙佳龙牛鑫卓于水笙孙浩郭宏宇方贺民贾永祥池庆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