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视神经局部药物靶向递送的方法和药物组合技术_技高网

一种视神经局部药物靶向递送的方法和药物组合技术

技术编号:4124154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一种视神经局部药物靶向递送的方法和药物组合,将超声、微气泡试剂和药物“三合一”,实现了在直视下实现视神经局部的药物精准递送,通过局部超声联合局部微泡可有效促进视神经局部药物递送,显著提高视神经超声处的渗透性,且呈振幅依赖性,实现了视神经损伤疾病的微创、靶向和精准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疾病动物模型,具体涉及一种视神经局部药物靶向递送的方法和药物组合


技术介绍

1、视神经汇集视网膜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轴突,将视觉信息传输到相应脑区。视神经疾病是全球首要不可逆性致盲疾病,包括青光眼性、缺血性、炎症性、外伤性视神病变。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一样,视神经损伤后不能自主修复,损伤后中晚期均表现为rgcs变性、凋亡,目前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最终导致失明9,10。

2、视神经解剖位置深,难暴露,且毗邻组织拥挤,传统上视神经的暴露需要开颅手术联合部分脑组织切除,不具备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眼眶内的视神经虽相对好暴露,但眼眶内有大量重要神经、血管、眼外肌、脂肪等,操作空间小,难以有效调控其微环境。传统的全身药物治疗(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副作用大,视神经损伤灶药物浓度低,难以实现微创、靶向、精准治疗。

3、针对上述瓶颈,本申请人前期利用现代经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原创可微创暴露视神经的大动物模型(猕猴、山羊)。然而视神经被硬脑膜包绕,硬脑膜表面递送的药物难以进入视神经深部;硬脑膜切开容易导致脑脊液漏和继发的颅内感染;视神经局部注射又会损伤密集分布的视神经纤维。

4、超声波能够在穿透身体深处的同时产生机械震荡,从而促进药物的深层渗透;微气泡试剂能够放大这一效应。在中枢神经系统,既往研究将微气泡试剂和药物注入血管,利用聚焦超声提高局部的血管通透性。但该方法存在如下不足:(1)高度依赖血管,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常伴有局部微循环障碍)中药物无法到达缺血的损伤灶;(2)全身使用微气泡试剂和药物,剂量大、潜在全身副作用大;(3)聚焦超声本身的聚焦性差,不能在直视下操作,容易导致空间定位不准确,极可能损伤视神经毗邻的大血管(如颈内动脉、眼动脉、海绵窦等)或重要组织(如垂体,额叶底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视神经局部药物靶向递送的方法和药物组合。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视神经局部药物靶向递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将微气泡试剂滴入暴露的视神经周围,使得微气泡试剂完全没过暴露的视神经;

4、(2)用超声换能器伸入微气泡试剂的液面下,在距离视神经一定距离处保持位置固定,对视神经进行超声辐照,直至微泡试剂完全消耗完毕;

5、(3)吸去视神经周围多余溶液,重复上述步骤 (1)将微气泡试剂滴入视神经周围,完全没过暴露的视神经的步骤,和步骤(2)超声辐照的步骤依次15-20个循环后;

6、(4)将所需添加的目标药物通过载体贴附在超声辐照的区域,即完成视神经局部药物给药操作。

7、所述的微气泡试剂为声诺维悬液。

8、所述的步骤(1)中微气泡试剂的给药量为0.1-0.2ml。

9、所述的步骤(2)中超声辐照的频率为1mhz,空占比为50%。

10、所述的步骤(4)中目标药物为视神经损伤疾病靶向药物。

11、所述的步骤(2)中超声换能器超声辐照的位置为距离视神经的0.4-0.5mm处,超声辐照的时间为30-40s。

12、所述的步骤(4)中通过可吸收性明胶海绵浸润所需添加的目标药物贴附在超声辐照的区域。

13、一种用于视神经损伤疾病视神经局部给药的药物组合物,包括视神经损伤疾病靶向药物和微气泡试剂,所述的微气泡试剂的量为0.1-0.2ml。

14、所述的微气泡试剂为声诺维悬液。

15、所述的视神经局部给药为微气泡试剂浸泡靶向视神经后超声辐照,再在视神经超声辐照处视神经损伤疾病靶向药物局部直接给药吸收。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视神经局部药物靶向递送的方法和药物组合,将超声、微气泡试剂和药物“三合一”,实现了在直视下实现视神经局部的药物精准递送,通过局部超声联合局部微泡可有效促进视神经局部药物递送,显著提高视神经超声处的渗透性,且呈振幅依赖性,实现了视神经损伤疾病的微创、靶向和精准治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神经局部药物靶向递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气泡试剂为声诺维悬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微气泡试剂的给药量为0.1-0.2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超声辐照的频率为1MHz,空占比为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目标药物为视神经损伤疾病靶向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超声换能器超声辐照的位置为距离视神经的0.4-0.5mm处,超声辐照的时间为30-4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通过可吸收性明胶海绵浸润所需添加的目标药物贴附在超声辐照的区域。

8.一种用于视神经损伤疾病视神经局部给药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视神经损伤疾病靶向药物和微气泡试剂,所述的微气泡试剂的量为0.1-0.2m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气泡试剂为声诺维悬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神经局部给药为微气泡试剂浸泡靶向视神经后超声辐照,再在视神经超声辐照处视神经损伤疾病靶向药物局部直接给药吸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神经局部药物靶向递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气泡试剂为声诺维悬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微气泡试剂的给药量为0.1-0.2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超声辐照的频率为1mhz,空占比为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目标药物为视神经损伤疾病靶向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超声换能器超声辐照的位置为距离视神经的0.4-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灿张逸夔夏添许博悦霍雨佳朱兴芳余钟豪卢圣建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