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037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2
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前端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充电桩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桩右侧顶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充电桩四周均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本技术中,首先通过第一防护块、阻尼器、防护柱和减震槽等组件,减少车辆对充电桩的撞击,从而对充电桩进行防护和减震,提高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通过电机、双向螺纹杆和活动块等组件,可对防护罩进行固定,使得防护罩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不会被掀起,延长了充电桩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1、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当电动汽车停靠在充电桩的前方进行充电时,由于不同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差异,会发生汽车碰撞到充电桩的情况,从而导致充电桩损坏,需要对汽车充电桩进行防护。

2、经检索,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8463496u,提供了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该专利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和升降机构,通过防护罩可将充电桩罩住,可对充电桩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充电桩长时间承受日晒雨淋,且通过驱动器的驱动可改变防护罩的高度,从而加强了对充电桩的防护效果,有效的延长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撞机构,通过弹簧的弹性配合减震器的阻尼特性,可对汽车撞击防撞板时产生的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可有效减轻充电桩受到的冲击,避免充电桩被撞击损坏,且通过距离传感器可检测汽车的距离并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高了安全性。

3、虽然上述专利可以对汽车充电桩进行防护,但上述的具有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还存在以下问题:上述防护机构只设置在充电桩的正面,存在防护死角,当汽车撞击防护组件边缘时,防护组件容易损坏,且不能起到防护充电桩的功能,同时通过防护罩对汽车充电桩进行防护,却不对防护罩进行固定,刮风下雨时,导致这些防护罩不能完全对充电桩进行防护,影响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从而导致充电桩损坏,降低了安全性。

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多方位防护和防护罩固定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前端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充电桩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桩右侧顶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充电桩四周均设置有防护组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充电枪对汽车进行充电,防护罩对充电桩进行防护。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组件。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组件对防护罩进行固定,底座对固定组件进行固定和支撑。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防护块,所述第一防护块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柱,所述防护柱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块,所述第一防护块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尼器和防护柱之间连接对第二防护块进行初步的防护和减震。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双向螺纹杆外径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外径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一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设置有压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向螺纹杆带动压板进行上下移动,对防护罩的底部进行固定,从而对充电桩进行防护。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顶部与第二防护块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转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之间的转动,对第一固定块进行移动,从而通过弹簧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对充电桩进一步防护。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且转动块分别与对应的第四转轴之间转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块对压板进行固定,与第四转轴之间进行转动,带动压板进行移动。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第一防护块底部均与充电桩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防护块对充电桩进行减震防护。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块底部均与底座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块将固定组件固定在底座上,对覆盖充电桩的防护罩的底部进行固定。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首先通过第一防护块、阻尼器、防护柱、第二防护块、减震槽和固定杆等组件相互配合工作,减少车辆对充电桩的撞击,从而对充电桩进行防护和减震,提高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20、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通过电机、双向螺纹杆、支撑块、活动块、第三转轴和第二转杆等组件相互配合工作,可对防护罩进行固定,使得防护罩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不会被掀起,仍能正常运行并保持稳定性,延长了充电桩的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桩(4),所述充电桩(4)前端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板(28),所述充电桩(4)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充电枪(26),所述充电桩(4)右侧顶部设置有防护罩(27),所述充电桩(4)四周均设置有防护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组件(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第一防护块(5),所述第一防护块(5)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6),所述阻尼器(6)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柱(7),所述防护柱(7)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块(8),所述第一防护块(5)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减震槽(9),所述减震槽(9)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8),所述双向螺纹杆(18)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19),所述双向螺纹杆(18)外径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活动块(20),两个所述活动块(20)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1),所述第三转轴(21)外径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22),所述第二转杆(22)一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23),两个所述支撑块(19)之间设置有压板(2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4),所述第一转杆(14)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6),且第二固定块(16)顶部与第二防护块(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5)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4)且转动块(24)分别与对应的第四转轴(23)之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护块(5)底部均与充电桩(4)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9)底部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桩(4),所述充电桩(4)前端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板(28),所述充电桩(4)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充电枪(26),所述充电桩(4)右侧顶部设置有防护罩(27),所述充电桩(4)四周均设置有防护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组件(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第一防护块(5),所述第一防护块(5)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6),所述阻尼器(6)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柱(7),所述防护柱(7)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块(8),所述第一防护块(5)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减震槽(9),所述减震槽(9)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型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8),所述双向螺纹杆(18)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19),所述双向螺纹杆(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欢叶宏谢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瑞快充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