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技术

技术编号:412380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包括如下步骤:将硫辛酸溶于溶剂中,搅拌至硫辛酸完全溶解后得到硫辛酸溶液;将交联剂溶于溶剂中,搅拌至交联剂完全溶解后得到溶液A;将交联剂、溶液A依次加入硫辛酸溶液中,磁力搅拌直至形成均一的混合液,然后聚合反应形成均一黏稠的硫辛酸聚集体;将导电颗粒溶于溶剂中,进行超声处理,导电颗粒充分溶于溶液后加入硫辛酸聚集体中,磁力搅拌至溶液均一,然后烘箱内静置,即得导电可拉伸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所制备的碳纤维硫辛酸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力学强度高、传感性能好,稳定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适用于碳纤维高分子导电材料。


技术介绍

1、碳纤维是一种轻量且高强度的材料,由碳原子以纤维形式排列而成。其在工程和材料领域被广泛应用,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硫辛酸是一种有机硫化合物,具有螯合作用和抗氧化性能。它可以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络合物。导电聚合物通常是将导电性材料(如碳纳米管、碳黑或金属氧化物)与聚合物结合,形成具有导电性能的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在柔性电子、传感器和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种材料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例如可用作生物传感器、医疗设备或组织工程中的支架材料。其导电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使其在医学和生物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大范围的普及智能终端,开发和制备具有优异力学、导电性能的自修复薄膜,这种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传感器和生物医学领域,在健康监测、电子皮肤、仿生机器人、生物传感器、医疗设备或组织工程中的支架材料等领域具有极大应用前景,因此开发具有导电性能的碳纤维硫辛酸聚合物很有必要。目前,导电自修复薄膜的发展仍受限于其易被破坏、力学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无水乙醇、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苯、苯、丙酮中任一种或者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A为三乙胺、乙二胺、三甲胺、正丙胺、二甲胺、甲乙丙胺、环己胺,苯胺中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颗粒为碳纤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液态金属、镓钼合金、银浆、铜粉中任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无水乙醇、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苯、苯、丙酮中任一种或者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a为三乙胺、乙二胺、三甲胺、正丙胺、二甲胺、甲乙丙胺、环己胺,苯胺中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颗粒为碳纤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液态金属、镓钼合金、银浆、铜粉中任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聚硫辛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磊赵彻沈海林杨宇辰姜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