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压模具的高效冷却式分流锥及高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65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一种用于高压模具的高效冷却式分流锥及高压模具,分流锥包括:分流锥本体、浇口部及锥台部,以及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部水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进水口、出水口连通地构成环形水路的内部水路,该内部水路从位于锥台部及浇口部一侧的进水口开始,随着锥台部、浇口部及分流锥本体顶部的边缘延伸,环绕至锥台部及浇口部的另一侧边缘,最终连通至位于锥台部及浇口部另一侧的出水口。本技术公开的压力铸造模具能够减少分流锥粘铝情况,避免料柄脱模现象,同时对铸造产品效率进行提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力铸造,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高压模具的高效冷却式分流锥及高压模具


技术介绍

1、在压力铸造过程中需要对工件料柄进行冷却,目前现有技术的线冷冷却方式为:分流锥内部有一根螺旋水路,通过进回水的循环方式进行热传导,从而冷却工件料柄。例如图1示出一种高压铸造模具的传统分流锥三维示意图,可划分为分流锥本体1、内部螺旋水路2、进水口3、出水口4、浇口部5及锥台部6,生产时铝液是由浇口部5进入,途经锥台部6流出,在这一过程中,冷却水通过进水口3进入直筒空间内的内部螺旋水路2,经过多次螺旋最后从出水口4流出,完成一次循环,从而冷却浇口部5及锥台部6,对铝液起到降温的效果,但这种传统水路局限于单一的直筒空间内,即便形成为螺旋式的内部螺旋水路2,该水路距离待冷却浇口部5及锥台部6较远且不均匀。虽然该方法在高压铸造中应用比较广泛,但这种冷却方法的缺点在于其抗粘铝及抗腐蚀效果较差,且受限于目前加工方式,水路无法满足分流锥的异形结构,导致冷却面积不均匀,热交换效率过低,致使分流锥表面粘铝、冷却时间长、产出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模具的高效冷却式分流锥,通过分流锥内部的随型水路,对工件料柄进行冷却,能够缩短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及改善分流锥粘铝,断料饼等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高压模具的高效冷却式分流锥,包括:分流锥本体、浇口部及锥台部,以及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部水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进水口、出水口连通地构成环形水路的内部水路,该内部水路从位于锥台部及浇口部一侧的进水口开始,随着锥台部、浇口部及分流锥本体顶部的边缘延伸,环绕至锥台部及浇口部的另一侧边缘,最终连通至位于锥台部及浇口部另一侧的出水口。

3、优选地,进水口经由进水路与环形水路连通,环形水路经由出水路与出水口连通,进水路与出水路分别与分流锥底部垂直。

4、优选地,进水路与出水路之间距离25mm。

5、优选地,在该内部水路中,以进水口为水路段起始位置,出水口为终点位置,按顺序串联有:进水路、第二水路段、第三水路段、第四水路段、第五水路段、第六水路段、第七水路段、第八水路段、第九水路段、出水路,其中,第五水路段距离分流锥顶面距离10~12mm,第三水路段及第七水路段距离浇口部表面10~12mm,第二水路段及第八水路段距离锥台部表面10~12mm,第六水路段及第四水路段距离分流锥外表面为10~12mm,第九水路段距离分流锥外表面为10~12mm。

6、优选地,分流锥内部水路直径8mm。

7、优选地,所述内部水路关于位于分流锥顶面一侧的第五水路段对称地布置在分流锥内的左、右侧。

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高压模具,包括上述的分流锥。

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高压模具具有以下优势:传统分流锥冷却效果不好,生产过程中表面温度高,导致粘铝严重,料饼脱模困难,影响铝液填充,并且料饼处厚大,冷却时间长。3d打印分流锥,其内部水路可随型制作,可实现均匀壁厚、提高模具寿命、增大冷却面积,相同时间内可带走更多热量,从而降低表面温度,解决粘铝问题,并降低料饼冷却时间,缩短生产节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压模具的高效冷却式分流锥,包括:分流锥本体(11)、浇口部(15)及锥台部(16),以及包括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的内部水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进水口(13)、出水口(14)连通地构成环形水路(12)的内部水路,该内部水路从位于锥台部(16)及浇口部(15)一侧的进水口(13)开始,随着锥台部(16)、浇口部(15)及分流锥本体(11)顶部的边缘延伸,环绕至锥台部(16)及浇口部(15)的另一侧边缘,最终连通至位于锥台部(16)及浇口部(15)另一侧的出水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进水口(13)经由进水路(17)与环形水路(12)连通,环形水路(12)经由出水路(18)与出水口(14)连通,进水路(17)与出水路(18)分别与分流锥底部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进水路(17)与出水路(18)之间距离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在该内部水路中,以进水口(13)为水路段起始位置,出水口(14)为终点位置,按顺序串联有:进水路(17)、第二水路段(21)、第三水路段(20)、第四水路段(27)、第五水路段(19)、第六水路段(22)、第七水路段(25)、第八水路段(26)、第九水路段(23)、出水路(18),其中,第五水路段(19)距离分流锥顶面距离10~12mm,第三水路段(20)及第七水路段(25)距离浇口部(15)表面10~12mm,第二水路段(21)及第八水路段(26)距离锥台部(16)表面10~12mm,第六水路段(22)及第四水路段(27)距离分流锥外表面(24)为10~12mm,第九水路段(23)距离分流锥外表面(24)为10~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内部水路直径8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水路关于位于分流锥顶面一侧的第五水路段(19)对称地布置在分流锥内的左、右侧。

7.一种高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流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压模具的高效冷却式分流锥,包括:分流锥本体(11)、浇口部(15)及锥台部(16),以及包括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的内部水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进水口(13)、出水口(14)连通地构成环形水路(12)的内部水路,该内部水路从位于锥台部(16)及浇口部(15)一侧的进水口(13)开始,随着锥台部(16)、浇口部(15)及分流锥本体(11)顶部的边缘延伸,环绕至锥台部(16)及浇口部(15)的另一侧边缘,最终连通至位于锥台部(16)及浇口部(15)另一侧的出水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进水口(13)经由进水路(17)与环形水路(12)连通,环形水路(12)经由出水路(18)与出水口(14)连通,进水路(17)与出水路(18)分别与分流锥底部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进水路(17)与出水路(18)之间距离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锥,其特征在于,在该内部水路中,以进水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鑫李文东秦海馨郭瑞鹏杨强华韩扬谢东代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