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552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技术属于蜗轮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包括底座和蜗轮胚胎,座底固定于机床的工作台上,底座顶面开设有圆柱形槽,圆柱形槽底面设置有伸缩杆一,伸缩杆一顶面设置有圆柱件,圆柱件侧面与圆柱形槽内壁滑动接触,圆柱件顶面设置有涨紧组件,涨紧组件包括限位管,限位管固定于圆柱件顶面,限位管弧面上开设有若干矩形槽,矩形槽内均滑动设置有L型夹持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对不同厚度、不同内径大小的蜗轮胚胎进行轴向和径向的完全夹持,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蜗轮胚胎加工时的稳定性,提高了加工质量,并且蜗轮胚胎的安装或者取下均极为简单,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蜗轮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蜗轮通常是插接进导游芯轴的底座上,再在蜗轮上方套接一个环形压板,再在环形压板上旋紧一个螺母,最后在芯轴顶端顶住顶针,从而对蜗轮进行稳定。

2、但是上述对蜗轮夹紧稳定的组合中任然存在一定不足之处:首先芯轴对蜗轮的初步限位的方式中,其芯轴的直径尺寸和蜗轮的孔径要求极高,若蜗轮的孔径大于芯轴直径,进而蜗轮与芯轴之间就会存在间隙,进而蜗轮加工时就会发生径向偏移的情况,从而就会导致蜗轮加工出来的的深度不一,尤其在加工齿槽中,从而降低了加工质量;其次通过上述方式装夹蜗轮时,工作人员需要一次放置蜗轮、环形压板和旋紧螺母,需要三个步骤再能完成蜗轮的装夹,效率较低,工作人员的劳动较大,尤其在旋紧螺母时,并且蜗轮加工完毕拆卸时,同样需要进旋开螺母、取下环形压板和最后取下蜗轮等动作,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

2、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包括底座和蜗轮胚胎,所述底座固定于机床的工作台上,所述底座顶面开设有圆柱形槽,所述圆柱形槽底面设置有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顶面设置有圆柱件,所述圆柱件侧面与圆柱形槽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圆柱件顶面设置有涨紧组件,所述涨紧组件包括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固定于圆柱件顶面,所述限位管弧面上开设有若干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均滑动设置有l型夹持件。

3、可选的,所述涨紧组件还包括伸缩杆二,所述圆柱件顶面开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圆柱件中间内部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容纳槽一,所述伸缩杆二固定于容纳槽一底面,所述伸缩杆二的移动端顶面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伸缩杆二的一端连接有滑柱,所述l型夹持件拐角处的底面均开设有容纳槽二,所述容纳槽二内滑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容纳槽二之间设置有弹簧一。

4、可选的,所述滑槽的数量和位置与矩形槽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所述滑槽内均横向固定有弹簧二,相对应的所述l型夹持件底端滑动于滑槽内,所述弹簧二远离滑槽内壁的一端固定于l型夹持件底端侧壁上。

5、可选的,所述滑柱处于l型夹持件的上方,且滑柱的下端呈圆台状。

6、可选的,所述l型夹持件内侧上端开设有倒角,所述l型夹持件的外侧面均设置为弧面。

7、可选的,所述卡块外侧下端开设有倒角。

8、可选的,所述传动杆与伸缩杆二的移动端设置为螺纹连接。

9、可选的,所述限位管的外径小于蜗轮胚胎的孔径。

10、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一下有益效果:

11、本申请中设置有底座,底座中设置有圆柱形槽,圆柱形槽内设置有伸缩杆一,伸缩杆一顶面设置有圆柱件,圆柱件顶面设置有涨紧组件,通过伸缩杆一移动端的带动圆柱件移动升降,进而使得可调整涨紧组件中的夹持件到底座顶面的高度,进而可适应不同厚度的蜗轮胚胎,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具有实用性。

12、本申请中涨紧组件包括限位管、l型夹持件、伸缩杆二、传动杆、滑柱、卡块、弹簧一和弹簧二,通过限位管、l型夹持件、伸缩杆二、传动杆、滑柱、卡块、弹簧一和弹簧二的配合,可对不同内径大小的蜗轮胚胎进行轴向和径向的充分夹持,与现有采用芯轴夹持的方式相比,本方案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增强了蜗轮胚胎的夹持强度,防止蜗轮胚胎加工时发生偏移,进而提高了加工质量,并且工作人员只需将蜗轮胚胎的内孔插接到限位管并放置于底座上(无需蜗轮胚胎放置居中),再启动伸缩杆一和伸缩杆二,即可完成对蜗轮胚胎的夹持,反之即可取出蜗轮胚胎,从而安装或取下步骤均极为简单,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装或者取下效率,更具有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蜗轮胚胎(2),所述底座(1)固定于机床的工作台上,所述底座(1)顶面开设有圆柱形槽(3),所述圆柱形槽(3)底面设置有伸缩杆一(4),所述伸缩杆一(4)顶面设置有圆柱件(5),所述圆柱件(5)侧面与圆柱形槽(3)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圆柱件(5)顶面设置有涨紧组件(6),所述涨紧组件(6)包括限位管(61),所述限位管(61)固定于圆柱件(5)顶面,所述限位管(61)弧面上开设有若干矩形槽(62),所述矩形槽(62)内均滑动设置有L型夹持件(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组件(6)还包括伸缩杆二(66),所述圆柱件(5)顶面开设有若干滑槽(64),所述圆柱件(5)中间内部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容纳槽一(65),所述伸缩杆二(66)固定于容纳槽一(65)底面,所述伸缩杆二(66)的移动端顶面连接有传动杆(67),所述传动杆(67)远离伸缩杆二(66)的一端连接有滑柱(68),所述L型夹持件(63)拐角处的底面均开设有容纳槽二(69),所述容纳槽二(69)内滑动设置有卡块(610),所述卡块(610)与容纳槽二(69)之间设置有弹簧一(6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4)的数量和位置与矩形槽(62)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所述滑槽(64)内均横向固定有弹簧二(612),相对应的所述L型夹持件(63)底端滑动于滑槽(64)内,所述弹簧二(612)远离滑槽(64)内壁的一端固定于L型夹持件(63)底端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68)处于L型夹持件(63)的上方,且滑柱(68)的下端呈圆台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夹持件(63)内侧上端开设有倒角,所述L型夹持件(63)的外侧面均设置为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10)外侧下端开设有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67)与伸缩杆二(66)的移动端设置为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61)的外径小于蜗轮胚胎(2)的孔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蜗轮胚胎(2),所述底座(1)固定于机床的工作台上,所述底座(1)顶面开设有圆柱形槽(3),所述圆柱形槽(3)底面设置有伸缩杆一(4),所述伸缩杆一(4)顶面设置有圆柱件(5),所述圆柱件(5)侧面与圆柱形槽(3)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圆柱件(5)顶面设置有涨紧组件(6),所述涨紧组件(6)包括限位管(61),所述限位管(61)固定于圆柱件(5)顶面,所述限位管(61)弧面上开设有若干矩形槽(62),所述矩形槽(62)内均滑动设置有l型夹持件(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轮加工自动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组件(6)还包括伸缩杆二(66),所述圆柱件(5)顶面开设有若干滑槽(64),所述圆柱件(5)中间内部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容纳槽一(65),所述伸缩杆二(66)固定于容纳槽一(65)底面,所述伸缩杆二(66)的移动端顶面连接有传动杆(67),所述传动杆(67)远离伸缩杆二(66)的一端连接有滑柱(68),所述l型夹持件(63)拐角处的底面均开设有容纳槽二(69),所述容纳槽二(69)内滑动设置有卡块(610),所述卡块(610)与容纳槽二(69)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忠朱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优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