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底座及旋转式激光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493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底座及旋转式激光雷达,旋转底座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编码盘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定子支架和环状定子,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支架和环状转子,编码盘组件包括环状码盘和码齿,多个码齿均固定于环状码盘的第一端且沿周向间隔分布;其中,环状码盘的第二端连接于环状定子远离定子支架的一端,且第二电路板设置有与码齿相配合的检测元件;或者,环状码盘的第二端连接于转子支架靠近定子支架的一端,且第一电路板设置有与码齿相配合的检测元件。将环状码盘设置在环状定子或转子支架上,结构紧凑,使得旋转底座不需要设置大量的空间来容纳环状码盘,从而可以减小旋转底座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雷达,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底座及旋转式激光雷达


技术介绍

1、随着激光雷达
的快速发展,激光雷达的应用领域逐渐拓宽,旋转式激光雷达由于其精准度高、探测范围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行业的重视及应用,尤其在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最为广泛。旋转式激光雷达一般包括旋转底座和设置于旋转底座的测距模组,测距模组可以随着旋转底座的旋转实现360°扫描以检测不同区域。旋转底座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转动配合,为了获取转子组件转动时的速度以及位置信息,通常会设置编码盘组件以进行检测。

2、在相关技术中,定子组件包括定子支架和环状定子,编码盘组件一般包括环状码盘和设置在环状码盘上的码齿,环状码盘固定在定子支架上且设于环状定子的外侧,使得编码盘组件在旋转底座内占用空间较大,从而使得旋转底座内需设置足够的空间安装编码盘组件,导致旋转底座的体积庞大,限制了激光雷达的应用领域或者提高了激光雷达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底座及旋转式激光雷达,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因编码盘组件导致旋转底座体积庞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底座,包括:定子组件,包括定子支架和环状定子,定子支架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合围壁,环状定子固定于第一合围壁内;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支架和环状转子,转子支架以定子支架的中心轴线为转轴与定子支架转动连接,转子支架设有向下延伸且伸入第一合围壁内的第二合围壁,环状转子固定于第二合围壁内且设于环状定子的外侧;第一电路板,固定于定子支架远离转子支架的一侧且与环状定子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固定于转子支架远离定子支架的一侧;以及,编码盘组件,包括环状码盘和码齿,环状码盘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码齿均固定于环状码盘的第一端且沿周向间隔分布;其中,环状码盘的第二端连接于环状定子远离定子支架的一端,且第二电路板设置有与码齿相配合的检测元件;或者,环状码盘的第二端连接于转子支架靠近定子支架的一端,且第一电路板设置有与码齿相配合的检测元件。

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环状码盘连接于环状定子时,环状码盘的第二端设置有环状定位部,环状定位部嵌入固定于环状定子的内腔;或者,环状码盘和环状定子一体连接;当环状码盘连接于转子支架时,环状码盘和转子支架一体连接。

4、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定子支架的第一中空柱,第一中空柱向上延伸且位于定子支架的中心,环状定子套设固定于第一中空柱的外侧;转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转子支架的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向下延伸至第一中空柱内且与第一中空柱转动连接。当环状码盘连接于环状定子且环状码盘的第二端设置有环状定位部时,定子组件还包括自环状定子的内周壁沿径向凸起形成的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环状定子以及第一中空柱共同围合形成与环状定位部相适配的定位腔,环状定位部嵌入在定位腔内。

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中空柱设有自其内周壁沿径向凸起形成的第二凸起部,旋转底座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固定于第一中空柱内,且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位于第二凸起部的相对两侧,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连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定子支架的第一连接轴,转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转子支架的第二中空柱,第二中空柱内固定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连接轴向上延伸至第二中空柱内且与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旋转底座还包括固定于第二中空柱远离定子支架的锁紧件,锁紧件与第二中空柱螺纹连接,且锁紧件位于第一轴承远离第二轴承的一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底座还包括:第一传电组件,固定于定子支架靠近转子支架的一侧且设于第一合围壁的外侧,第一传电组件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传电组件,固定于转子支架靠近定子支架的一侧且设于第二合围壁的外侧,第二传电组件电性连接于第二电路板,且第二传电组件和第一传电组件间隔且正对设置。定子支架设有自第一合围壁的外周壁沿径向凸起形成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靠近转子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一传电组件固定于第一容置槽内;转子支架设有自第二合围壁的外周壁沿径向凸起形成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靠近定子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容置槽与第一容置槽间隔且正对设置,第二传电组件固定于第二容置槽内。

8、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激光雷达,包括:防护底座;透光外罩,盖设于防护底座上,透光外罩和防护底座之间围合成容纳腔;如上中任一项的旋转底座,旋转底座固定于防护底座;以及,测距模组,固定于旋转底座;其中,旋转底座和测距模组均位于容纳腔内。

9、本技术中一种旋转底座及旋转式激光雷达与相关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将环状码盘设置在环状定子或转子支架上,结构紧凑,使得旋转底座不需要设置大量的空间来容纳环状码盘,可以节约旋转底座内的空间,从而可以减小旋转底座的体积,有利于提升旋转底座的适配范围和降低旋转式激光雷达的制作成本。而且,检测元件和码齿均收容于第一合围壁内腔中或第二合围壁内腔中,可以全面阻挡来自任意角度的环境光及其他外部激光器光源对检测元件的干扰,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环状码盘连接于所述环状定子时,所述环状码盘的第二端设置有环状定位部,所述环状定位部嵌入固定于所述环状定子的内腔;或者,所述环状码盘和所述环状定子一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定子支架的第一中空柱,所述第一中空柱向上延伸且位于所述定子支架的中心,所述环状定子套设固定于所述第一中空柱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环状码盘连接于所述环状定子且所述环状码盘的第二端设置有环状定位部时,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自所述环状定子的内周壁沿径向凸起形成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环状定子以及所述第一中空柱共同围合形成与所述环状定位部相适配的定位腔,所述环状定位部嵌入在所述定位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柱设有自其内周壁沿径向凸起形成的第二凸起部,所述旋转底座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固定于所述第一中空柱内,且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定子支架的第一连接轴,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子支架的第二中空柱,所述第二中空柱内固定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连接轴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中空柱内且与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中空柱远离所述定子支架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二中空柱螺纹连接,且所述锁紧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支架设有自所述第一合围壁的外周壁沿径向凸起形成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转子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传电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

10.一种旋转式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环状码盘连接于所述环状定子时,所述环状码盘的第二端设置有环状定位部,所述环状定位部嵌入固定于所述环状定子的内腔;或者,所述环状码盘和所述环状定子一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定子支架的第一中空柱,所述第一中空柱向上延伸且位于所述定子支架的中心,所述环状定子套设固定于所述第一中空柱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环状码盘连接于所述环状定子且所述环状码盘的第二端设置有环状定位部时,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自所述环状定子的内周壁沿径向凸起形成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环状定子以及所述第一中空柱共同围合形成与所述环状定位部相适配的定位腔,所述环状定位部嵌入在所述定位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柱设有自其内周壁沿径向凸起形成的第二凸起部,所述旋转底座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政雷攀军闫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奥锐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