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及转换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及转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978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及转换方法,涉及核反应堆领域。该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包括能量转换器和压力容器;其中,所述压力容器包括外壳体和换料器,所述换料器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并将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分隔为进料腔室、出料腔室和反应腔室,所述反应腔室与所述能量转换器连通,所述换料器用于发生旋转以使所述进料腔室向所述反应腔室传输核燃料,并使所述反应腔室向所述出料腔室传输核燃料。在需要进行燃料更换时,可以通过换料器的转动将新加入的核燃料从进料腔室传输至反应腔室,同时将待替换的核燃料从反应腔室传输至出料腔室,进而快速完成燃料更换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及转换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反应堆在进行燃料更换时需要从顶部打开压力容器,然后将需要更换的核燃料取出再放入新燃料,整体操作过程繁琐,使得燃料更换不够快速,对反应堆作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及转换方法,其能够通过换料器快速完成燃料更换。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包括:

4、能量转换器和压力容器;

5、其中,所述压力容器包括外壳体和换料器,所述换料器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并将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分隔为进料腔室、出料腔室和反应腔室,所述反应腔室与所述能量转换器连通,所述换料器用于发生旋转以使所述进料腔室向所述反应腔室传输核燃料,并使所述反应腔室向所述出料腔室传输核燃料。

6、可选地,所述压力容器还包括燃料转动器,所述燃料转动器容置于所述反应腔室,所述燃料转动器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有反应燃料区,所述燃料转动器与所述换料器之间形成有待换燃料区,所述燃料转动器用于发生旋转以带动核燃料在所述反应燃料区和所述待换燃料区之间切换。

7、可选地,所述燃料转动器设置有至少两个分隔部,所述至少两个分隔部抵接于所述外壳体并分隔所述反应燃料区以及所述待换燃料区。

8、可选地,所述压力容器还包括进料器,所述进料器的一侧形成有新料放置区,所述进料器用于发生旋转以带动所述新料放置区转动。

9、可选地,所述外壳体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在进料的情况下与所述新料放置区连通。

10、可选地,所述压力容器还包括出料器,所述出料器容置于所述出料腔室,所述出料器的一侧形成有废料放置区,所述出料器用于发生旋转以带动所述废料放置区转动。

11、可选地,所述外壳体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用于在出料的情况下与所述废料放置区连通。

12、可选地,所述外壳体的表面和所述换料器的表面均涂覆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用于反射中子。

13、可选地,所述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还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能量转换器以及所述反应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反应腔室以及所述能量转换器连通。

1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转换方法,用于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所述转换方法包括:

15、控制所述进料腔室中的新加核燃料靠近所述换料器;

16、控制所述反应腔室中待替换的核燃料靠近所述换料器;

17、控制所述出料腔室中废料放置区靠近所述换料器;

18、控制所述换料器转动,以使新加核燃料移动至所述反应腔室,并使待替换的和那里移动至所述废料放置区。

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及转换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20、该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括能量转换器和压力容器;其中,所述压力容器包括外壳体和换料器,所述换料器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并将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分隔为进料腔室、出料腔室和反应腔室,所述反应腔室与所述能量转换器连通,所述换料器用于发生旋转以使所述进料腔室向所述反应腔室传输核燃料,并使所述反应腔室向所述出料腔室传输核燃料。在需要进行燃料更换时,可以通过换料器的转动将新加入的核燃料从进料腔室传输至反应腔室,同时将待替换的核燃料从反应腔室传输至出料腔室,进而快速完成燃料更换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120)还包括燃料转动器(123),所述燃料转动器(123)容置于所述反应腔室(1213),所述燃料转动器(123)与所述外壳体(121)之间形成有反应燃料区(1214),所述燃料转动器(123)与所述换料器(122)之间形成有待换燃料区(1215),所述燃料转动器(123)用于发生旋转以带动核燃料在所述反应燃料区(1214)和所述待换燃料区(1215)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转动器(123)设置有至少两个分隔部(1231),所述至少两个分隔部(1231)抵接于所述外壳体(121)并分隔所述反应燃料区(1214)以及所述待换燃料区(12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120)还包括进料器(124),所述进料器(124)的一侧形成有新料放置区(1241),所述进料器(124)用于发生旋转以带动所述新料放置区(124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21)开设有进料口(1218),所述进料口(1218)用于在进料的情况下与所述新料放置区(124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120)还包括出料器(125),所述出料器(125)容置于所述出料腔室(1212),所述出料器(125)的一侧形成有废料放置区(1251),所述出料器(125)用于发生旋转以带动所述废料放置区(125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21)开设有出料口(1219),所述出料口(1219)用于在出料的情况下与所述废料放置区(125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21)的表面和所述换料器(122)的表面均涂覆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用于反射中子。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还包括进气管(130)和出气管(140),所述进气管(13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能量转换器(110)以及所述反应腔室(1213)连通,所述出气管(14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反应腔室(1213)以及所述能量转换器(110)连通。

10.一种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所述转换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120)还包括燃料转动器(123),所述燃料转动器(123)容置于所述反应腔室(1213),所述燃料转动器(123)与所述外壳体(121)之间形成有反应燃料区(1214),所述燃料转动器(123)与所述换料器(122)之间形成有待换燃料区(1215),所述燃料转动器(123)用于发生旋转以带动核燃料在所述反应燃料区(1214)和所述待换燃料区(1215)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转动器(123)设置有至少两个分隔部(1231),所述至少两个分隔部(1231)抵接于所述外壳体(121)并分隔所述反应燃料区(1214)以及所述待换燃料区(12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120)还包括进料器(124),所述进料器(124)的一侧形成有新料放置区(1241),所述进料器(124)用于发生旋转以带动所述新料放置区(124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于燃料转换的反应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21)开设有进料口(1218),所述进料口(1218)用于在进料的情况下与所述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兰疆凌思彤李文强万昌富詹韫琪鄢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