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825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属于放射性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工艺废液衰变装置、工艺废液排放泵、生活废液衰变装置、生活废液排放泵、加药装置、泄漏废液地坑、泄漏废液地坑泵、电气控制系统,所述加药装置分别与工艺废液衰变装置和生活废液衰变装置管道连通,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与工艺废液排放泵管道连通,所述生活废液衰变装置与生活废液排放泵管道连通,所述泄漏废液地坑与泄漏废液地坑泵管道连通,所述泄漏废液地坑泵与工艺废液衰变装置管道连通。本技术完善了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在处理过程中的监测功能,防止溢漏和污染排放,加强了放射性废液处理过程中的精细度和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放射性废液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核技术应用产业的飞速发展,由于核技术能在微观层次改变物质性质或获取物质内部的微观信息,核技术已成为许多领域研究微观层次的重要技术手段。核技术的发展已为人类提供了多种类型的辐射源和辐射探测系统、各种辐射谱仪、各种核医学和工业影像系统、各种核测控系统和各种物质改性和遗传变异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2、然而伴随核技术的发展,随之产生了含有放射性的废液,放射性废液具有放射性,对人和动物生命健康均有危害,放射性废液的妥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放射性废液需要经过相关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因此对放射性废液的处理系统就有着很高的要求。现有的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在处理过程中对放射性废液的监测还有待完善,存在溢漏和污染排放的风险,在处理中的精细度和功能上还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目的在于:完善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在处理过程中的监测功能,防止溢漏和污染排放,加强了放射性废液处理过程中的精细度和功能。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包括:工艺废液衰变装置、工艺废液排放泵、生活废液衰变装置、生活废液排放泵、加药装置、泄漏废液地坑、泄漏废液地坑泵、电气控制系统,所述加药装置分别与工艺废液衰变装置和生活废液衰变装置管道连通,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与工艺废液排放泵管道连通,所述生活废液衰变装置与生活废液排放泵管道连通,所述泄漏废液地坑与泄漏废液地坑泵管道连通,所述泄漏废液地坑泵与工艺废液衰变装置管道连通,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生活废液衰变装置均与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管道连通,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工艺废液排放泵、生活废液衰变装置、生活废液排放泵、加药装置、泄漏废液地坑、泄漏废液地坑泵均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

4、优选的,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生活废液衰变装置、加药装置均为罐体结构。

5、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结构包括:罐体主体、料液出口、溢流口、吊耳、排气口、第一仪表口、第二仪表口、添加口、回流口、进料口、ph值传感器,所述料液出口开设在罐体主体的下部外侧,所述溢流口至少有一个,溢流口开设在罐体主体的上部外侧,所述吊耳有两个,两个吊耳对称设置在罐体主体的外侧,所述ph值传感器设置在罐体主体的内侧,所述排气口、第一仪表口、第二仪表口、酸碱添加口、回流口、进料口均开设在罐体主体的顶部。

6、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主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超声波液位计。

7、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电动阀。

8、进一步地,所述料液出口处设置有电动阀和手动阀,所述电动阀与手动阀串联连通。

9、优选的,所述工艺废液排放泵、生活废液排放泵的进、出口处均设置有电磁阀、取样阀、压力表、压力传感器。

10、优选的,所述加药装置包括酸性药剂罐体和碱性药剂罐体。

11、优选的,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至少有三个,所述生活废液衰变装置至少有两个。

12、优选的,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电气控制柜,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电气控制柜内部,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工艺废液排放泵、生活废液衰变装置、生活废液排放泵、加药装置、泄漏废液地坑、泄漏废液地坑泵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1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技术可对工艺、生活废液进行放射性废液衰变处理;

15、2、本技术可对废液的ph值进行实时监测并调节废液的ph值,是其满足排放标准;

16、3、本技术可在收集过程和衰变过程中实时监测废液的液位值,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进行调整,当超限位后进行报警并切换收集容器,不仅节约了人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17、4、本技术可对处理后的废液进行取样分析,精准控制废液的排放指标,满足排放标准;

18、5、本技术可收集系统环境废液,降低工作区域污染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工艺废液排放泵(2)、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生活废液排放泵(4)、加药装置(5)、泄漏废液地坑(6)、泄漏废液地坑泵(7)、电气控制系统,所述加药装置(5)分别与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和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管道连通,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与工艺废液排放泵(2)管道连通,所述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与生活废液排放泵(4)管道连通,所述泄漏废液地坑(6)与泄漏废液地坑泵(7)管道连通,所述泄漏废液地坑泵(7)与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管道连通,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均与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管道连通,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工艺废液排放泵(2)、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生活废液排放泵(4)、加药装置(5)、泄漏废液地坑(6)、泄漏废液地坑泵(7)均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加药装置(5)均为罐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结构包括:罐体主体、料液出口(101)、溢流口(102)、吊耳(103)、排气口(104)、第一仪表口(105)、第二仪表口(106)、添加口(107)、回流口(108)、进料口(109)、PH值传感器,所述料液出口(101)开设在罐体主体的下部外侧,所述溢流口(102)至少有一个,溢流口(102)开设在罐体主体的上部外侧,所述吊耳(103)有两个,两个吊耳(103)对称设置在罐体主体的外侧,所述PH值传感器设置在罐体主体的内侧,所述排气口(104)、第一仪表口(105)、第二仪表口(106)、酸碱添加口(107)、回流口(108)、进料口(109)均开设在罐体主体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主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超声波液位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09)处设置有电动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液出口(101)处设置有电动阀和手动阀,所述电动阀与手动阀串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废液排放泵(2)、生活废液排放泵(4)的进、出口处均设置有电磁阀、取样阀、压力表、压力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5)包括酸性药剂罐体和碱性药剂罐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至少有三个,所述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至少有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电气控制柜,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电气控制柜内部,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工艺废液排放泵(2)、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生活废液排放泵(4)、加药装置(5)、泄漏废液地坑(6)、泄漏废液地坑泵(7)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工艺废液排放泵(2)、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生活废液排放泵(4)、加药装置(5)、泄漏废液地坑(6)、泄漏废液地坑泵(7)、电气控制系统,所述加药装置(5)分别与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和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管道连通,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与工艺废液排放泵(2)管道连通,所述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与生活废液排放泵(4)管道连通,所述泄漏废液地坑(6)与泄漏废液地坑泵(7)管道连通,所述泄漏废液地坑泵(7)与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管道连通,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均与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管道连通,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工艺废液排放泵(2)、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生活废液排放泵(4)、加药装置(5)、泄漏废液地坑(6)、泄漏废液地坑泵(7)均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废液衰变装置(1)、生活废液衰变装置(3)、加药装置(5)均为罐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收集和衰变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结构包括:罐体主体、料液出口(101)、溢流口(102)、吊耳(103)、排气口(104)、第一仪表口(105)、第二仪表口(106)、添加口(107)、回流口(108)、进料口(109)、ph值传感器,所述料液出口(101)开设在罐体主体的下部外侧,所述溢流口(102)至少有一个,溢流口(102)开设在罐体主体的上部外侧,所述吊耳(103)有两个,两个吊耳(103)对称设置在罐体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邓燕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利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