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输出DC-DC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44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路输出DC‑DC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提供了一种12V至100V低压宽工作电压的输入范围,支持12‑100V电压的输入以及12‑100V电压输出,5A连续输出电流能力,可调频率从50kHz到500kHz,本技术设置有两个2PIN输出接口,能实现双路电源同时输出,实现带输出过电压保护功能的双路DC‑DC电路的国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源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路输出dc-dc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


技术介绍

1、对于现在市场上的dc-dc电源模块来说,绝大部分采用的电源芯片以及其外围电路所用原件均为国外芯片,例如ti,intel,这种芯片价格昂贵并且由于外国生产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供货周期很长,不利于我们进行技术开发。

2、同时,现在大多数电源模块无法支持宽电压输入输出,以及大电流的应用,大多数模块为5-50v左右的电源输入范围,且市场上大部分电源模块为保证其运行稳定,只有一路输出,使用的场景较为单一。

3、如图2所示,是一个85-265v输入,12v输出,电流只有1.67a的一个电路,但是其输入电压太高,输出电流太小,无法对其他电流负载进行使用。

4、如图3所示,是一个220v输入,24v输出,电流只有1.5a的一个电路,但是其电路外围设计过于复杂,出现问题进行排查很繁琐,外围电路的复杂同时也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输入电压范围较小,输出电流太小,无法对其他电流负载进行使用。

5、因此研发一种双路输出dc-dc低压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路输出dc-dc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

2、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路输出dc-dc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包括芯片u1、2pin输出接口j1、2pin输出接口j2、电容c1~c18、电阻rim3、电阻r15、电阻r16、保险丝f1、pmos管q1、pmos管q2、电感l1、二极管d1、二极管d2、肖特基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和肖特基二极管d7,外部电源的正极通过串联保险丝f1连接到pmos管q2的d极,pmos管q2与保险丝f1之间并联有肖特基二极管d5,保险丝f1与外部电源之间并联有肖特基二极管d7,肖特基二极管d5和肖特基二极管d7另一端接地,pmos管q2的g极并联电阻r15和电阻r16,pmos管q2的g极还串联稳压二极管d6并连接至pmos管q2的d极,pmos管q2的s极和g极两端分别连接电容c1、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2的两端,电容c1、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2的一端连接芯片u1的1~6和44~49脚,电容c1、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37~41和51脚并接地,芯片u1的43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芯片u1的4脚通过连接电阻r1连接至电容c16和电容c2之间,芯片u1的8脚分别并联电阻r2和电阻r5,电阻r2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1的4脚,电阻r5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9脚分别并联电阻r3和电阻r4,电阻r3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1的4脚,电阻r4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10脚连接电阻r6后接地,芯片u1的13脚连接电阻r7后连接电阻r6并接地,芯片u1的14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6和电阻r7后接地,芯片u1的15脚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并接地,芯片u1的16脚和17脚分别连接电阻r6并接地,芯片u1的18脚连接电阻r8后连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并接地,芯片u1的19脚分别连接电阻r9、电阻r10和电容c17的一端,电阻r9另一端分别连接2pin输出接口j1的1脚和二极管d2,二极管d2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21脚,电阻r10和电容c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芯片u1的22脚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和电阻r13,芯片u1的23脚分别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和电阻r12,芯片u1的25脚分别连接电容c18的一端和pmos管q1的g极,pmos管q1的d极连接至2pin输出接口j2的1脚,电容c18的另一端和pmos管q1的s连接并连接至芯片u1的26、27脚和二极管d1,芯片u1的26、27脚还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1的36脚和电容c9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31~35、42、50脚和电感l1连接,电感l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1和电阻r12,电阻r1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3和电容c6、10~14,以及2pin输出接口j1的1脚,电容c6、10~14的另一端接地。

3、优选的,所述2pin输出接口j1的1脚还通过电阻r14连接led灯d3一端,led灯d3另一端接地,所述2pin输出接口j1的2脚接地,2pin输出接口j2的2脚接地。

4、优选的,所述芯片u1的7、28~30脚接地。

5、优选的,所述芯片u1为芯片pl8905,芯片pl8905为高压降压控制,提供12v至100v宽工作输入电压和5a连续负载电流,芯片pl8905的开关频率范围为50khz~500khz。

6、优选的,所述保险丝f1为保险丝s6125-f-4.0a,肖特基二极管d5为肖特基二极管sm6t68ca,肖特基二极管d7为肖特基二极管5.0smdj54ca,pmos管q1为dmp10h400se-13,电阻r1~r16为贴片电阻,电容c1~c18为贴片电容。

7、优选的,所述电阻r2为910k,电阻r3为1m,电阻r4为10k,电阻r5为100k,电阻r6为25k,电阻r7为82k,电阻r9为270k,电阻r10为30k,电阻r11为10mr,电阻r12和电阻r13均为10r,电阻r14为10k。

8、优选的,所述电容c4为100nf,电容c5为3.3nf,电容c9为0.1uf,电容c17为47pf,所述电感l1为10uh。

9、优选的,所述pmos管q2的g极还连接调试测点tp-s,电阻r7另一端还连接调试测点tp-s1。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12v至100v低压宽工作电压的输入范围,支持12-100v电压的输入以及12-100v电压输出,5a连续输出电流能力,可调频率从50khz到500khz,本技术设置有两个2pin输出接口,能实现双路电源同时输出,实现带输出过电压保护功能的双路dc-dc电路的国产化;

12、(2)本技术模块电路设置有保险丝f1和pmos管q2,外部电源的正极通过串联保险丝f1连接到pmos管q2的d极,pmos管q2与保险丝f1之间并联有肖特基二极管d5,通过pmos管q2的g极并联两个电阻,该电路的作用为防反接,防过流;

13、(3)本技术模块电路设置有两个2pin输出接口,两个2pin输出接口分别与芯片u1电连接,其中2pin输出接口j1的1脚还通过电阻r14连接led灯d3,当模块有输出电压时点亮led灯,用于电流输出的观测;

14、(4)本技术电路外围设计简单,电路环境简洁明了,便于维修,成本低,使用方便,性能优越,输入电压为12v至100v,属于低压输入,并且范围较宽,输出电流为5a,有着强大的带载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路输出DC-DC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U1、2PIN输出接口J1、2PIN输出接口J2、电容C1~C18、电阻R1~13、电阻R15、电阻R16、保险丝F1、PMOS管Q1、PMOS管Q2、电感L1、二极管D1、二极管D2、肖特基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和肖特基二极管D7,外部电源的正极通过串联保险丝F1连接到PMOS管Q2的D极,PMOS管Q2与保险丝F1之间并联有肖特基二极管D5,保险丝F1与外部电源之间并联有肖特基二极管D7,肖特基二极管D5和肖特基二极管D7另一端接地,PMOS管Q2的G极并联电阻R15和电阻R16,PMOS管Q2的G极还串联稳压二极管D6并连接至PMOS管Q2的D极,PMOS管Q2的S极和G极两端分别连接电容C1、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2的两端,电容C1、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2的一端连接芯片U1的1~6和44~49脚,电容C1、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37~41和51脚并接地,芯片U1的43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芯片U1的4脚通过连接电阻R1连接至电容C16和电容C2之间,芯片U1的8脚分别并联电阻R2和电阻R5,电阻R2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1的4脚,电阻R5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9脚分别并联电阻R3和电阻R4,电阻R3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1的4脚,电阻R4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10脚连接电阻R6后接地,芯片U1的13脚连接电阻R7后连接电阻R6并接地,芯片U1的14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6和电阻R7后接地,芯片U1的15脚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并接地,芯片U1的16脚和17脚分别连接电阻R6并接地,芯片U1的18脚连接电阻R8后连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并接地,芯片U1的19脚分别连接电阻R9、电阻R10和电容C17的一端,电阻R9另一端分别连接2PIN输出接口J1的1脚和二极管D2,二极管D2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21脚,电阻R10和电容C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芯片U1的22脚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和电阻R13,芯片U1的23脚分别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和电阻R12,芯片U1的25脚分别连接电容C18的一端和PMOS管Q1的G极,PMOS管Q1的D极连接至2P1N输出接口J2的1脚,电容C18的另一端和PMOS管Q1的S连接并连接至芯片U1的26、27脚和二极管D1,芯片U1的26、27脚还分别连接电容C8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1的36脚和电容C9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31~35、42、50脚和电感L1连接,电感L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1和电阻R12,电阻R1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3和电容C6、10~14,以及2PIN输出接口J1的1脚,电容C6、10~14的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输出DC-DC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2PIN输出接口J1的1脚还通过电阻R14连接LED灯D3一端,LED灯D3另一端接地,所述2PIN输出接口J1的2脚接地,2PIN输出接口J2的2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输出DC-DC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的7、28~30脚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输出DC-DC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为芯片PL8905,芯片PL8905为高压降压控制,提供12V至100V宽工作输入电压和5A连续负载电流,芯片PL8905的开关频率范围为50kHz~500kHz。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路输出DC-DC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丝F1为保险丝S6125-F-4.0A,肖特基二极管D5为肖特基二极管SM6T68CA,肖特基二极管D7为肖特基二极管5.0SMDJ54CA,PMOS管Q1为DMP10H400SE-13,电阻RI~R16为贴片电阻,电容C1~C18为贴片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路输出DC-DC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2为910K,电阻R3为1M,电阻R4为10K,电阻R5为100K,电阻R6为25K,电阻R7为82K,电阻R9为270K,电阻R10为30K,电阻R11为10mR,电阻R12和电阻R13均为10R,电阻R14为10k。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输出DC-DC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4为100nf,电容C5为3.3nf,电容C9为O.1uf,电容C17为47pf,所述电感L1为10u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路输出dc-dc宽电压电源模块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u1、2pin输出接口j1、2pin输出接口j2、电容c1~c18、电阻r1~13、电阻r15、电阻r16、保险丝f1、pmos管q1、pmos管q2、电感l1、二极管d1、二极管d2、肖特基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和肖特基二极管d7,外部电源的正极通过串联保险丝f1连接到pmos管q2的d极,pmos管q2与保险丝f1之间并联有肖特基二极管d5,保险丝f1与外部电源之间并联有肖特基二极管d7,肖特基二极管d5和肖特基二极管d7另一端接地,pmos管q2的g极并联电阻r15和电阻r16,pmos管q2的g极还串联稳压二极管d6并连接至pmos管q2的d极,pmos管q2的s极和g极两端分别连接电容c1、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2的两端,电容c1、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2的一端连接芯片u1的1~6和44~49脚,电容c1、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37~41和51脚并接地,芯片u1的43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芯片u1的4脚通过连接电阻r1连接至电容c16和电容c2之间,芯片u1的8脚分别并联电阻r2和电阻r5,电阻r2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1的4脚,电阻r5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9脚分别并联电阻r3和电阻r4,电阻r3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1的4脚,电阻r4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10脚连接电阻r6后接地,芯片u1的13脚连接电阻r7后连接电阻r6并接地,芯片u1的14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6和电阻r7后接地,芯片u1的15脚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并接地,芯片u1的16脚和17脚分别连接电阻r6并接地,芯片u1的18脚连接电阻r8后连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并接地,芯片u1的19脚分别连接电阻r9、电阻r10和电容c17的一端,电阻r9另一端分别连接2pin输出接口j1的1脚和二极管d2,二极管d2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21脚,电阻r10和电容c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芯片u1的22脚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和电阻r13,芯片u1的23脚分别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和电阻r12,芯片u1的25脚分别连接电容c18的一端和pmos管q1的g极,pmos管q1的d极连接至2p1n输出接口j2的1脚,电容c18的另一端和pmos管q1的s连接并连接至芯片u1的26、27脚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浩赵龙魏良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