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42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包括机壳、定子、转子铁芯、转轴、旋变和控制器组件,机壳的一端固定有后端盖,后端盖中部设有隔板,旋变转子固定在转轴的端部,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隔板一侧的后端盖上,隔板的一侧还设有旋变定子安装腔,旋变定子安装在旋变定子安装腔内,控制器组件固定在隔板的另一侧,隔板上还设有绕组接线孔和旋变接线口,旋变和定子绕组分别通过绕组接线孔和旋变接线口与控制器组件连接,且在绕组接线孔和旋变接线口的外围设有密封胶。本发明专利技术省去控制器壳体制造和装配成本;同时因电子元器件对装配环境要求较高,上述结构实现了控制器组件单独装配,然后再到整机装配线上装配,可降低产线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的集成控制器的电机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逐步消耗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新能源汽车逐步走向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其整车内部的布置空间越来越紧凑,对整套电机控制系统的体积大小要求越来越严格,这样就要求整个电机控制系统的体积越来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以此来满足整车对空间布置和空间不足的需求。

2、而传统的新能源汽车通常采用减速器、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分离布置的结构,这种布置结构会造成整车安装空间过大,电机控制系统的空间利用率不高,难以满足整车系统的装配要求,尤其严重的是整套电机控制系统的成本过高。

3、现有的电桥集成技术中,电控,电机和减速器为模块设计,电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同轴,装配到一起,控制器安装到电机与减速器上方。与传统分离式比较,减少了外接三相连接器和动力线束、电机与减速器的外接水管和单独组件的安装支架,达到节省整车成本的目的。

4、例如中国专利cn207968220u,一种与电机和减速器集成的电机控制器;中国专利cn211151760u,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机控制系统;中国专利cn112994343a,一种集成减速器、电机和控制器的三合一电机控制装置;这几个专利的技术方案均采用了上述的结构,但是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的集成结构布置不合理,导致空间布局不紧凑、功率密度较低;在部分整车中受空间限制,存在布置较难的问题。

5、因此,现在迫切需要设计出一款集成度高、空间利用率高、体积小、成本更低的集成式控制器的电机控制系统,以满足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该电机集成度高,成本低,便于装配生产。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包括机壳、定子、转子铁芯、转轴、旋变和控制器组件,所述定子固定在机壳内,所述转子铁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机壳内,所述机壳的一端固定有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中部设有隔板,所述旋变包括旋变转子和旋变定子,所述旋变转子固定在转轴的端部,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隔板一侧的后端盖上,所述隔板的一侧还设有旋变定子安装腔,所述旋变定子安装在旋变定子安装腔内,所述控制器组件固定在隔板的另一侧,所述隔板上还设有绕组接线孔和旋变接线口,旋变和定子绕组分别通过绕组接线孔和旋变接线口与控制器组件连接,且在绕组接线孔和旋变接线口的外围设有密封胶。

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电路板、绕组连接件和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的一侧与电路板固定,另一侧固定在隔板上,所述绕组连接件固定在隔板上,且将绕组接线孔和旋变接线口覆盖。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端盖的隔板上还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由隔板上的凹槽与功率模块的下端面构成,所述冷却腔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冷却液流道a和冷却液流道b。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板上的凹槽上设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的两个对角分别设置用来和冷却液流道a和冷却液流道b连通的冷却腔入口和冷却腔出口。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壳的侧壁上还设有螺旋设置的机壳水道,所述机壳的顶部还设有与机壳水道连通的转接通道,所述后端盖还设有与冷却液流道b连通的下端面出口,所述后端盖与机壳固定后,使得下端面出口与转接通道对齐连通。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端盖上还设有与冷却液流道a连通的冷却液入口管,所述机壳上还设有与机壳水道连通的冷却液出口管。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板的一侧还设有轴承安装腔,所述轴承嵌设在轴承安装腔内,且轴承安装腔外还间隔设置多个轴承压板,所述轴承压板将轴承压紧。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变定子嵌设在旋变定子安装腔内,且通过弧形的压条将其紧固。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壳的另一端还固定有前端盖,前端盖与机壳通过螺栓固定,且多个螺栓分别从两个相对的方向进行连接。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壳的一侧还设有电源连接腔,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还连接有电源连接件,所述后端盖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源连接件插设固定在安装孔处,且与电源连接腔内的电器组件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本专利技术将控制器组件集成在后端盖中,省去控制器壳体制造和装配成本;同时因电子元器件对装配环境要求较高,上述结构实现了控制器组件单独装配,然后再到整机装配线上装配,可降低产线成本。

15、本专利技术将控制器组件集成到后端盖后,使得旋变也能够进行电机腔内置装配设计,节省了以往旋变安装的密封圈和屏蔽盖板等零件的设计;另外通过对绕组接线孔和旋变接线口的外围进行打胶密封可实现电机腔和控制器腔完全密封隔开,避免定子绝缘漆等挥发物对电子元器件形成腐蚀等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包括机壳(1)、定子(5)、转子铁芯(6)、转轴(4)、旋变和控制器组件,所述定子(5)固定在机壳(1)内,所述转子铁芯(6)通过转轴(4)转动设置在机壳(1)内,所述机壳(1)的一端固定有后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2)中部设有隔板,所述旋变包括旋变转子(71)和旋变定子(72),所述旋变转子(71)固定在转轴的端部,所述转轴(4)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隔板一侧的后端盖(2)上,所述隔板的一侧还设有旋变定子安装腔(208),所述旋变定子(72)安装在旋变定子安装腔(208)内,所述控制器组件固定在隔板的另一侧,所述隔板上还设有绕组接线孔(204)和旋变接线口(213),旋变和定子绕组(51)分别通过绕组接线孔(204)和旋变接线口(213)与控制器组件连接,且在绕组接线孔(204)和旋变接线口(213)的外围设有密封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电路板、绕组连接件(10)和功率模块(9),所述功率模块(9)的一侧与电路板固定,另一侧固定在隔板上,所述绕组连接件(10)固定在隔板上,且将绕组接线孔(204)和旋变接线口(213)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2)的隔板上还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由隔板上的凹槽(211)与功率模块(9)的下端面构成,所述冷却腔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冷却液流道A(205)和冷却液流道B(2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的凹槽(211)上设有密封盖板(214),所述密封盖板(214)的两个对角分别设置用来和冷却液流道A(205)和冷却液流道B(206)连通的冷却腔入口(209)和冷却腔出口(2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侧壁上还设有螺旋设置的机壳水道(103),所述机壳(1)的顶部还设有与机壳水道(103)连通的转接通道(102),所述后端盖(2)还设有与冷却液流道B(206)连通的下端面出口(203),所述后端盖(2)与机壳(1)固定后,使得下端面出口(203)与转接通道(102)对齐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2)上还设有与冷却液流道A连通的冷却液入口管(202),所述机壳(1)上还设有与机壳水道(103)连通的冷却液出口管(1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一侧还设有轴承安装腔,所述轴承嵌设在轴承安装腔内,且轴承安装腔外还间隔设置多个轴承压板,所述轴承压板将轴承压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变定子(72)嵌设在旋变定子安装腔(208)内,且通过弧形的压条(73)将其紧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另一端还固定有前端盖(3),前端盖(3)与机壳(1)通过螺栓固定,且多个螺栓分别从两个相对的方向进行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一侧还设有电源连接腔,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还连接有电源连接件(8),所述后端盖(2)上还设有安装孔(207),所述电源连接件(8)插设固定在安装孔(207)处,且与电源连接腔内的电器组件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包括机壳(1)、定子(5)、转子铁芯(6)、转轴(4)、旋变和控制器组件,所述定子(5)固定在机壳(1)内,所述转子铁芯(6)通过转轴(4)转动设置在机壳(1)内,所述机壳(1)的一端固定有后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2)中部设有隔板,所述旋变包括旋变转子(71)和旋变定子(72),所述旋变转子(71)固定在转轴的端部,所述转轴(4)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隔板一侧的后端盖(2)上,所述隔板的一侧还设有旋变定子安装腔(208),所述旋变定子(72)安装在旋变定子安装腔(208)内,所述控制器组件固定在隔板的另一侧,所述隔板上还设有绕组接线孔(204)和旋变接线口(213),旋变和定子绕组(51)分别通过绕组接线孔(204)和旋变接线口(213)与控制器组件连接,且在绕组接线孔(204)和旋变接线口(213)的外围设有密封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电路板、绕组连接件(10)和功率模块(9),所述功率模块(9)的一侧与电路板固定,另一侧固定在隔板上,所述绕组连接件(10)固定在隔板上,且将绕组接线孔(204)和旋变接线口(213)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2)的隔板上还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由隔板上的凹槽(211)与功率模块(9)的下端面构成,所述冷却腔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冷却液流道a(205)和冷却液流道b(2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控制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的凹槽(211)上设有密封盖板(214),所述密封盖板(214)的两个对角分别设置用来和冷却液流道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铭奎王晓春杨祖荣章俊杰陈桂兵李锐黄立龙程小勇彭旷野范娟
申请(专利权)人:方正电机德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