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带且入射角度稳定的光学透明微波吸波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41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带且入射角度稳定的光学透明微波吸波体结构,属于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包括若干频率选择表面单元,所述频率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介质衬底层、电阻膜反射层、介质间隔层、第二介质衬底层和电阻膜频率选择表面损耗层;所述电阻膜频率选择表面损耗层的频率选择表面图案包括类四叶草形的环形弯折轮廓,轮廓凹陷相对处两两连接且穿过中心,构成主连接路径;主连接路径通过依次连接形成方环形的次连接路径。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单层频率选择表面损耗层获得宽带吸波效果,对电磁波极化方式和入射角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吸波领域和电磁屏蔽,具体涉及一种宽带且入射角度稳定的光学透明微波吸波体


技术介绍

1、雷达探测已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了提高各类敏感或精密装备的生存能力,隐身技术作为一项有效方案成为研究的热点。微波吸波体作为隐身技术实施的重要支撑,成为众多装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民用领域,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辐射干扰源的数量日益增长,空间电磁环境日益复杂;而大量使用高速数字电路和集成芯片的电子设备却对外界干扰电磁波更加敏感,这对电磁兼容性提出了巨大挑战。而基于微波吸波体的电磁屏蔽技术将大大降低环境中的电磁场水平,对于密闭舱室(如机舱、船舱和车载方舱等)中的电磁干扰抑制尤其重要。因此微波吸波体对于隐身、电磁干扰抑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2、频率选择表面作为一种超表面,因其对电磁波独特的调控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微波吸波体设计中。目前基于超表面、尤其是频率选择表面的微波吸波体研究和专利很多,主要集中于如何设计不同的频率选择表面单元结构扩展带宽和提高角度稳定性。这些研究和专利大大提高了微波吸波体的工程应用领域,然而绝大多数结构因使用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带且入射角度稳定的光学透明微波吸波体结构,包括若干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介质衬底层(1)、电阻膜反射层(2)、介质间隔层(3)、第二介质衬底层(4)和电阻膜频率选择表面损耗层(5);所述电阻膜频率选择表面损耗层(5)的频率选择表面图案包括类四叶草形的环形弯折轮廓,轮廓凹陷相对处两两连接且穿过中心,构成主连接路径;主连接路径通过依次连接形成方环形的次连接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且入射角度稳定的光学透明微波吸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衬底层(1)作为电阻膜反射层(2)的介质衬底,其为能沉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带且入射角度稳定的光学透明微波吸波体结构,包括若干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选择表面单元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介质衬底层(1)、电阻膜反射层(2)、介质间隔层(3)、第二介质衬底层(4)和电阻膜频率选择表面损耗层(5);所述电阻膜频率选择表面损耗层(5)的频率选择表面图案包括类四叶草形的环形弯折轮廓,轮廓凹陷相对处两两连接且穿过中心,构成主连接路径;主连接路径通过依次连接形成方环形的次连接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且入射角度稳定的光学透明微波吸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衬底层(1)作为电阻膜反射层(2)的介质衬底,其为能沉积氧化铟锡膜或其他透明电阻膜材料的任意透明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带且入射角度稳定的光学透明微波吸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介质衬底层(1)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且入射角度稳定的光学透明微波吸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膜反射层(2)为由透明电阻膜材料沉积在第一介质衬底层(1)上的均匀结构,其方阻处于1–6/sq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且入射角度稳定的光学透明微波吸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间隔层(3)为丙烯酸树脂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球王东俊邓乐武张雷张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