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241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该电池单体包括外壳、多个电极组件和多个电连接件,外壳形成有容置空间,外壳设有极柱;多个电极组件设于容置空间内,每个电极组件形成有极耳;多个电连接件设于容置空间内,多个电连接件用于将极柱和每个电极组件的极耳导通,以使多个电极组件之间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由此,将多个电极组件和多个电连接件设于容置空间内,可通过外壳对电极组件和电连接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在外壳内同时设置多个电极组件,并通过电连接件使电极组件的极耳和外壳的极柱导通,使得多个电极组件之间形成串联和/或并联的形式,能够提高电池单体的电容量,从而较大提升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就促进了能源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池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电化学储能技术,由于其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循环能力、高工作电压、环保性以及低自放电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中。

2、电池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由于电极组件需要较好的被电解液浸润,导致单个电极组件的尺寸会受到限制,从而极大限制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单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包括:外壳、多个电极组件和多个电连接件,外壳形成有容置空间,外壳设有极柱;多个电极组件设于容置空间内,每个电极组件形成有极耳;多个电连接件设于容置空间内,多个电连接件用于将极柱和每个电极组件的极耳导通,以使多个电极组件之间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由此,将多个电极组件和多个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极组件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排列,不同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极耳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同一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各自所述电极组件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外壳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极组件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排列,不同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极耳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同一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各自所述电极组件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外壳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所述电极组件均呈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多个所述电连接件用于将所述正极柱和所述电极组件的正极耳导通,以及用于将所述负极柱和所述电极组件的负极耳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正极耳朝向所述正极柱并通过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正极柱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负极耳朝向所述负极柱并通过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负极柱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负极耳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正极耳通过所述电连接件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负极耳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正极耳相对设置,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负极耳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正极耳之间的电连接件呈板状,呈板状的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负极耳固定连接,另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正极耳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部电极组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根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