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2371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及方法,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静态混合器、进气加热器和还原炉,还原炉的底盘上设置有三圈电极,通一圈的电极串联布置,底盘上罩设有炉筒,底盘上布置有直喷式进气喷嘴,进气喷嘴布置有两圈。产生了提高硅棒生产效率、还原炉的运行效率和改善了大型还原炉中后期炉内浑浊、雾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特别是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国际上生产多晶硅的主要工艺有改良西门子法、硅烷流化床法。其中改良西门子法是主流的生产方法,其原理就是在1100℃左右的高纯硅芯上用高纯氢还原高纯三氯氢硅,生成多晶硅沉积在硅芯上。改良西门子工艺是在传统的西门子工艺的基础上,同时具备节能、降耗、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伴随产生的大量h2、hcl、sicl4等副产物以及大量副产热能的配套工艺,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闭路循环生产。

2、但改良西门子法还原炉生产多晶硅也存在一些问题:

3、1、生产过程具有周期性,即硅芯启炉阶段-si还原沉积阶段-硅棒停出炉阶段,周期时间长。

4、2、核心部分“si还原沉积阶段”的控制是一个难题,在生产过程中,还原炉炉内浑浊、雾化导致硅棒质量不佳。

5、3、大型还原炉进行高纯多晶硅生产的技术普遍还存在电耗高、沉积速率低、产品外观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生产周期长、产品质量不佳且生产成本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静态混合器、进气加热器和还原炉,还原炉的底盘上设置有三圈电极,通一圈的电极串联布置,底盘上罩设有炉筒,底盘上布置有直喷式进气喷嘴,进气喷嘴布置有两圈。

3、优选的,所述电极成对布置,所述进气喷嘴布置于成对的所述电机之间,所述进气喷嘴的两圈与所述电极的中圈和外圈对应。

4、优选的,所述进气喷嘴内部竖直布置有气体流道,气体流道的底端口径大于顶端口径,气体流道的中部设置有倒锥状的变径段。

5、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s1、将硅芯安装在底盘电极上,对还原炉做气密性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高压启炉,逐个击穿硅芯,电流升至220~225a空烧20分钟,230a开始进料,将进气加热器的温度设置为150℃;

7、s2、在硅棒生长初期(0~20h),控制电极的电流以30~45a/h速度增加,三氯氢硅起始进料量控制在2100~2220kg/h,并且以270kg/h左右的速度增加,并且以270kg/h左右的速度增加,氢气与三氯氢硅的配比控制在1.35~1.95;

8、s3、在硅棒生长中期(20~65h),电流保持在45~20a/h速度增加,在中后期增加速度逐渐减缓,三氯氢硅进料量最高达到6000~6500kg/h,氢气与三氯氢硅配比控制在1.95~2.68;

9、s4、在硅棒生长后期(65~85h),电流增加速度从20a/h不断减小,直至降为0,三氯氢硅进料量以90kg/h~60kg/h的速度减少,最低控制在4200kg/h~3900kg/h左右,氢气与三氯氢硅的配比控制在2.46~2.94。

10、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中,对还原炉做气密检测后,使用氮气对还原炉内部进行吹扫,排空还原炉内部的空气。

11、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中,将三氯氢硅中二氯二氢硅的平均含量控制在2.0%。

12、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3中,将进气加热器的温度设置到80℃一下,维持三氯氢硅为气体状态。

13、优选的,使用6相×6对控制柜控制和调节还原炉的电源,一共布置36对电极,内圈布置6对电极,中圈布置12对电极,外圈布置18对电极,采用a1、b1、c1三相和a2、b2、c2三相分别对电极的电流、电压控制,a1、b1、c1控制外圈的电极,a2、b2控制中圈的电极,c2控制内圈的电极。

14、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及方法,通过加大三氯氢硅平均进料量,优化物料配比和电流控制,提高硅棒表面温度,使沉积速率由80kg/h提高至130kg/h,周期时间由100小时缩短为80小时,还原炉运行效率得到提升。

15、2、平均电耗降低,由46.5 kwh/kgsi降至37.0kwh/kgsi左右。

16、3、三氯氢硅一次转化率由8.5%提升到11.5%。

17、4、36对棒还原炉单炉平均产量提升。

18、5、致密料比例平均达到60%。

19、6、减小二氯二氢硅含量,降低进料温度,有效改善大型还原炉中后期炉内浑浊、雾化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静态混合器(1)、进气加热器(2)和还原炉(3),其特征在于:还原炉(3)的底盘(31)上设置有三圈电极,通一圈的电极串联布置,底盘(31)上罩设有炉筒(32),底盘(31)上布置有直喷式进气喷嘴(33),进气喷嘴(33)布置有两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成对布置,所述进气喷嘴(33)布置于成对的所述电机之间,所述进气喷嘴(33)的两圈与所述电极的中圈和外圈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喷嘴(33)内部竖直布置有气体流道,气体流道的底端口径大于顶端口径,气体流道的中部设置有倒锥状的变径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对还原炉(3)做气密检测后,使用氮气对还原炉(3)内部进行吹扫,排空还原炉(3)内部的空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将三氯氢硅中二氯二氢硅的平均含量控制在2.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将进气加热器(2)的温度设置到80℃一下,维持三氯氢硅为气体状态。

8.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6相×6对控制柜控制和调节还原炉(3)的电源,一共布置36对电极,内圈布置6对电极,中圈布置12对电极,外圈布置18对电极,采用A1、B1、C1三相和A2、B2、C2三相分别对电极的电流、电压控制,A1、B1、C1控制外圈的电极,A2、B2控制中圈的电极,C2控制内圈的电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静态混合器(1)、进气加热器(2)和还原炉(3),其特征在于:还原炉(3)的底盘(31)上设置有三圈电极,通一圈的电极串联布置,底盘(31)上罩设有炉筒(32),底盘(31)上布置有直喷式进气喷嘴(33),进气喷嘴(33)布置有两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成对布置,所述进气喷嘴(33)布置于成对的所述电机之间,所述进气喷嘴(33)的两圈与所述电极的中圈和外圈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喷嘴(33)内部竖直布置有气体流道,气体流道的底端口径大于顶端口径,气体流道的中部设置有倒锥状的变径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艺装置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晶硅高效生产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昭贵杨万沛张坤刘平王雪娇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