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及其水分散液和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及其水分散液和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27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及其水分散液和制备方法。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和接枝在其边缘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以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总质量计,所述改性石墨烯中接枝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质量含量为2‑30%。与球磨、砂磨和超声等方法相比,磨盘工艺有效利用了磨盘间的剥离力,减少了对石墨片的破碎。所得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石墨烯能够更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制备,具体地,涉及一种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一种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水分散液,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石墨烯是由一个碳原子与周围三个紧邻碳原子结合形成的蜂窝状结构的碳原子单层。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以其高透光、高导电、高导热、高比表面积,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备受瞩目。目前,石墨烯处于大规模制备和应用的探索阶段。高质量低成本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技术是未来规模应用的基础。科技人员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制备技术: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外延生长法、热膨胀法和电化学法等。其中,机械剥离法和氧化还原法都是基于石墨原料通过机械或化学剥离技术制备。原料来源丰富,易于控制成本,更适合石墨烯的规模化生产。氧化还原法通过强氧化剂将天然石墨氧化,表面引入丰富极性基团,水溶剂化作用或通过超声分散作用得到氧化石墨烯后,再还原去除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极性基团,得到石墨烯。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用到大量强酸和强氧化剂,例如浓硫酸、发烟硝酸、高锰酸钾、高氯酸等,带来严重废液污染。制备的石墨烯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还原作用除去的极性基团留下的五元环、七元环等拓扑缺陷或存在羟基基团的结构缺陷,这些将导致石墨烯部分电学性能的损失,使石墨烯的应用受到限制。国家标准gb/t30544.13-2018:《纳米科技术语第13部分: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中,单独定义了氧化石墨烯和还原氧化石墨烯,以区别石墨烯。

2、经过氧化得到的石墨烯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如环氧基、羟基和羧基等,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对其进行化学改性。汤毅达(汤毅达.聚丙烯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将丙烯酸与氧化石墨烯反应,然后再聚合得到聚丙烯酸接枝氧化石墨烯。徐国强等人(徐国强,徐鹏武,施冬健,等.peg接枝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细胞成像[j].无机化学学报,2014,30(009):1994-1999.)研究了聚环氧乙烷接枝氧化石墨烯。李善荣等人(李善荣,陆绍荣,祁博,等.联苯型热致性液晶接枝氧化石墨烯的合成及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29(007):17-20)研究了联苯型热致性液晶接枝氧化石墨烯。他们都是利用氧化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表面丰富活性基团制备接枝氧化石墨烯。王蓓娣(王蓓娣.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2.)利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羟基等活性官能团,在水溶液中使用硝酸铈铵引发氧化还原聚合,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分别接枝了聚丙烯酸。孙爽等人(孙爽,马骁飞,王楠,等.gn-pva/pva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6,33(9):5.)通过pva与氧化石墨烯反应,再还原制备了pva接枝还原氧化石墨烯。目前,聚合物接枝石墨烯主要基于以上两种方法制备。但是,基于氧化石墨烯的接枝再还原的方法制备的聚合物接枝石墨烯表面五元环、七元环等拓扑缺陷和残留含氧基团仍存在,属于聚合物接枝氧化石墨烯或聚合物接枝还原氧化石墨烯,其结构不同于聚合物接枝石墨烯。

3、常用的机械剥离方法有球磨法、砂磨法、超声法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够规模化生产石墨烯,但是因为机械力的破坏作用大,石墨烯的结构破坏严重,尺寸也往往较小,甚至小于100纳米。因此机械剥离法的技术关键是降低破坏性,制备较大尺寸的石墨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稳定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水分散液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和接枝在其边缘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以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总质量计,所述改性石墨烯中接枝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质量含量为2-30%,优选为3-25%。

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水分散液,所述水分散液包括水和稳定分散其中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为上述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

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上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水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将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水、石墨混合均匀,在磨盘釜中进行研磨,研磨结束后静置并去除沉淀,得到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水分散液。

6、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上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按照上述的方法制得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水分散液;

8、(2)将步骤(1)得到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水分散液进行过滤、烘干,得到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

9、采用上述技术专利技术制备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接枝石墨烯的水分散液具有如下优点:

10、1、相较于超声、球磨、砂磨等研磨工艺,磨盘对石墨晶体结构的破坏作用弱,易于制备较大片层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石墨烯。

11、2、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能够提高溶液粘度,将磨盘间剪切力间接传递给石墨片,进一步降低对石墨晶格的破坏,并提高了石墨片的剥离效果。

12、3、在剥离过程中,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接枝到石墨烯的边缘,并使石墨烯稳定分散在水相中。

13、4、制备过程中,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石墨烯能够稳定分散在水中,而石墨片会沉淀出来,因此容易进行分离。

14、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和接枝在其边缘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以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总质量计,所述改性石墨烯中接枝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质量含量为2-30%,优选为3-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其中,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为含有丙烯酸结构单元和/或甲基丙烯酸结构单元的水溶性高分子及其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酸铵、聚丙烯酸锂、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钠、聚甲基丙烯酸钾、聚甲基丙烯酸铵和聚甲基丙烯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其中,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平均片径为1-5μm;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导热系数为200-400W/m·K,优选为220-320W/m·K;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表面电阻率为20-100Ω,优选为30-90Ω。

4.一种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水分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液包括水和稳定分散其中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为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分散液,其中,所述水分散液中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1-20%,优选1-15%。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水分散液,其中,所述水分散液在室温常压条件下稳定时间超过10个月。

7.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水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石墨为天然石墨和/或人造石墨,所述天然石墨选自鳞片石墨、块状石墨、隐晶质石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人造石墨选自热裂解石墨、高定向热裂解石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石墨优选鳞片石墨;所述石墨的颗粒尺寸为5-8000目,优选35-3000目,进一步优选50-1600目,更优选50-300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研磨在敞开或封闭体系中进行,优选在室温常压下循环研磨;所述研磨的条件:转速为10-300转/分钟,优选50-200转/分钟;时间为5-200小时,优选10-150小时,更优选30-120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以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和水的总质量计,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1-50%,优选1-40%。

11.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过滤采用微孔过滤膜减压过滤。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过滤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和接枝在其边缘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以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总质量计,所述改性石墨烯中接枝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质量含量为2-30%,优选为3-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其中,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为含有丙烯酸结构单元和/或甲基丙烯酸结构单元的水溶性高分子及其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酸铵、聚丙烯酸锂、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钠、聚甲基丙烯酸钾、聚甲基丙烯酸铵和聚甲基丙烯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其中,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平均片径为1-5μm;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导热系数为200-400w/m·k,优选为220-320w/m·k;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表面电阻率为20-100ω,优选为30-90ω。

4.一种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水分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液包括水和稳定分散其中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所述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为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缘接枝改性石墨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分散液,其中,所述水分散液中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桂村王湘姜超茹越胡晨曦李秉海韩朋宋志海郭照琰刘文璐蔡传伦张江茹张红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