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352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在索塔主体段的中轴线位置预留上下贯通的拉索升降通道,并且在索塔上预留安装斜拉索的拉索承台;然后在索塔的两侧对称建筑箱梁和带有桥端安装位的受力箱梁;最后在索塔主体段两侧的桥面上同时展开两根相同长度的斜拉索,在拉索升降通道底部将两根斜拉索的塔端连接在一起、将连接在一起的斜拉索塔端提升并安装到拉索承台上;将斜拉索的桥端安装到受力箱梁的桥端安装位。该施工方法可有效缩短现浇箱梁斜拉桥施工过程中占用道路的时间、减小斜拉索安装过程中索塔的侧向受力,提高索塔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主要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箱梁,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子,因而得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

2、现有斜拉桥施工方法大都是在桥塔和箱梁施工完成以后,再清理桥面、安装斜拉索。这样带来两个技术难题,一是箱梁施工时需要搭建很长的满堂脚手架用于支撑箱梁的重量,安装好斜拉索以后才能拆除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难度大、占用道路施工时间长;二是在安装斜拉索的难度大,由于斜拉索长度大、重量大,安装的位置越高产生的侧向拉力越大,安装斜拉索时需要清空桥面,利用卷扬机配合塔吊同步作业才能将斜拉索安装到索塔上,并且在未完成对称安装之前,斜拉索对索塔的不对称侧向拉力非常大,对索塔的结构强度形成很大的考验。

3、中国专利2023102774449公开了《一种斜拉桥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法》,利用各预埋梁配合位于己浇筑号块顶面边上的各上托梁作为悬臂浇筑边跨侧和主跨侧的1号节段至以后顺序号各节段及合龙段的相邻待浇节段的悬臂浇筑支撑骨架,或利用各预埋梁配合位于己浇筑号块顶面边上的各上托梁及斜拉索作为悬臂浇筑边跨侧和主跨侧的1号节段至以后顺序号各节段及合龙段相邻待浇节段的悬臂浇筑支撑骨架,该施工方法无需采用传统挂篮和满堂脚手架进行现浇箱梁的悬浇施工,对桥面整体结构损伤少、工序简单。但由于浇筑支撑骨架的悬臂长度受限,为避免桥面过度下垂,采用这种悬臂浇筑法施工的箱梁节段达到一定长度以后就要结合满堂脚手架搭建现浇箱梁的浇筑支撑骨架。另外,该施工方法在安装斜拉索时仍存在索塔侧向受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缩短箱梁施工过程中占用道路的时间、减小斜拉索安装过程中索塔的侧向受力。

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一:索塔承台施工完成之后,在索塔承台上建筑墩柱,在墩柱上浇筑节段一箱梁混凝土及索塔下部实心段,在索塔下部实心段的上方建筑索塔主体段,在索塔主体段的中轴线位置预留上下贯通的拉索升降通道,并且在索塔上设计高度位置预留用于安装斜拉索的塔端安装位,所述塔端安装位是固定设置在拉索升降通道侧面的索塔内侧壁上的拉索承台;

4、步骤二:在索塔的两侧对称建筑箱梁和带有桥端安装位的受力箱梁;

5、步骤三:安装斜拉索,在索塔主体段两侧的桥面上同时展开两根相同长度的斜拉索,在拉索升降通道底部将两根斜拉索的塔端连接在一起;将连接在一起的斜拉索塔端提升到设计高度并放置到拉索承台上;将斜拉索的桥端安装到受力箱梁的桥端安装位;

6、步骤四:重复执行上述步骤二和步骤三,直到全部斜拉索安装完成。

7、通过本方案,索塔两侧的斜拉索在索塔的底部完成连接、同时提升到设计高度,可以缩短斜拉索的安装时间,安装过程中索塔只承受提升斜拉索产生的压力,有利于减小索塔的侧向受力,提高索塔的稳定性。

8、优选地,在步骤一,在索塔主体段的上端设置有盖梁,在盖梁的上端安装卷扬机;在步骤三,两根斜拉索的塔端通过鞍桥连接在一起,所述两根斜拉索分别连接在鞍桥的两端;所述鞍桥的两端设置有吊耳,通过连接在吊耳上的卷扬机的钢丝绳将鞍桥和斜拉索塔端提升到设计高度之后,利用连接在吊耳上的导向索将鞍桥朝向拉索承台的方向拉动,将鞍桥放置到拉索承台上。

9、通过本方案,索塔主体段上端的盖梁将拉索升降通道两侧的索塔连接在一起,可以提高索塔上端的稳定性;通过鞍桥连接斜拉索塔端可以方便施工操作。

10、优选地,在步骤一,所述拉索承台上设置有卡位槽,在步骤三,将斜拉索塔端放置到拉索承台上、卡进卡位槽中。

11、通过本方案,可以保证斜拉索塔端安装后的稳定性、不会从拉索承台上滑落。

12、优选地,在步骤一,建筑索塔主体段时,在拉索升降通道两侧的索塔主体段上对称预设预应力梁安装孔;在步骤四:全部斜拉索安装完成之后,在预应力梁安装孔中插入并固定预应力梁。

13、通过本方案,可以提高索塔主体段中部的结构强度。

14、优选地,所述鞍桥包括两端带有端板的工作仓,所述工作仓的上端设置有连通其内腔的人孔,工作仓两端的上部带有连接卷扬机的吊耳,所述端板上固定插装有用于安装斜拉索的导引管。

15、通过本方案,可以方便地连接斜拉索塔端并且方便调节斜拉索的张力。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可有效缩短现浇箱梁斜拉桥施工过程中占用道路的时间、减小斜拉索安装过程中索塔的侧向受力,提高索塔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在索塔主体段(4)的上端设置有盖梁(41),在盖梁(41)的上端安装卷扬机(42);在步骤三,两根斜拉索的塔端通过鞍桥连接在一起,所述两根斜拉索分别连接在鞍桥的两端;所述鞍桥的两端设置有吊耳(13),通过连接在吊耳上的卷扬机(42)的钢丝绳将鞍桥和斜拉索塔端提升到设计高度之后,利用连接在吊耳上的导向索将鞍桥朝向拉索承台(6)的方向拉动,将鞍桥放置到拉索承台(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所述拉索承台(6)上设置有卡位槽(61),在步骤三,将斜拉索塔端放置到拉索承台(6)上、卡进卡位槽(6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建筑索塔主体段(4)时,在拉索升降通道(5)两侧的索塔主体段(4)上对称预设预应力梁安装孔(43);在步骤四:全部斜拉索(9)安装完成之后,在预应力梁安装孔(43)中插入并固定预应力梁(4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鞍桥包括两端带有端板(10)的工作仓(11),所述工作仓(11)的上端设置有连通其内腔的人孔(12),工作仓(11)两端的上部带有连接卷扬机(42)的吊耳(13),所述端板(10)上固定插装有用于安装斜拉索(9)的导引管(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在索塔主体段(4)的上端设置有盖梁(41),在盖梁(41)的上端安装卷扬机(42);在步骤三,两根斜拉索的塔端通过鞍桥连接在一起,所述两根斜拉索分别连接在鞍桥的两端;所述鞍桥的两端设置有吊耳(13),通过连接在吊耳上的卷扬机(42)的钢丝绳将鞍桥和斜拉索塔端提升到设计高度之后,利用连接在吊耳上的导向索将鞍桥朝向拉索承台(6)的方向拉动,将鞍桥放置到拉索承台(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所述拉索承台(6)上设置有卡位槽(61),在步骤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睿李龙深高世龙仲昭飞宋培良张明军王猛武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