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2078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包括用以承载所述相机的且可带动相机旋转的转动平台;连接在所述转动平台底部的第一固定架;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一调节组件;相机镜头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上;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被配置为用以驱动相机镜头沿Z方向往复移动。本申请的方案中,转动平台旋转可以带动相机旋转,以调节相机的拍摄角度;第一固定架可以将第一调节组件以及连接在第一调节组件上的相机镜头与转动平台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而且还可以保证相机本体与相机镜头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第一调节组件驱动相机镜头沿Z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实现相机镜头的对焦,使相机拍照更加清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相机对焦。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视觉检测行业越来越强盛,特别是手机屏幕、平板屏幕等的检测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屏幕生产商的对视觉检测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检测的精度越来越苛刻。现有相机的对焦精度低,不能实现相机的全方位调焦,而且现有相机镜头自动调焦为齿轮调节,齿轮与齿轮之间的间隙比较大,且很难消除,导致自动对焦精度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相机镜头对焦精度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包括

4、用以承载所述相机的且可带动相机旋转的转动平台;

5、连接在所述转动平台底部的第一固定架;

6、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一调节组件;

7、相机镜头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上;

8、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被配置为用以驱动相机镜头沿z方向往复移动。

9、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沿z方向设置的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的第一驱动件;

10、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的第一导向组件;

11、相机镜头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上;

12、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带动相机镜头沿z方向往复移动。

13、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侧边包括有沿z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光电开关;

14、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有第一位移片;

15、所述第一光电开关被配置为用以感应第一位移片在z方向上的移动距离。

16、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对焦装置还包括承载架;

17、所述承载架包括有底板,所述转动平台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转轴的轴线沿y方向设置。

18、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对焦装置还包括

19、连接在所述承载架底部的第二固定架;

20、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连接的第二调节组件;

21、所述转动平台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连接;

22、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被配置为用以驱动所述转动平台绕所述转轴旋转。

23、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

24、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第二驱动件;

25、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上的第二导向组件;

26、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转动平台绕所述转轴旋转。

27、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连接的且沿z方向延伸设置的顶升件;

28、与所述顶升件的一端部铰接的转动件;

29、所述转动件远离所述顶升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平台的一侧连接;

30、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转动件在所述顶升件的驱动下转动,所述转动平台在所述转动件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旋转。

31、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承载架的底板上包括有贯穿孔;

32、所述转动件穿过所述贯穿孔与所述转动平台的一侧连接。

33、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对焦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承载架一侧的用以驱动承载架以x方向为轴转动的第三调节组件。

34、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对焦装置还包括:沿z方向延伸设置的第四调节组件;

35、所述第四调节组件与所述承载架的侧板连接;

36、所述承载架被配置为可沿所述第四调节组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3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38、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中,转动平台旋转可以带动相机旋转,以调节相机的拍摄角度;第一固定架可以将第一调节组件以及连接在第一调节组件上的相机镜头与转动平台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而且还可以保证相机本体与相机镜头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第一调节组件驱动相机镜头沿z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实现相机镜头的对焦,使相机拍照更加清晰。

39、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中,通过第四调节组件调节相机在z方向上的大致位置,再通过第三调节组件调节相机以x方向为轴线的偏转角度,通过第二调节组件调节相机以y方向为轴线的偏转角度,通过转动平台调节相机以z方向为轴线的转动角度,最后再通过第一调节组件调节相机镜头的焦距,实现相机的全方位自动对焦,对焦精度高,能够满足拍照检测要求。实际应用中,当设定好参数后,切换机种时自动切换无需人工调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沿Z方向设置的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的第一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侧边包括有沿Z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光电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装置还包括承载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装置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连接的且沿Z方向延伸设置的顶升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的底板上包括有贯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承载架一侧的用以驱动承载架以X方向为轴转动的第三调节组件。</p>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装置还包括:沿Z方向延伸设置的第四调节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沿z方向设置的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的第一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侧边包括有沿z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光电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装置还包括承载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装置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相机的对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双成朱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