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防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00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自防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自防水混凝土由下列材料组成:水泥、砂子、骨料、水、添加剂、防水剂;所述骨料为碎石,所述防水剂为聚合物改性剂;其中,水泥:10‑15份;砂子:25‑35份;碎石:40‑50份;水:10‑15份;添加剂:5‑10份;聚合物改性剂:1‑5份;所述添加剂包括增塑剂、减水剂和加速剂;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材料;步骤二:调配混凝土;步骤三:搅拌混凝土;步骤四:浇筑混凝土;步骤五:养护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聚合物改性剂,聚合物改性剂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张强度和耐久性,能够填充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和微裂缝,增加混凝土的紧密性和致密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水性和抗渗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具体涉及自防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建筑和土木领域,混凝土一般采用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混合而成。普通混凝土成形后,往往会出现渗水甚至漏水的情况。对于渗水和漏水的原因,行业内一般归结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混凝土内部本身存在一些裂缝或者细小通道,在水压等外力下,水缓慢从一面渗到另一面;另一类是由于毛细管效应,由于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差异,使得水从一面被吸到另一面。由于上述的渗水或者漏水原因的存在,对于建筑的外层混凝土,比如屋顶、外立面以及厨卫,就会对室内造成损坏,严重影响居住的舒适度;

2、目前,在对屋顶、外立面以及厨卫进行施工时,多为在墙体上涂刷防水涂料以提高墙体防水效果,尤其对于卫生间墙体,由于家庭人员日常洗浴,使得卫生间内墙体处于潮湿状态,从而需要提高卫生间墙体的防水性,以避免卫生间内墙体潮湿导致室内装修损坏的情况;因而部分建筑在卫生间墙体建造时,会选用自防水混凝土浇筑,传统的自防水混凝土多为在混凝土制备时增加硅酸盐防水剂以提高防水性,但是,硅酸盐防水剂的耐久性较差,在长期使用和环境侵蚀下,硅酸盐防水剂易逐渐失去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防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自防水混凝土由下列材料组成:水泥、砂子、骨料、水、添加剂、防水剂;所述骨料为碎石,所述防水剂为聚合物改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防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增塑剂、减水剂和加速剂;其中,增塑剂:0.1-1.5份;减水剂:0.1-2份;加速剂:0.5-3份。

3.自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自防水混凝土,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防水混凝...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防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自防水混凝土由下列材料组成:水泥、砂子、骨料、水、添加剂、防水剂;所述骨料为碎石,所述防水剂为聚合物改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防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增塑剂、减水剂和加速剂;其中,增塑剂:0.1-1.5份;减水剂:0.1-2份;加速剂:0.5-3份。

3.自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自防水混凝土,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设备包括搅拌桶,搅拌桶的外侧底部位置固定有用于对搅拌桶支撑的支撑架,搅拌桶顶部呈开口状,搅拌桶内中部位置固定有搅拌筒一,搅拌桶内且位于搅拌筒一外侧呈环形阵列固定有搅拌筒二,搅拌筒一、搅拌筒二底部与搅拌桶内底壁之间均存在间隙,相邻两个搅拌筒二之间均固定有与搅拌桶固接的定位块,多个定位块均延伸至搅拌筒一、搅拌筒二上方,且多个定位块顶部固定有定位板,搅拌筒二内安装有用于对其内部封堵或取消封堵的封堵件,定位板上且位于搅拌筒二内安装有搅拌机构,定位板上且位于搅拌筒一内安装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底部延伸至搅拌筒一下方与搅拌桶内底壁接触,输送机构用于将搅拌桶内混凝土沿搅拌筒一向上输送,搅拌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健宋志强刘许江岳亚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