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环式二醇化合物、树脂改性剂、使用该树脂改性剂的树脂和该树脂的用途制造技术_技高网

环式二醇化合物、树脂改性剂、使用该树脂改性剂的树脂和该树脂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817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改性剂、使用该树脂改性剂的树脂及其用途。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作为用于聚碳酸酯树脂、聚酯碳酸酯树脂等的树脂改性剂和原料有用的环式二醇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涉及包含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改性剂、使用该树脂改性剂的树脂和该树脂的用途。[式(1)中,R1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C1‑4烷基或苯基。X为直接键合或式(Y)所示的二价基团。[式(Y)中,R2和R3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烷基或芳基,或者R2和R3可相互键合并与相邻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该环可被烷基取代。n为0或1。*表示键合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式二醇化合物、树脂改性剂、使用该树脂改性剂的树脂和该树脂的用途


技术介绍

1、作为聚酯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原料,已知各种环状二醇化合物。作为可工业化获得的环式二醇化合物,有1,4-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二醇、2,2-双(4-羟基环己基)丙烷(氢化双酚a)等。此外,还根据要制造的树脂的用途报道了各种环式二醇化合物。

2、例如,关于光学用途(例如光学透镜)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减少着色、改善透明性等树脂的光学特性为目的,报道了使用含有具有芴环结构的特定的芳香族二醇化合物的二醇成分来进行制造的方法(专利文献1),另外,报道了以特定比例使用特定的含芴二羟基化合物和其它二羟基化合物来进行制造的方法(专利文献2)等。

3、但是,聚酯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等树脂的特性根据使用树脂的各个应用领域而涉及多方面,正在对能够满足这些领域所要求的树脂特性的环式二醇化合物进行探索。尤其是在将树脂用于光学用途的情况下,需要能够提高该树脂的光学特性的环式二醇化合物。

4、专利文献3记载了具有1,4-环己烷二酮的二缩醛结构(二螺结构)的二醇化合物。专利文献4和5记载了将具有二螺结构的二醇化合物用作树脂的原料,但是没有记载可用作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改性剂。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4803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01867号公报

9、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8/074305号

10、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21-134151号公报

11、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9-0147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用于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改性剂、使用该树脂改性剂的树脂及其用途。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课题还在于,提供作为用于聚碳酸酯树脂、聚酯碳酸酯树脂等的树脂改性剂和原料有用的环式二醇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4、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式(1)所示的具有二缩醛结构的环式二醇化合物作为结构单元并入到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碳酸酯树脂中,可以对该树脂的物性进行改性而制造具有新物性的树脂。基于所述见解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5、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包含环式二醇化合物的树脂改性剂、使用该树脂改性剂的树脂和该树脂的用途。

6、[项1]

7、一种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改性剂,其包含式(1)所示的化合物。

8、

9、[式中,r1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c1-4烷基或苯基。x为直接键合(单键)或式(y)所示的二价基团。

10、

11、[式中,r2和r3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烷基或芳基,或者r2和r3可相互键合并与相邻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该环可被烷基取代。n为0或1。*表示键合位置。]]

12、[项2]

13、根据[项2]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式(y)所示的二价基团中,n为0时,r2和r3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c1-6烷基或苯基,或者r2和r3可相互键合并与相邻的碳原子一起形成5~12元环,该环可被c1-3烷基取代,n为1时,r2和r3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或c1-6烷基。

14、[项3]

15、根据[项1]或[项2]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x为直接键合(单键)。

16、[项4]

17、根据[项3]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r1相同或不同,为c1-4烷基。

18、[项5]

19、根据[项1]或[项2]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不包括x为式(y)所示的二价基团、n为0、r2和r3均为甲基的情况。

20、[项6]

21、根据[项5]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r2或r3中的任意一者为芳基(特别是苯基),另一者为氢原子或c1-6烷基(特别是c1-3烷基)。

22、[项7]

23、根据[项1]~[项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树脂改性剂为用于光学材料的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改性剂。

24、[项8]

25、式(1b)所示的化合物。

26、

27、[式中,r11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

28、[项9]

29、一种树脂改性剂,其包含[项8]所述的化合物。

30、[项10]

31、根据[项9]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树脂改性剂为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改性剂。

32、[项11]

33、根据[项9]或[项10]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树脂改性剂为用于光学材料的树脂的树脂改性剂。

34、[项12]

35、一种式(1b)所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式(3b)所示的化合物与式(4a)所示的化合物反应的步骤。

36、

37、[式中,r11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

38、[项13]

39、一种对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进行改性的方法,其使用[项1]~[项11]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对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进行改性。

40、[项14]

41、根据[项13]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进行改性的方法为通过调节作为原料的全部多元醇中的[项1]~[项11]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改性剂的含量来调节共聚后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的选自由玻璃化转变温度、折射率和阿贝数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特性的方法。

42、[项15]

43、一种树脂,其为含有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树脂,其中,该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碳酸酯树脂。

44、

45、[式中,r1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c1-4烷基或苯基。x为直接键合或式(y)所示的二价基团。

46、

47、[式中,r2和r3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烷基或芳基,或者r2和r3可相互键合并与相邻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该环可被烷基取代。n为0或1。*表示键合位置。]]

48、[项16]

49、一种树脂,其含有式(2a)所示的结构单元。

50、

51、[式中,r11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xa为直接键合(单键)或式(y1)所示的二价基团。

52、

53、[式中,r21和r31中的任意一者为氢原子、另一者为氢原子或甲基,或者r21和r31可相互键合并与相邻的碳原子一起形成6元环,该环可被1~3个甲基取代。*表示键合位置。]]

54、[项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改性剂,其包含式(1)所示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式(Y)所示的二价基团中,n为0时,R2和R3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C1-6烷基或苯基,或者R2和R3可相互键合并与相邻的碳原子一起形成5~12元环,该环可被C1-3烷基取代,n为1时,R2和R3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或C1-6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X为直接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R1相同或不同,为C1-4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不包括X为式(Y)所示的二价基团、n为0、R2和R3均为甲基的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R2或R3中的任意一者为芳基,另一者为氢原子或C1-6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树脂改性剂为用于光学材料的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改性剂。

8.式(1B)所示的化合物,

9.一种树脂改性剂,其包含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树脂改性剂为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改性剂。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树脂改性剂为用于光学材料的树脂的树脂改性剂。

12.一种式(1B)所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式(3B)所示的化合物与式(4A)所示的化合物反应的步骤,

13.一种对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进行改性的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对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进行改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进行改性的方法为通过调节作为原料的全部多元醇中的权利要求1~6和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改性剂的含量来调节共聚后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的选自由玻璃化转变温度、折射率和阿贝数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特性的方法。

15.一种树脂,其为含有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树脂,其中,该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碳酸酯树脂,

16.一种光学构件,其含有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树脂。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改性剂,其包含式(1)所示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式(y)所示的二价基团中,n为0时,r2和r3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c1-6烷基或苯基,或者r2和r3可相互键合并与相邻的碳原子一起形成5~12元环,该环可被c1-3烷基取代,n为1时,r2和r3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或c1-6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x为直接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r1相同或不同,为c1-4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不包括x为式(y)所示的二价基团、n为0、r2和r3均为甲基的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r2或r3中的任意一者为芳基,另一者为氢原子或c1-6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改性剂,其中,树脂改性剂为用于光学材料的聚碳酸酯树脂或聚酯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改性剂。

8.式(1b)所示的化合物,

9.一种树脂改性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一纮广祥二北川幸绪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