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处理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67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频处理器具,其是自电源供给高频电流来使用的高频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该高频处理器具包括一对钳子构件和操作线;上述一对钳子构件通过转动轴相互连结;上述操作线的顶端部能转动地与上述一对钳子构件的基端部相连接、上述操作线的基端部与上述电源电连接,上述一对钳子构件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进行处理的能导通的电极部和覆盖上述电极部的至少一部分地安装的绝缘部,上述操作线与上述电极部电连接,上述钳子构件的包括电连接上述操作线与上述电极部的部位在内的比上述转动轴靠基端侧的导电性的外表面不会露出地被上述绝缘部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以高频电流来进行使用的高频处理器具
技术介绍
以往,/〉知一种自高频电源对处置部通以高频电流、对患者的体腔内组织进行各种手术的高频处理器具。作为代表性的高频处理器具,公知有专利文献l所述的高频钳子。该高频钳子能够在对操作线进行进退操作时使钳子片开闭,该操作线与用于在体内进行处理的一对钳子片的基端相连接。在上述的高频钳子中,钳子片以及操作线都是由导体即金属形成的。操作线的基端侧在供操作者对操作线进行操作的操作部处与高频电源相连接,所供给的高频电流经过操作线流向钳子片。专利文献l:曰本对争开2005_58344号7>才艮但是,在专利文献l所述的高频钳子中, 一对钳子片在设于钳子片的基端侧的枢轴支承部处转动自如地相连结。因此,在通过操作线的操作打开钳子片时,操作线所连接的钳子片的基端也以枢轴支承部为中心打开而突出,所以容易接触体腔内的组织。在钳子片以及操作线中如上所述那样流有高频电流,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钳子片的基端及其附近的操作线接触该组织时,高频电流自接触部位泄露而使钳子片的处理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所供给的高频电流自进行处理的部位之外的部位泄露、从而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处理的高频处理器具。本专利技术的第l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高频处理器具,其是自电源供给高频电流来使用的高频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该高频处理器具包括一对钳子构件和操作线;上述一对钳子构件通过转动轴相互连结;上述操作线的顶端部能转动地与上述一对钳子构件的基端部相连接、基端部与上述电源电连接,上述一对钳子构件的至少 一个包括能导通的电极部和覆盖上述电极部的至少 一部分地安装的绝缘部,上述操作线与上述电极部电连接,上述钳子构件的包括电连接上述操作线与上述电极部的部位在内的比上述转动轴靠基端侧的导电性的外表面不会露出地被上述绝缘部覆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高频处理器具,利用绝缘部能防止被供给到钳子构件中的高频电流自比转动轴靠基端侧的导电性的外表面泄漏。上述操作线也可以具有形成在上述顶端部上的环状的连接部,上述电极部具有形成在比上述转动轴靠基端侧位置的卡定突起,通过使上述卡定突起插入到上述连接部中而使上述操作线与上述电极部电连接。此时,能够较好地防止操作线自钳子构件脱落。上述电4及部也可以具有形成在比上述转动轴靠基端侧位置的嵌合孔,上述操作线具有安装在上述顶端部上的嵌合轴,通过使上述嵌合轴转动自如地嵌合在上述嵌合孔中而使上述操作线与上述电极部电连接。此时,能够提高操作线与电极部的组装性。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高频处理器具,其是自电源供给高频电流来使用的高频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该高频处理器具包括一对钳子构件和操作线;上述钳子构件通过转动轴相互连结;上述操作线的顶端部能转动地与上述一对钳子构件的基端部相连接、基端部与上述电源电连接,上述一对钳子构件的至少一个包括能导通的电极部和覆盖上述电极部的至少一部分地安装的绝缘部,上述绝缘部覆盖具有上述电极部的上述钳子构件的比上述转动轴靠基端侧的外表面,在具有上述电极部的上述钳子构件的基端部形成有用于贯穿上述绝缘部以及上述电极部的贯穿孔,上述操作线的至少包括顶端在内的区域除了位于上述贯穿孔内的部分之外的部分被绝缘覆盖并插入到上述贯穿孔内,上述操作线与上述电极部在上述贯穿孔内被电连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高频处理器具,由于操作线的与电极部导通的部分之外的部分是被绝缘覆盖的,因此能够防止被供给到钳子构件中的高频电流自电极部之外的部位泄露。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高频处理器具,能够防止被供给的高频电流自进行处理的部位之外的部位泄露,从而能够高效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第l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的整体图。图2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l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的第2钳子构件的图。图2B是从下侧观察图l的钳子构件后得到的图。图3是表示该第2钳子构件与操作线的连接部位的图。图4是表示该连接部位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使用该高频处理器具的处理器具时的动作的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的第2钳 子构件与操作线的连接部位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该连接部位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高频处理器具的第2钳 子构件与操作线的连接部位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该连接部位的剖视图。图IO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的第2 钳子构件以及操作线的图。图11是表示该第2钳子构件的与该操作线连接的部位的分 解立体图。图12是该连接部位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高频处理器具的第2钳 子构件与操作线的连接部位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该连接部位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 ~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l实施方式的高频处 理器具。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l自未图示的电源供给高 频电流来使用,如图l所示,包括用于对体腔内组织进行处理 的处理部2、用于4喿作处理部2的才乘作部3、和用于连4妻处理部2 和才乘作部3的插入部4。处理部2的第l钳子构件5和第2钳子构件6这一对钳子构件 通过基端侧的转动轴7彼此转动自如地相连结。操作线8与各钳 子构件5、 6的比转动轴7靠基端侧的位置相连接,并且操作线8 通过插入部4内而与才喿作部3相连才妄。在图l中位于上侧的第l钳子构件5由氧化铝、氧化锆这样 的陶瓷构件构成、或由聚四氟乙烯(PTFE)、 PEEK(聚醚醚酮、注册商标)等树脂构成,具有绝缘性。另外,还能利用由 不锈钢等金属构成而在表面进行绝缘涂敷而成的构件替代上述 结构。图2A是表示在图l中位于下侧的第2钳子构件6的图,图2B 是从图1中的下侧观察第2钳子构件6后得到的图。第2钳子构件 6包括由不锈钢等导体形成且用于进行处理的电极部9和由与 第l钳子构件5相同材料形成的绝缘部IO。比第2钳子构件6的转动轴7更靠近顶端侧的可动区域基本 上只由电极部9构成,与第1钳子构件的顶端侧相对的部分作为 用于对体腔内组织进行处理的处理电极ll而起作用。另 一方 面,如图2B以及图3所示,电极部9中的包括供转动轴7通过的 轴孔9A的周围在内的比处理电极ll靠基端侧的区域被绝缘部 IO夹持,组装起来时使导电性的外表面不会露出地被绝缘部IO 覆盖。操作线8的顶端自设在绝缘部10上的缺口 IOA插入而与电 极部9电连J妄。#:作线8的除了插入到缺口 IOA中的部分之外的 部分被绝缘覆盖。绝缘覆盖既可以使用绝缘性软管实施,也可 以利用绝缘涂敷等方法实施。图4是表示操作线8与电极部9的连接部位的构造的分解立 体图。操作线8的顶端(连接部)8A形成为环状,突出设置在 电极部9上的突起(卡定突起)9B贯穿顶端8A从而使操作线8 卡定在电才及部9上。电极部9的基端侧被构成绝缘部10的第l绝 缘构件12以及第2绝缘构件13夹持地覆盖。在图4中位于下侧的第1绝缘构件12上il有具有与电极部9 相对应的形状的凹部12A。另一方面,在位于上侧的第2绝缘构 件13上形成有能收容突起9B的嵌合孔13A。即、大致形成为板状的电极部9的基端侧区域被收容在第1绝缘构件12的凹部12A内,并且贯穿操作线8的顶端8A的突起 9B在嵌合于第2绝缘构件13的嵌合孔13A中的状态下被夹在第 1绝缘构件12与第2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频处理器具,其是自电源供给高频电流来使用的高频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对钳子构件,通过转动轴相互连结; 操作线,其顶端部能转动地与上述一对钳子构件的基端部相连接,其基端部与上述电源电连接; 上述一对钳 子构件的至少一个包括能导通的电极部和覆盖上述电极部的至少一部分地安装的绝缘部; 上述操作线与上述电极部电连接; 上述钳子构件的包括电连接上述操作线与上述电极部的部位在内的比上述转动轴靠基端侧的导电性的外表面不会露出地被上述绝缘部 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7-23 2008-1896861.一种高频处理器具,其是自电源供给高频电流来使用的高频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钳子构件,通过转动轴相互连结;操作线,其顶端部能转动地与上述一对钳子构件的基端部相连接,其基端部与上述电源电连接;上述一对钳子构件的至少一个包括能导通的电极部和覆盖上述电极部的至少一部分地安装的绝缘部;上述操作线与上述电极部电连接;上述钳子构件的包括电连接上述操作线与上述电极部的部位在内的比上述转动轴靠基端侧的导电性的外表面不会露出地被上述绝缘部覆盖。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频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线具有形成在上述顶端部的环状的连接部;上述电极部具有形成在比上述转动轴靠基端侧位置的卡定突起;通过使上述卡定突起插入到上述连接部中而使上述操作线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哲也渡边浩良木村惠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