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64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8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包括箱体、至少两个电池单体和定位梁。其中,至少两个电池单体设置在箱体内,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容置槽;定位梁与箱体固定,定位梁适配在容置槽内,以阻止定位梁和电池单体之间的沿容置槽宽度方向的位移。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具有稳定性好、装配效率高及成本低的优点。本申请的电池用于给用电装置提供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池在生活和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小到搭载电池的手机、笔记本、小型化的可穿戴设备,大到搭载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已被广泛使用;另外,电池也还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储能领域等。通常电池可以是由至少两个电池单体固定形成的电池模块,又或是可以至少两个电池单体或电池模块容于箱体后形成的电池包。

2、其中,通常在电池单体底部涂固定胶与箱体进行固定,以及在相邻两个电池单体的壳体外壁涂固定胶以将其固定,但在电池振动或冲击下电池极易脱胶,脱胶的电池会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而引起其他部件失效,且固定胶的使用量过大,生产成本较高,同时至少两个电池单体组设成电池时,装配效率低。即上述方案存在电池稳定性差、装配效率低及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具有电池稳定性好、装配效率高及成本低的优点。

2、本申请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箱体、至少两个电池单体和定位梁。其中,至少两个电池单体设置在箱体内,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容置槽;定位梁与箱体固定,定位梁适配在容置槽内,以阻止定位梁和电池单体之间的沿容置槽宽度方向的位移。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电池单体的壳体上设置有与定位梁适配的容置槽,这样,在定位梁固定在箱体的状态下,通过容置槽与定位梁的配合,可以限制电池单体和定位梁沿容置槽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运动,从而可阻止电池单体相对于箱体沿容置槽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运动。这样,将至少两个电池单体容置于箱体内时,可通过箱体上固定的定位梁与电池单体的容置槽相互配合限位,提高电池的装配效率,且因不需要在电池单体之间设置过多固定胶来限位电池单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电池装配成本较低,同时还可避免因固定胶脱落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因此,使得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电池稳定性好、装配效率高及成本低的优点。

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单体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极组件,容置槽由壳体的侧壁朝向电极组件内凹形成,容置槽朝向电极组件的一侧壁与电极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6、由于容置槽由壳体的侧壁朝向电极组件内凹形成,考虑到避免形成容置槽的侧壁会干涉到电极组件,因此,容置槽朝向电极组件的一侧壁与电极组件之间需具有间隙。

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容置槽朝向电极组件的一侧壁与电极组件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3mm。

8、由于壳体内的电极组件与壳体的内壁形成的间隙空间有限,将容置槽内凹至该间隙空间时,在保证容置槽朝向电极组件的一侧壁不与电极组件干涉的状态下,可尽可能最大化利用该间隙空间。为此,将容置槽朝向电极组件的一侧壁与电极组件之间的最小间隙设置成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3mm的范围内,一方面可避免容置槽与电极组件干涉;另一方面以上最小间隙范围可为考虑电极组件因生热膨胀接近容置槽,而留置允许空间。

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梁沿容置槽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容置槽沿自身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定位梁的至少部分适配在容置槽内。

10、这其中,将容置槽沿自身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形的结构,相对应的定位梁沿容置槽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设计,可相对增加电池单体的壳体与定位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电池单体与定位梁之间限位的稳定性。

1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梁沿容置槽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容置槽沿自身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定位梁的至少部分适配在容置槽内。

12、这里,将容置槽沿自身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的结构,定位梁沿容置槽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的设计,使得容置槽与定位梁配合的更紧固,不易脱出,从而提升电池装配的稳定性。

1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梁呈直线型,容置槽为直线槽。

14、由于直线型的定位梁及直线型的容置槽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电池单体之间的配合,以提高电池装配效率,同时因沿定位梁的延伸方向上容置槽与定位梁之间没有限位作用,可便于沿定位梁的延伸方向上将电池单体装配或拆卸于箱体内。

1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梁呈曲线型,容置槽为曲线槽,以阻止定位梁和电池单体之间的沿平行于定位梁自身延伸上方向上的位移。

16、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阻止定位梁和电池单体之间沿容置槽宽度方向的位移的基础上,定位梁呈曲线型,并与曲线型的容置槽配合的设计,还阻止了定位梁和电池单体之间沿容置槽延伸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稳定性。

1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容置槽的延伸方向与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一致。

18、由于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通常与箱体的底壁所在平面垂直,且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上的端部通常要设置端盖组件,容置槽的延伸方向与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一致的设计,可防止定位梁碰触至电池单体上的相关零部件。

1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容置槽沿自身的延伸方向上贯通于壳体。

20、以上如此设计,便于电池单体沿定位梁的延伸方向上配合安装在定位梁上;同时,容置槽贯通于壳体可增加定位梁与容置槽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容置槽与定位梁在沿容置槽宽度方向上的限位作用。

2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梁,定位梁竖直间隔固定在箱体的同一侧上,用于使至少两个电池单体形成一体式阵列结构。

22、由于一个定位梁可至少与两个相邻的电池单体配合限位,在箱体的同一侧上至少竖直间隔固定有至少两个定位梁的状态下,至少两个定位梁可实现至少两个电池单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以使至少两个电池单体形成一体式阵列结构。

2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梁为导热材质,用于在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传递热量。

24、由于定位梁为导热材质可以将与其限位配合的任一电池单体的热量传递至定位梁上,在一个定位梁与两个电池单体配合限位时,可用于在与其配合限位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传递热量,从而提升电池各处温度的均匀性以有助于电池的散热。

2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梁为中空的密封结构,且定位梁的侧壁为导热材质,定位梁内具有冷却介质,定位梁用于在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传递热量。

26、这其中,中空密封结构且为导热材质的定位梁,一方面可节省定位梁的材料成本;另一方面中空密封结构内具有的冷却介质,可有效将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电池的散热速率,同时由于定位梁位于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可提高电池单体内各处温度的均匀性,从而提升电池的使用周期。

2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梁与容置槽之间填充有导热层,导热层用于在壳体和定位梁之间传递热量。

28、由于定位梁和容置槽之间配合时难免两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极组件,所述容置槽由所述壳体的侧壁朝向所述电极组件内凹形成,所述容置槽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壁与所述电极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壁与所述电极组件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沿所述容置槽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容置槽沿自身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定位梁的至少部分适配在所述容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沿所述容置槽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所述容置槽沿自身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定位梁的至少部分适配在所述容置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呈直线型,所述容置槽为直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呈曲线型,所述容置槽为曲线槽,以阻止所述定位梁和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的沿平行于所述定位梁自身延伸上方向上的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沿自身的延伸方向上贯通于所述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定位梁,所述定位梁竖直间隔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同一侧上,用于使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单体形成一体式阵列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为导热材质,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传递热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为中空的密封结构,且所述定位梁的侧壁为导热材质,所述定位梁内具有冷却介质,所述定位梁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传递热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与所述容置槽之间填充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用于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定位梁之间传递热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设有所述容置槽的第一侧壁和未设置所述容置槽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为不同材质的结构,所述第一侧壁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导热系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容置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方形壳体,所述方形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具有所述容置槽,相邻的两个所述方形壳体上对位设置的两个所述容置槽对应拼接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定位梁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17.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极组件,所述容置槽由所述壳体的侧壁朝向所述电极组件内凹形成,所述容置槽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壁与所述电极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壁与所述电极组件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沿所述容置槽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容置槽沿自身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定位梁的至少部分适配在所述容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沿所述容置槽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所述容置槽沿自身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定位梁的至少部分适配在所述容置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呈直线型,所述容置槽为直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呈曲线型,所述容置槽为曲线槽,以阻止所述定位梁和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的沿平行于所述定位梁自身延伸上方向上的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沿自身的延伸方向上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加浩唐代春林宇倩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