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604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属于拖车钩盖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绘制出拖车钩盖模型;设置拖车钩盖模型的旋转轴;拖车钩盖沿着旋转轴旋转,每间隔固定角度做旋转,其阵列数据形成运动包络,判断运动包络与环境件间隙D,若D≥0.3mm则,拖车钩盖布置合理;若D<0.3mm,则对拖车钩盖数据模型的局部数据结构,或者将D<0.3mm尖锐区域修改为圆滑曲面,然后重复校核及修改拖车钩盖数据模型,直至使D≥0.3mm;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前期设计阶段,根据用户使用工况,对两种常见形式的拖车钩盖进行安装/拆卸操作过程校核。结合周边环境件的尺寸公差,确定合理的配合间隙,避免了出件后拆装拖车钩盖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拖车钩盖测试,具体的说是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


技术介绍

1、乘用车前后区域安装有拖车钩盖,用于遮挡拖车口;在使用拖车钩牵引车辆时,则需要拆卸掉拖车钩盖。拖车钩盖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如出现零件损坏、断裂、变形、脱落、卡死、干涉等使用功能失效现象,会引起客户抱怨,增加维修成本,有损品牌形象。现有的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是通过设计经验来判断是否可行,没有系统的检查方法,多数是通过增大拖车钩盖与环境件配合间隙或出件验证来规避问题,配合间隙的增大会导致拖车钩盖尺寸增加,造成视觉突兀不精致,设计冗余浪费材料;出件后验证,验证失败则需重新调整设计数据并进行模具更改,增加了研发费用和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具体步骤为绘制出拖车钩盖模型;设置拖车钩盖模型的旋转轴;拖车钩盖沿着旋转轴旋转,每间隔固定角度做旋转,其阵列数据形成运动包络,判断运动包络与环境件间隙d,若d≥0.3mm则,拖车钩盖布置合理;若d<0.3mm,则对拖车钩盖数据模型的局部数据结构,或者将d<0.3mm尖锐区域修改为圆滑曲面,然后重复校核及修改拖车钩盖数据模型,直至使d≥0.3mm;本专利技术根据前期设计阶段,根据用户使用工况,对两种常见形式的拖车钩盖进行安装/拆卸操作过程校核。结合周边环境件的尺寸公差,确定合理的配合间隙,避免了出件后拆装拖车钩盖困难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绘制出拖车钩盖模型;

4、s2设置步骤s1中的拖车钩盖模型的旋转轴;

5、s3拖车钩盖沿着旋转轴旋转,每间隔固定角度做旋转,其阵列数据形成运动包络,判断运动包络与环境件间隙d,

6、若d≥0.3mm则,拖车钩盖布置合理;

7、若d<0.3mm,则去除s1中拖车钩盖数据模型的局部数据结构,或者将d<0.3mm尖锐区域修改为圆滑曲面,然后重复校核及修改拖车钩盖数据模型,直至使d≥0.3mm。

8、进一步的,步骤s3中固定角度为1°。

9、进一步的,步骤s3中拖车钩盖沿着旋转轴旋转有两种工况,分别为装配工况和拆卸工况,检测任一工况下的环境件间隙d均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方法。

10、进一步的,拆卸工况为将拖车钩盖沿着旋转轴旋转,直到x向卡接结构全部脱离。

11、进一步的,装配工况为将拖车钩盖的x向限位结构斜插入保险杠限位孔内,使拖车钩盖围绕旋转轴旋转,直至x向卡接结构进入保险杠卡接孔实现安装过程。

12、进一步的,拖车钩盖为按压式拖车钩盖或撬起式拖车钩盖。

13、进一步的,若拖车钩盖为按压式拖车钩盖,则步骤s2具体为

14、s201确定拖车钩盖最大轮廓线l1;确定按压中心点p1;确定靠近按压区域外边界线l2:

15、s202确定过p1点做外边界线l2的法线平面s1,确定平面s1与l1交汇点p2;确定平面s1与l1交汇点p3:

16、s203在平面s1内,确定圆c的圆心o,其中圆c通过p2和p3,且圆心o与拖车钩盖内表面距离为d,d为设定保险杠凸筋高度;

17、s204确定过圆心o且垂直于平面s1的旋转轴l3。

18、进一步的,若拖车钩盖为撬起式拖车钩盖,步骤s2具体为,撬起拖车钩盖底部区域,拖车钩盖沿着x向限位结构旋转,确定x向限位结构的卡接边界为拖车钩盖装配校核旋转轴。

19、进一步的,步骤s1中,在catia中绘制拖车钩盖模型。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1、本专利技术根据前期设计阶段,根据用户使用工况,对两种常见形式的拖车钩盖进行安装/拆卸操作过程校核。结合周边环境件的尺寸公差,确定合理的配合间隙,避免了出件后拆装拖车钩盖困难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绘制出拖车钩盖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固定角度为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拖车钩盖沿着旋转轴旋转有两种工况,分别为装配工况和拆卸工况,检测任一工况下的环境件间隙D均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方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拆卸工况为将拖车钩盖沿着旋转轴旋转,直到X向卡接结构全部脱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装配工况为将拖车钩盖的X向限位结构斜插入保险杠限位孔内,使拖车钩盖围绕旋转轴旋转,直至X向卡接结构进入保险杠卡接孔实现安装过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拖车钩盖为按压式拖车钩盖或撬起式拖车钩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拖车钩盖为按压式拖车钩盖,则步骤S2具体为S201确定拖车钩盖最大轮廓线L1;确定按压中心点P1;确定靠近按压区域外边界线L2: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拖车钩盖为撬起式拖车钩盖,步骤S2具体为,撬起拖车钩盖底部区域,拖车钩盖沿着X向限位结构旋转,确定X向限位结构的卡接边界为拖车钩盖装配校核旋转轴。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CATIA中绘制拖车钩盖模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绘制出拖车钩盖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固定角度为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拖车钩盖沿着旋转轴旋转有两种工况,分别为装配工况和拆卸工况,检测任一工况下的环境件间隙d均能够实现本发明方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拆卸工况为将拖车钩盖沿着旋转轴旋转,直到x向卡接结构全部脱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车钩盖操作可行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装配工况为将拖车钩盖的x向限位结构斜插入保险杠限位孔内,使拖车钩盖围绕旋转轴旋转,直至x向卡接结构进入保险杠卡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珊珊韩立广潘东奇张帆朱向阳李硕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