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500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技术问题:在日常使用传统的注塑模具工作的过程中,使用机械工具夹持将注塑完成的工件取出可能会由于人工操作机械工具用力难以掌控导致对刚成型的工件造成模损;技术方案: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包括有底座、第一模仁组件、第一气动组件、第一模架组件、第二模架组件、调节组件、第二气动组件、挡板和出料池。本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注塑模具在注塑完成后需要使用钳子等辅助工具将脱模的工件取出,人工操作麻烦且操作不当会对工件造成损伤,该注塑模具通过将脱模的工件使用气体导入进出料结构中,防止了使用机械工具取出对工件造成损伤,同时实现了方便将注塑工件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模具通过将受热融化的塑胶原材料由注塑机螺杆推进高压射入塑胶模具的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塑胶成形产品,塑胶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塑模具工件的取出过程中一般使用顶针结构将工件顶出脱模,再使用夹持工具将工件从模腔内部夹出,但在传统的注塑模具使用过程中,使用机械工具夹持将注塑完成的工件取出可能会由于人工操作机械工具用力难以掌控导致对刚成型的工件造成模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在日常使用传统的注塑模具工作的过程中,使用机械工具夹持将注塑完成的工件取出可能会由于人工操作机械工具用力难以掌控导致对刚成型的工件造成模损。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包括有底座、第一模仁组件、第一气动组件、第一模架组件、第二模架组件、调节组件、第二气动组件、挡板和出料池;底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模仁组件,底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气动组件,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模架组件,第一模架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模架组件,底座的内侧设置有具有调节作用调节组件,底座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气动组件,第二模架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池。

3、优选的,通过底座对第一模仁组件的位置进行固定处理,通过第二模架组件进行浇筑,通过启动调节组件带动第一模架组件上下移动,通过第一模架组件上下移动带动工件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启动第一气动组件喷出压缩空气将工件从第一模架组件上喷起来进行脱模处理,通过启动第二气动组件将脱模的工件吹向挡板的一侧,通过挡板防止工件掉落到注塑模具外部,工件通过挡板的导向掉落进出料池,从而方便了将注塑工件的取出。

4、作为优选,第一模仁组件包括有连接柱和下模仁;底座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下模仁,在使用时,通过连接柱对下模仁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下模仁和第一模架组件以及第二模架组件可以形成模腔以供浇筑。

5、作为优选,第一气动组件包括有第一风机、第一连接管和喷头;底座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喷头,在使用时,通过启动第一风机将气体通过第一连接管导向喷头并从喷头喷出,气体吹向被第一模架组件抬起的工件,将工件喷起来,进行脱模处理。

6、作为优选,第一模架组件包括有下模架、限位块和液压杆;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下模架,下模架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块,下模架的上方设置有液压杆,液压杆设置有多组,在使用时,通过下模架向上移动带动工件向上移动,通过限位块对下模架的上下移动进行限位处理,通过液压杆伸缩运动带动第二模架组件上下移动。

7、作为优选,第二模架组件包括有上模架、上模仁和浇筑管;液压杆的一端设置有上模架,上模架的内侧设置有上模仁,上模仁的上方设置有浇筑管;在使用时,通过液压杆带动上模架上下移动,和下模架之间形成模腔,通过浇筑管对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的模腔进行浇筑。

8、作为优选,调节组件包括有电机和螺纹杆;底座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设置有两组,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电机,螺纹杆和下模架螺纹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转动带动下模架上下移动。

9、作为优选,第二气动组件包括有第二风机和喷管;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机的上端设置有喷管,喷管设置有多组,在使用时,通过启动第二风机将气体从喷管喷出,从而将脱模的工件喷向挡板,工件通过挡板阻挡掉落进出料池,从而实现了方便了将注塑工件的取出。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1、相较于传统的注塑模具在注塑完成后需要使用钳子等辅助工具将脱模的工件取出,人工操作麻烦且操作不当会对工件造成损伤,该注塑模具通过将压缩气体将工件喷出脱模,在将脱模的工件使用气体导入进出料结构中,防止了使用机械工具取出的操作对工件造成损伤,同时实现了方便将注塑工件取出;

12、2、通过启动第二风机将气体从喷管喷出,从而将脱模的工件喷向挡板,工件通过挡板阻挡掉落进出料池,从而实现了方便了将注塑工件的取出,防止了使用机械工具取出的操作对工件造成损伤;

13、3、通过启动第一风机将气体通过第一连接管导向喷头并从喷头喷出,气体吹向被第一模架组件抬起的工件,将工件喷起来,进行脱模处理,通过气体脱模防止工件在脱模时受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包括有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模仁组件(2)、第一气动组件(3)、第一模架组件(4)、第二模架组件(5)、调节组件(6)、第二气动组件(7)、挡板(8)和出料池(9);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模仁组件(2),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气动组件(3),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模架组件(4),第一模架组件(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模架组件(5),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具有调节作用调节组件(6),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气动组件(7),第二模架组件(5)的一侧设置有挡板(8),挡板(8)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池(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模仁组件(2)包括有连接柱(201)和下模仁(202);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柱(201),连接柱(201)的一端设置有下模仁(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气动组件(3)包括有第一风机(301)、第一连接管(302)和喷头(303);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风机(301),第一风机(30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02),第一连接管(302)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管(302)的一端设置有喷头(3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架组件(4)包括有下模架(401)、限位块(402)和液压杆(403);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下模架(401),下模架(401)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块(402),下模架(401)的上方设置有液压杆(403),液压杆(403)设置有多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模架组件(5)包括有上模架(501)、上模仁(502)和浇筑管(503);液压杆(403)的一端设置有上模架(501),上模架(501)的内侧设置有上模仁(502),上模仁(502)的上方设置有浇筑管(5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6)包括有电机(601)和螺纹杆(602);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杆(602),螺纹杆(602)设置有两组,螺纹杆(602)的一端设置有电机(601),螺纹杆(602)和下模架(401)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气动组件(7)包括有第二风机(701)和喷管(702);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风机(701),第二风机(701)的上端设置有喷管(702),喷管(702)设置有多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包括有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模仁组件(2)、第一气动组件(3)、第一模架组件(4)、第二模架组件(5)、调节组件(6)、第二气动组件(7)、挡板(8)和出料池(9);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模仁组件(2),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气动组件(3),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模架组件(4),第一模架组件(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模架组件(5),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具有调节作用调节组件(6),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气动组件(7),第二模架组件(5)的一侧设置有挡板(8),挡板(8)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池(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模仁组件(2)包括有连接柱(201)和下模仁(202);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柱(201),连接柱(201)的一端设置有下模仁(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取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气动组件(3)包括有第一风机(301)、第一连接管(302)和喷头(303);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风机(301),第一风机(30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02),第一连接管(302)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管(302)的一端设置有喷头(303)。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世川缪小梅缪六春薛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启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